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 篇
13910 篇
478050 篇
16309 篇
11770 篇
3941 篇
6548 篇
1253 篇
75656 篇
37916 篇
12169 篇
1665 篇
2868 篇
3422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2 篇
3887 篇
5493 篇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降低实际利率水平 央行会降息吗?|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除了弱化M2和社会融资规模等数量指标的增速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强调对利率这一价格工具的运用。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在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适时运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这一表述引发市场关注,是否意味着央行将会降息呢?中金公司固收团队解读指出,随着经济和通胀下行,预计今年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降准更可预期,降息也不能排除。
不过,市场的“降息"预期,既包括降低基准利率,也包括随行就市降低中期借贷便利(MLF)、逆回购等政策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告诉财新记者,降低实际利率不一定要通过降低基准利率。降低基准利率虽然也是一种方法,但这不符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最近一二个月,企业贷款利率在下降,但基准利率并没有改变,货币市场利率降低是企业贷款利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2015年10月之后,央行一直未再调整过存贷款基利率,而是通过流动性收放和MLF利率引导市场利率走向。2018年,央行通过四次降准保持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并降低MLF利率,货币市场主要回购利率在2018年12月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信用债平均利率下降1.0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存贷款利率虽然有一定下行,但不如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下行明显。
今年1月,随着元旦节后资金利率的大幅下行并突破政策利率,唤起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对此,2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2019年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解读吹风会"上表示,从实际的效果以及从利率市场化推进进程这两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多关注实际的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
从1月金融数据来看,目前利率仍在下行通道。1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2.15%,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0.42个和0.63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16%,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0.52个和0.72个百分点。此外,2019年1月,新发放的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为6.16%,环比下降0.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1个百分点。
对于何为实际利率,今年2月下旬发表在央行旗下《金融时报》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研组"报告《从“资金洼地"现象看我国利率水平和中外融资成本差异》,曾有过讨论。该报告从三个维度指出,在全球范围内看,当前中国的实际利率水平并不高:首先,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的“黄金法则",长期利率水平应等于一国GDP增速,而目前中国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为4.31%,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为5.76%,均低于名义GDP增速;其次,中性利率理论,长期利率应无限靠近中性利率,即充分就业时的利率,如果以中国6.9%的GDP增长率加上2%的通胀推算,中国名义中性利率应为4.9%,高于目前的国债收益率水平和LPR水平。此外,与人均GDP水平与中国接近的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国相比,中国市场利率是最低的。
未来要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根本上还是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目前国内利率市场化已完成大部分改革,但存贷款利率依然存在双轨——一是完全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利率,例如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7天利率(DR007)、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等;二是尚未市场化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此外,市场上还有央行的政策利率,例如MLF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
1月底,孙国峰在央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指出,未来并轨的方向是基准利率轨往市场利率轨并,本身并不复杂,但背后涉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政策利率体系的构建,也涉及如何发挥利率传导机制的作用,还包括金融机构市场定价能力等更为重要的问题。
他还指出,金融机构实际提供给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包括企业发债等融资工具的利率,不一定重点要关注基准利率的调整,其他一些参考性利率指标也可以为市场提供辅助功能,例如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LPR),更像是金融机构对贷款定价的参考利率,主要是给市场提供辅助。
分析人士认为,预计LPR指标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为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提供更好的引导和参考作用。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要运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数量和价格工具,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在准备金率工具的运用方面,2018年一共进行了四次降准,共释放流动性2.3万亿元。2019年1月再次降准释放流动性1.5万亿元。目前,中国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11%左右。孙国峰在此前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不需要搞QE(量化宽松),就是因为还有法定存款准备金,但这个财富既要省着点用,不能一下子用完,也不能不用,必要时也要果断出手,要掌握好这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