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6 篇
13911 篇
478137 篇
16323 篇
11773 篇
3946 篇
6549 篇
1254 篇
75685 篇
37985 篇
12188 篇
1670 篇
2871 篇
3423 篇
642 篇
1242 篇
1980 篇
4926 篇
3888 篇
5498 篇
虽然中国核电站项目近期已经获批开建,但对于核电站可能出现事故的状况需要未雨绸缪,因为中国的核电安全尚需时间检验。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表示,“美国、前苏联和日本三次重大核事故警示我们:直到目前,人类的核电安全是建立在核电站本身`不出事'的基础上的。"王亦楠称,与美日俄相比,我国现有核电机组的全部运行记录还不足100堆年(1个堆年相当于核电站中的1个反应堆运行1年),还不到全世界的1%,如就此断言“我国核电是安全、可靠的",还为时过早。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称,所谓“安全系数比目前国内标准提高了百倍"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目前在全世界都没有运营实践,仅有的4座AP1000核反应堆正在中国建造,施工过程中图纸“边设计、边修改",AP1000的“更安全"只是理论上的计算结果。对于部分专家主张在我国大规模发展内陆核电的问题,王亦楠认为,在内陆建设核电站,必须“万无一失"、“绝对可靠"地保证源源不断的冷却水供应(为火力发电站的数倍)。一旦断水,就可能发生福岛那样的重大核事故,且放射性污染物只能排向附近的江河湖泊,关系着几亿人生命安全的水源。在缺水地区,第三代核技术并不比当前依靠电源驱动的第二代核技术更安全。这种对核电站建设的谨慎态度与安邦(ANBOUND)一贯的观点是一致的,毕竟中国核电发展的历史尚短,仍未经历足够的时间检验。安邦(ANBOUND)一直呼吁,中国核电发展的机会风险极大,应该更多地考虑节能、太阳能、风电、页岩气以及其他的清洁能源来代替核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