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80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7 篇
3821 篇
5293 篇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攀枝花 如何实现转型?
至今仍住在弄弄坪攀枝花钢铁基地厂区的86岁老人刘书增喜爱作诗,其中很多诗歌是感怀攀枝花的巨变。这位攀枝花的建设者和见证者用“昔日荒芜不毛地,如今两岸起宏图。疑似银河从天落,百里钢城夜明珠",概括了攀枝花50多年的变迁。
攀钢基地和攀枝花市是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产物,在此之前,这里还是山包包。在全国的支援下,攀枝花钢铁基地拔地而起,成为全国主要的钢铁基地之一,攀枝花这座城市也因此成为三线建设的样板。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鸿春向第一财经表示,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核心、龙头和成功典范,至今仍然在使用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攀枝花是活态的三线建设文化遗产。
从1964年到1980年,整个三线建设,中央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占全国基本建设资金的40%)和几百万人力,安排了2000余个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小三线和解放军建设项目),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空前的一次重大的经济战略调整。
攀枝花市发改委副主任孔庆喜向第一财经表示,三线建设虽然是国防需求,但是对中国的产业布局调整起到很大作用,对四川和西部经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推动了四川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布局和城市化发展。
举全国之力建设攀枝花
其实,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攀枝花地区就发现了磁铁矿。但是,在三线建设之前,这些矿产并没有被开发,也没有攀枝花市的行政建制,它们分属于四川盐边县、会理县,云南永仁县等地区,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才拉开了建设大幕。
当时国际形势紧张,而我国工业布局集中于东部沿海,14个百万人口以上和25个50万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都在沿海地区。而且14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集中了全国约60%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主要铁路枢纽、港口码头也在大城市附近。
为了国家的安全,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的决策,按地理上划分,沿海边疆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西部纵深地带为三线。三线地区范围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13个省份的全部和部分地区,占全国面积的1/3。
因为攀枝花矿藏丰富,又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中央决定在那里建设西南钢铁基地。
从1964年底开始,全国各地5万人跋山涉水奔赴攀枝花,几个月后建设大军达到20万人,高潮时甚至超过60万人。
鞍钢是攀钢建设的主要支援力量之一,刘书增就是其中一员。1969年,在6封电报的加急催促下,刘书增从鞍山钢铁厂乘坐火车辗转上海、昆明等地才来到攀枝花,当时他的大女儿才两岁,二女儿出生50多天。“那时的弄弄坪是荒凉一片,草有一米多高,只有7户人家。"
他说,当时的攀枝花无水、无电、无路、无住房,条件极端艰苦,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下,生活设施异常简陋。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锅,喝的就是金沙江水,一碗水有1/3是泥沙,住的是席棚。
除了建设者生活上的困难,刘书增说,当时设计要在2.1平方公里上建设钢铁基地,难度也非常大,正常条件下需要10平方公里以上,要在这样小的地方建设现代化钢铁基地就是“象牙微雕"。
钢铁厂建起之后,如何炼出铁成为一个瓶颈。刘书增说,由于攀枝花铁矿是伴生矿,伴生钒、钛、钪、镓、铬、钴、镍、钼、硫等其他金属含量比较高,当时很难分离把铁炼出来,被称为“呆矿"。在很多地方经过上百次试验才攻克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世界级难题。
1970年7月1日,攀钢一号高炉炼出第一炉铁水、成昆铁路正式通车。1985年,高炉系数突破1.7,攀枝花钢铁基地形成了15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1986年,攀钢开始建设二期工程,到1997年基本完成,实现品种规模上台阶,结束了我国西部不能生产板材的历史。
张鸿春表示,现在审视三线建设这段历史,我们取得了几个重大成果: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客观上进行了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早期探索,成为改革开放前最重大的经济活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不仅如此,张鸿春表示,三线建设对四川、对西部地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四川从农业省份变成工业比较突出的省份,四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飞跃,没有攀钢就没有成昆铁路,成昆铁路建设突破了铁路建设的禁区。
资料显示,四川三线建设建成了350多个以国防科技为主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形成了以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的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在我国西部纵深地区建设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的目标。
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型
攀枝花是一座因矿而建、因钢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进入新世纪后,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攀枝花确立了由钢铁之城向钒钛之都、由工矿基地向康养胜地、由传统三线建设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转型之路。
孔庆喜表示,现在攀钢有6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这么一个体量,钢铁产业再提高的空间比较小,怎么发挥钢铁优势,就是发挥含有钒钛和稀贵金属的优势。攀钢炼铁与常规钢铁不同,因为含有钒,在耐磨性和平滑度等方面就有优势,使得重轨成为了攀钢的拳头产品。
同时,攀枝花大力发展钒钛产业。攀枝花钒、钛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三和第一;钒产品、钛精矿等产能产量居全国第一。孔庆喜表示,目前钒钛产品还属于低端,精深加工还比较少,攀枝花一直想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也在做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的攻关,比如在钒电池技术领域。
与此同时,2012年,攀枝花在国内首先提出发展康养产业。攀枝花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拥有特别适宜人类休养生息的海拔高度、温度和湿度。近年来,攀枝花因其阳光康养而受到成都、重庆等地人们的追捧,很多老人选择在攀过冬。
近年来,攀枝花大力发展全域化布局、全龄化服务、全时段开发的康养产业,在全国率先发布康养产业地方标准,创办国内首家康养学院,成为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固定会址,建成米易县城、普达阳光、红格小镇太阳湖、迤沙拉古村落等一大批康养品牌项目。
孔庆喜表示,现在基本上形成了“北有秦皇岛、南有攀枝花"的康养产业格局,每年冬天有10万人次候鸟式来攀枝花。2020年康养产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占全市的20%。
在产业方面,攀枝花形成了这样一条路子,就是围绕做大做强钢铁钒钛,大力发展新材料新产业,推动工业提档升级。以康养文旅产业为抓手,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同时,面向未来培育增量产业,特别要积极引进新业态,培育新消费体验场景,做大服务业增量,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攀就业生活,增强城市发展新动能。
攀枝花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教育医疗资源比较丰富,城镇化水平、人均收入都比较高,在四川省内,这些指标仅次于省会成都。比如,攀枝花有5家三甲医院,40%的门诊住院来自周边区域,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效应。
2021年,攀枝花提出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并将其作为最主要、最顶层的目标。着力构建“三个圈层",重新构架攀枝花加快发展的经济地理空间,努力整合区域人口和资源力量,做大经济总量,扩大人口规模,提升发展能级。
“内圈"即攀枝花市域,“中圈"则是川西南滇西北毗邻5市(州)区域,“外圈"即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滇中、黔中城市群。其中“中圈"被定位为攀枝花的人口来源地、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空间,是三个圈层的重头戏。
孔庆喜表示,攀枝花提出“深耕中圈"。中圈区域有2000万人口,而且周边区域城镇化率比较低,只有40%多。因此攀枝花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要立足于2000万人,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近年来,攀枝花与周边市州初步形成了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每年周边市州有数千家庭子女在攀枝花上学,在攀枝花就读的外来学生接近30%,到攀枝花看病就医的外地居民超过40%,攀枝花超过50%的商品房购买者来自外地。深耕“中圈",潜力很大。
孔庆喜表示,目前,攀枝花市域人口120万人,城区人口80万人左右。这一人口规模甚至低于省内很多县。攀枝花是四川省内3个人口净流入城市,首先要稳人、增人,积极吸纳周边区域人口。
攀枝花提出,要把人口集聚工作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出台科学精准的引人聚人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把全市人口规模做大,力争2025年主城区人口达到100万、全市总人口达到150万。强化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户籍、常住、流动人口增长。
同时,攀枝花积极面向川西南、滇西北5市州,加快打通快速通道,构建一小时、两小时交通圈,促进区域政策协同、要素协同和产业协同。优化升级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引导周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高效流动和有效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