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英台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晶间微孔特征及储层效应
作者单位:高有峰,GAO Youfeng(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130026)吴艳辉,WU Yanhui(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130061;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51)刘万洙,瞿雪姣,唐华风,LIU Wanzhu,QU Xuejiao,TANG Huafeng(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130061)
加工时间:2014-05-15
信息来源:石油学报
关键词: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晶间微孔;成岩作用;Songliao Basin;Yingcheng Formation;volcanic rock;intercrystalline micropore;diagenesis
摘 要:松辽盆地南部英台断陷营城组火山岩中普遍发育晶间微孔隙,主要由重结晶作用和溶蚀作用形成.按成因和骨架颗粒的种类可将晶间微孔分为放射状碱性长石晶间微孔、黏土矿物晶间微孔和混合矿物晶间微孔3种类型.基质发生脱玻化重结晶作用,形成球粒状钾长石的区域晶间微孔面孔率为5.2%,形成黏土矿物和石英长石雏晶的区域面孔率增加9.5%~13.6%;长石发生局部溶蚀形成伊利石的区域,面孔率可增加6.5%~10.1%;而伊利石充填火山碎屑岩的粒间孔隙,仍可保留22.3%的晶间微孔型储集空间.结合英台断陷勘探实例,认为晶间微孔发育的火山岩可作为天然气的有利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