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江浙地区;;大学新老校区;;教学楼;;形态特征
摘 要:教学楼是大学校园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使用功能与文化传播功能,通过教学楼的形态特征,可以直观的传播包括大学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以及学科文化在内的大学特色文化,有助于大学校园中文化氛围的形成。然而在新校区教学楼的建设过程中,却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客观方面,校园空间的割裂造成了大学特色文化难以传承,主观方面,决策者和设计者对于大学文化的忽视,使得教学楼形象流于抄袭、复制和时尚。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新校区中大学多年积淀的文化底蕴缺失,无形中造成大学竞争力慢慢减弱,对大学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与此同时,江浙地区多所大学新校区教学楼却通过在形态上进行设计,与老校区教学楼保持联系,很好地继承和展现了大学原有特色文化,在新校区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示范性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对江浙地区大学新老校区教学楼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找到其通过形态设计继承和展现大学特色文化,创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方式和方法,进而为大学教学楼在形态方面提供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首先,分别从大学历史文化、当地地域文化和大学学科文化三个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调研样本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得出了影响江浙地区教学楼形态特征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方面的大学历史文脉、历史氛围和历史场所;地域文化方面的当地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学科文化方面的大学学科特质的专业特色。随后,应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江浙地区新老校区教学楼通过形态特征展现大学特色文化方式:历史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建筑体量、建筑空间、比例尺度、材质色彩和构建符号等方面;地域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空间组成、建筑尺度、界面特征、建筑色彩和装饰构建等方面;学科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空间形体、构建符号、建筑色彩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校区教学楼形态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在设计新校区教学楼时应了解大学历史文脉、把握大学历史氛围以及感悟大学场所精神,进而在具体的建筑体量、比例尺度、材质色彩和构建符号等教学楼的形态特征上进行设计,继承和延续大学历史文化;从适应自然环境以及继承地方文化两个出发点出发,通过对教学楼的空间组成、建筑尺度、界面特征、建筑色彩以及装饰构建等方面的设计,延续大学当地地域文化;对大学学科特色和不同专业特点进行深入了解,通过空间形体、构建符号、建筑色彩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设计表现大学学科文化。本文总结了江浙地区大学教学楼通过对其形态进行设计,在新校区延续大学自身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以及学科文化的方式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校区教学楼形态的设计思路和和设计方法,期望对于丰富和完善大学教学楼设计理论和在新校区延续大学特色文化,创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有所帮助。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