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作者:王萌; 王丽; 邵妍; 王婷婷
加工时间:2024-06-20
信息来源:疑难病杂志
关键词:机械性肠梗阻;预后;影响因素;老年人
摘 要:目的 筛选导致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价不同危险因素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收治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98例,根据患者治疗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76)和预后不良组(n=22)。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症状与体征、炎性相关指标及治疗相关特征的差异;分析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症状与体征、炎性相关指标及治疗相关特征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BMI、PG-SGA分级及糖尿病患病率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P=2.486/0.015、8.164/0.017、4.382/0.036];预后不良组患者发生肠鸣音消失比例、腹痛进行性加重比例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4.025/0.045、4.248/0.039);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CRP、PCT、IL-6、NLR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t/P=2.653/0.009、2.478/0.015、2.391/0.019、2.636/0.010);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长、应用糖皮质激素比例及平均住院时间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P=2.373/0.020、5.002/0.025、2.366/0.020];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PG-SGA分级、糖尿病患病、血清CRP、PCT、IL-6、NLR水平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性(r/P=0.202/0.040、0.211/0.037、0.213/0.036、0.229/0.023、0.211/0.037、0.207/0.039),平均BMI水平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性(r/P=-0.242/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BMI升高为预后不良保护因素[OR(95%CI)=0.377(0.196~0.724)],PG-SGA分级、血清PCT、IL-6及NLR水平增高均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9.893(5.087~16.043)、2.835(1.742~10.840)、1.415(1.044~1.919)、2.990(1.905~9.884)];BMI、PCT、IL-6及NLR水平预测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668、0.659、0.646、0.630,四者各自单独预测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21,P=0.357)。结论 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BMI及血清PCT、IL-6、NLR水平变化对于预测不良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提示营养状况及炎性反应水平与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相关,应在临床中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变化以评估患者预后。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