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牙釉质脱矿;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受临床口腔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后未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20),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后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患者作为试验组(n=80),分析2组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结果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占20.00%。牙釉质脱矿与患者的年龄、牙齿位置、正畸酸蚀时间、矫治器种类具有明显的影响关系(P60岁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指数与年龄≤60岁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齿位置为前牙区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指数与牙齿位置为磨牙区、双尖牙区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矫治器种类为传统的直丝弓矫治器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指数与自锁托槽的直丝弓矫治器、其他类型的矫治器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需掌握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并给予预防,以减少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