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四川颇豁罗拉打玄武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作者:陈姝谕 加工时间:2017-04-09 信息来源: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铜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峨眉山玄武岩;颇豁罗拉打
摘 要:颇豁罗拉打铜矿矿床位于四川省美姑县境内,其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陆块西南缘攀西裂谷带中,含矿建造为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被认为是地幔柱作用的产物,广泛发育于二叠系中,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东西宽大于900km,南北长大于1000km,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铜铁矿资源,特别是攀西裂谷地区,发现了大量中小型铜铁矿床,体现了良好的找矿潜力。本论文在大量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样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前人对区域矿床(点)资料,在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层特征、矿体特征等基础上,对该矿床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矿区位于攀西裂谷普雄河断裂带东侧,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地层发育较好,矿化特征明显,矿体位于矿区北部,含矿地层为二叠系峨嵋山玄武岩组(P3e),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构造控矿。由于地表覆土厚,矿体在地表出露情况不好,通过工程揭露,矿体形态为似层状、脉状,地表未出现分支复合。矿体厚一般0.14~2.91m,最厚2.91m,平均1.41m,厚度变化系数64.92%;品位一般0.17%~6.01%,平均1.14%。矿体主要赋存峨眉山玄武岩下段(P3e1),其下伏地层为中二叠统茅口组(P2m),二者为不整合接触。其含矿岩性为致密状、气孔(杏仁)状、斑状玄武岩,受玄武岩喷发构造控制;矿体围岩蚀变较明显,一般沿矿体边缘都有蚀变带,主要为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等,其中与矿体富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孔雀石化、硅化;矿物成分复杂,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蓝铜矿和孔雀石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石英、绢云母、长石、辉石等。有用矿物以次生硫化物为主,次为原生硫化物。初步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玄武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玄武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并促使了后期成矿元素的富集成矿。古大陆大裂解时期,中―基性岩体的侵入,为本区内生金属矿床的形成奠定了成矿物质基础,而岩浆热液活动也是成矿元素富集或沉淀原因,即玄武岩浆喷发晚期或间歇期火山热液和玄武岩浆冷凝分异的含矿热液以及熔岩的热力作用直接或参与成矿。该区复杂的断裂结构为铜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原生构造如气孔、杏仁、斑状则有着裂隙较多,孔隙度较高利于流体的交代成矿或者贯入,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良好的聚集空间和运移通道。通过大量地质分析,结合物探手段,初步探讨了该区的找矿潜力,并总结了找矿模型。研究表明,在矿区南部铜矿化带物探特征明显,在野外露头观察中层状的铜矿体规模相对较大,且铜矿品位及质量也较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直接找矿标志为氧化露头中孔雀石化。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