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抗战时期根据地生产救灾问题研究
作者:高英 加工时间:2019-06-19 信息来源:天津商业大学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产救灾;;抗日根据地
摘 要: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地形多样且气候条件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从古至今,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之多、频率之高、规模之大,为世界所罕见,有西欧学者甚至称我国为“饥荒之国度”。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不仅遭受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侵略和国民党无情的封锁与扫荡,而且还大范围地受到自然灾害的肆虐,天灾人祸相伴相随,内忧外患相倚相生,根据地人民面临着深重的灾难。为了彻底挽救深处困境中的灾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生产救灾运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出了一条生产自救之路。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法。在对有关抗战时期根据地建设方面历史文献进行梳理的前提下,重点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生产救灾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在生产救灾方面的典型做法,进而得出生产救灾在挽救根据地、保卫抗战成果中的重大作用和对当今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抗战时期尤其是抗战相持阶段以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灾情及损失状况。本文重点以华北抗日根据地为例,介绍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在抗战相持阶段遭受的水灾、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介绍了根据地在遭受自然灾害后,根据地人民艰难的生活状况和根据地无序的生产状态,并分析了根据地发生灾害的具体原因。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人民,尤其是华北抗日根据地人民进行的生产救灾情况。对根据地在抗战相持阶段所处的时代背景情况进行介绍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了抗日根据地实施生产救灾的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着重论述了根据地在农业、工副业等方面进行生产救灾方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在救济灾荒方面取得的成果。第三部分在前面所做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生产救灾的特点,并着重分析了根据地采用的生产救灾措施所体现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以及我们当今从生产救灾中应借鉴的宝贵经验。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