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湖北省襄阳市2012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加工时间:2013-08-02 信息来源:湖北省统计局
关键词:襄阳市;2012年;农村经济
摘 要:
内 容:

2012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三农”决策部署,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举措,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途径,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一、2012年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一)农业综合实力增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现价)624.5亿元,同比增长4.7%(可比价),其中农业产值297.1亿元,同比增长4.6% ;林业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5.1%;牧业产值263.5亿元,同比增长4.4%;渔业产值31.8亿元,同比增长2.0%;服务业产值为25.1亿元,同比增长17.3%。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7.2亿元,同比增长4.7%(可比价)。

(二)粮食总产突破百亿斤大关,实现九连增。全市粮食突破100亿斤,总产达100.28亿斤,实现九连增,比上年增产5.27亿斤,成为长江流域第一个粮食总产过百亿斤的粮食大市、也是湖北省第一个粮食总产过百亿斤的粮食大市、中国第22个百亿斤粮食大市。全市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27.0万亩,比上年增加85.0万亩,增长8.2%。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棉花和油料呈播种面积、总产减,单产增的态势。

1、夏粮。全市夏粮总产41.82亿斤,比上年增产2.3亿斤,增长5.8%。其中小麦总产39.35亿斤,比上年增产2.49亿斤,增长6.8%。

2、秋粮。全市秋收粮食作物面积556.5万亩,比上年增加41.1万亩,增长8.0%,秋粮总产58.46亿斤,比上年增加2.97亿斤,增长5.4%。其中:(1)水稻。水稻种植面积299.13万亩,比上年增加1.3万亩,增长0.4%;水稻产量39.45亿斤,比上年增产0.96亿斤,增长2.5%。(2)玉米。玉米面积233.37万亩,比上年增加42.6万亩,增长22.3%。玉米产量17.38亿斤,比上年增产2.36亿斤,增长15.7%。

3、棉花。全市棉花播种面积44.64万亩,同比减少11.37万亩,下降20.3%。 棉花总产4.14万吨,同比减少0.67万吨,下降14.1%。单产93公斤/亩,比上年增加7公斤/亩,增长7.8%。

4、油料。全市油料面积112.92万亩,比上年减少24.39万亩,下降17.8%。全年油料总产25.22万吨,比上年减少4.51万吨,下降15.2 %。单产223公斤/亩,比上年增加7公斤/亩,增长3.1%。

(三)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生猪出栏602.52万头,同比增长4.9%;牛出栏62.9万头,同比增长4.2%;羊出栏153.4万只,同比增长1.9%,家禽出笼8576.2万只,同比增长6.1%;禽蛋产量24.99万吨,同比增长1.2%。

(四)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淡水养殖面积4.8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8%。全市水产品产量18.7万吨,同比增长2.6%。

(五)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15.5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3.7千公顷。按林种用途分:用材林6.4千公顷,经济林6.5千公顷,防护林2.3千公顷,薪炭林0.1千公顷,特种用途林0.2千公顷。

(六)劳务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全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99.2万人,同比增长2.0%。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数的40.6%。其中,县内乡外务工人数15.99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增长16.0%;省内县外务工人数20.82万人,比上年下降3.8万人,下降16.6%;省外务工人数62.27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增长6.1%,港澳台境外务工人数0.08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增长60.0%。

(七)农村居民增收加快。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84元,同比增长15.0%,快于城镇居民增速0.8个百分点。

二、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随着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力度逐步加大,粮种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促粮发展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补贴种类及补贴金额不断增加,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农副产品产量和效益实现较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全市粮食、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产量分别比上年增加26.36万吨、7.3万吨和10.1万吨,实现产值分别为135.4亿元、18.5亿元和8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2.6亿元,2.1和31.2亿元。

(二)农副产品价格全面上扬,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据调查,今年我市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我市水稻平均收购价格2.60元/公斤左右,同比增长4.0%;玉米平均收购价格2.3元/公斤,同比增长13.3%;猪肉价格同比增长7.7%,牛肉价格比同比增长23.8%,羊肉价格同比增长4.0%。

(三)渔业生产依靠科技兴渔,水产发展连年上新台阶。水产养殖重点推广水库 “三网”养鱼技术、池塘精养高产技术、种青养鱼技术、名特优养殖技术、无公害养殖技术、生物有机肥养殖技术、鱼病综合防治技术和生态渔业养殖技术等八大水产实用技术,水产发展连年上新台阶。

(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一是农村外出务工形势较好,打工经济持续对农民增收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二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也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各项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四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及农林牧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新型亮点。

三、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市部分水库、引水渠和排灌设施年久失修,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虽然通过新“三万”活动,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是现有的水利设施仍然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农民急盼有关部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二)种植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种子、肥料、农药、农膜价格上涨幅分别为30%、25%、10%、21%,生产成本过高抵消了农副产品价格增长所带来的收益,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三)养殖业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畜牧养殖自配饲料和购买饲料价格居高不下,人工成本继续上涨,加重了养殖户的负担,同时养殖户对市场前景信心不足,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缺乏营销中介组织,上档次的畜牧业龙头加工企业较少,产业链条短,受市场制约较大。渔业生态损害严重,养殖水面较往年减少,灾害、疫病预警机制不健全,灾害预警能力不足,是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短板。

(四)资金问题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对于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高,配合程度较高,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的改善需要大量的资金,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速度。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尽管近几年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山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对抗击灾害的能力仍然很脆弱。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水库、塘堰、河堤、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灾害防御能力,确保旱涝保丰收。

(二)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农资市场的价格进行合理的监管,抑制生产资料价格的非正常性上涨,将价格控制在合理的区间。继续加强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市场的整顿和监管。严惩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建立农资储备制度,调控农资市场。

(三)增强养殖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对养殖业生产流通形势监测和分析研判,指导广大养殖户适时调整养殖结构,合理安排生产和营销,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科学引导调整生产布局,加快整合资源、打造加工集团企业、营销集团化、大力发展现代畜牧服务业,采取强有力地措施抵御市场风险。

(四)搭建平台,促进就业。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服务,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培育劳务品牌,把劳务品牌做大做强,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二、三产业,鼓励本地现有企业吸纳安置,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