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87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0 篇
1243 篇
75477 篇
37463 篇
12122 篇
1645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68 篇
4899 篇
3853 篇
5414 篇
天门市作为一个农业基础较好的地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为了确保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促进“三农”快速发展。
一、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
按照省财政厅要求强力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的精神,抓住中央财政现代化农业项目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新农村的良机,通过“项目”和“产业”平台来整合资金,加大了对涉农项目投入进行了整合的力度和统筹使用资金的监管。
1、 以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整合。 近年来,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石河镇万亩优质高效吨粮田”、“天门市水产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中央财政分别投入1000万元、700万元,整合了农开、农业项目将资金2850万元;整合了农开、水产、林业、交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项目资金618万元。
2、 以“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为平台的资金整合。2010年石河、佛子山两个乡镇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中央投入800万元,省级投入700万元,本级抽入200万元,整合资金1550万元;2011年皂市、胡市两个乡镇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中央投入800万元,省级投入700万元,本级投入160万元,整合资金626万元;2012年九真、卢市两个乡镇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中央抽入800万元,省级投入800万元,本级投入100万元,整合资金5100万元。
3、 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的资金整合 从2009年开始的以岳口镇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整合资金更直接,力度大、范围广,几乎是每个部门都同时集中投入了资金,三年建设共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仅财政部门就直接整合各类资金1600多万元。
4、 以编制“三农”发展资金财政预算为切入点的资金整合 从2009年开始,财政部门每年在一般预算的基础上,整合分散在本级预算内外的各涉农发展资金,编制全市“三农”发展资金支出预算。通过集中各类涉农预算资金,根据天门“三农”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三年内其投入1.5亿元,每年在5000万元左右,有力地支持了“三农”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 资金整合的效益还不高 主要是财政涉农资金管理部门的职能没有理顺,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单位多,资金类别多,项目种类多,至使资金的管理使用较分散。目前,全市管理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部门和单位有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水产、气象、扶贫、卫生、民政、交通等。而现行和管理格局和部门利益的条块分割,造成财政涉农资金在投入方向和使用范围上存在部门间各自为政、步调不一的现象。
2、 缺乏项目建设的统一规划 相同类型的项目建设内容,各部门有各部门的产业计划,缺少统一协调的机制,资金投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实行不了规模效益,重复性、交叉性的项目时有发生,浪费了资源,影响了整合的规模和效应。
三、有关建议
1、 明确资金整合的思路 按照省财政厅有关支农资金整合的思路,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可采用资金的性质不变、来源渠道不变、监督管理方式不变的办法,以政府牵头、规划引导、集中投入的思路、发展主导产业或建设重点项目,集中财力办事,充分发挥资金整体效益,打造整合支农资金的有效平台。
2、 明确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范围 按照中央和省财政部门的整合精神,除救灾资金、农户或个人直接受益的补贴资金以及其他有特定用途而不宜整合的资金外,其余相同性质的涉农财政资金都属于整合范围,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历年中央和省财政下达的专项涉农资金性质和规模,合理界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