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湖北省黄冈市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态势分析
加工时间:2013-08-09 信息来源:黄冈市统计局
关键词:黄冈市;文化产业;现状;发展态势
摘 要:
内 容:

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文化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提升人们的精神层次,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调。

一、国家文化产业的基本框架

2012年国家统计局规范了文化产业范围,印发了文化及相关分类标准。根据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

文化及相关行业涉及到国民经济中的120个行业,其中:文化服务业55个,文化制造业45个,文化产品批零业20个。

国家、省对文化产业采用增加值来进行管理和核算,用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评价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国际通用的实践标准:行业或产业占GDP比重在4%--5%可以形成支柱产业。国家“十二五”计划文化产业占比达到5%以上。

二、黄冈市文化产业现状

1、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持续增加。2011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4.5亿元,总量仅排在武汉市、襄阳市、孝感市、宜昌市之后,位列全省第五位。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29.96亿元,同比增长22.29%。其中:文化服务业25.98亿元,文化产品制造业1.68亿元,文化产品批零业2.3亿元。黄冈文化产业占GDP比重:2011年为2.34%,2012年为2.53%,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文化产业涉及单位较多。2012年黄冈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涉及2647个企业(单位),其中制造业261家,贸易业133家,服务业2353家。

3、企业规模偏小。黄冈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规模小,品牌效应不强。全市文化企业年营业收入200万以上的只有39家,文化事业单位年营业收入100万以上的只有63家。民间非盈利及其它文化单位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只有12家。全市有知名度的文化企业,特别是在全国有知名度的企业很少。

三、黄冈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文化产业的现状,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速度等成果要通过统计来反映,当前我市文化产业面临数据采集难度大、难衔接、难归并。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深,研究不多,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现有文化产业部分领域存在管理和资源整合上的缺陷。

1、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深入不细致。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包括的范围;文化元素转为现实的生产力,文化各行业之间的关系还缺乏有效的研究。因此难以树立大文化概念,难以形成文化产业合力。缺少远景规划,缺少资源整合,缺少文化制成品的设计和生产,缺少对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架构建设。黄冈文化产业还停留在以文化资源吸引旅游的阶段,文化内涵没有很好的挖掘和提升。

2、文化产品制造业严重滞后。2011年,全市文化产品制造业11家,创增加值2.31亿元,占当年全部文化增加值的9.4%。2012年全市文化产品制造业8家,创增加值1.68亿元,占当年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6%。两年比较文化产品制造业呈下降态势。在文化产品制造业十六个部类中,我市有十三个部类是空白。办公用品、乐器、玩具、视听设备、焰火、鞭炮、工艺美术品、文化专用设备生产、包装装璜等黄冈历史上拥有的产业也渐渐淡出黄冈。由于文化产品制造业滞后,使得黄冈的文化产业只能以文化服务业支撑,文化服务业占比达85%以上。占比过高,一业独大,不利于文化服务业、文化产品批零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文化产业从整体上做大做强做实。

3、文化产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较突出。黄冈景区景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寺院等与文化相关的产业点多面广,经营分散;部分地方财务核算不太规范,相关指标缺失,基本资料更新不及时。部分行业,如群众文化活动,出资出版拍摄的图书、影像、公益文化事业管理维护、文化产品制造业的清理摸底等还没有有效的载体。管理的不规范,不但影响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也影响着全市文化产业成果的反应。

四、发展黄冈文化产业的建议

黄冈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历史、天然的优势,历史上的名人典故,自然上的物种地貌,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储备着具大的潜力。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强工兴城,强农兴文”,将文化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一批文化设施的建成使黄冈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但要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体现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上的支柱作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需达到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三倍。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必须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建议:

1、优化资源配置,做好规划管理。要认真分析黄冈的历史、现状、可用资源,分析人们的文化需求,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订经营战略,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品牌。市委、市政府已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黄冈重要支点,应以利益关系为核心,立足黄冈特色,深入开发、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着力解决文化资源向产业项目转换的瓶颈问题,优化自然、人文、产品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整合。

2、开拓发掘文化资源。黄冈文化底蕴深厚,可供开发的潜力巨大,应坚持品牌包装、服务、营销三位一体策划。坚持以培育市场主体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抓手,用市场的力量,系列的开发名人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光文化、民风民俗文化,形成整体优势。全市要形成3—5个文化版块,以带动区域文化品牌的形成。要以遗爱湖公园开发建设理念,推进其它文化场所建设。用新的文化阵地来扩充,弥补黄冈文化短板,回归文化大市席位。

3、巩固完善现有文化场所。现有景区景点要进一步整理规范,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应着重考虑黄冈品牌效应,形成“一条龙”的黄冈文化印象。景观、历史、传说、文化产品、典故、黄冈地理标志多位一体。现有直接为人们精神熏陶需要服务的戏曲、影视、图书、文艺作品等文化产品应提档升级,增加内在文化品质。黄冈禅宗文化、医药文化、黄梅戏文化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口,要形成新的亮点。

4、加强文化产品的设计制造。黄冈文化资源丰富,我们应在文化转化上做文章,大力开发、设计、生产文化产品,用文化概念包装工业品、农业品,增加工业品、农业品的文化价值。在招商引资中注意加大文化制造业的引进,注意文化品牌的创立,注意文化产品市场的创建。须知:黄冈文化产业增量需要文化制造业的强大支撑。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