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以“大食物观" 构建粮食安全大格局

加工时间:2022-04-27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关键词:大食物观;粮食安全;
摘 要:
内 容:

“大食物观",重点是粮食安全,根本是食物安全。传统的“粮食观"主要关注吃得饱,而“大食物观"不仅关注数量充足,更加强调膳食均衡搭配,确保人民健康饮食。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折射出人民群众对食物“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追求变化。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食物事关国运民生,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022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三农"工作特别是食物安全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1

树立“大食物观":国之大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食物消费结构正逐渐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均衡"转型升级,食物需求日益多元化、全面化、均衡化,对“品质、品牌、品味、品位"的食物需求日趋明显。由此,相较于满足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的主粮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肉蛋奶油果蔬等非主粮食物的消费需求也十分重要。因而,传统的粮食安全已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亟需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广阔的视角把握粮食安全,即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保障肉蛋奶油果蔬等可食用食品的供给结构安全,强调主粮与其他食物的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多样性的消费需求。

“大食物观",基础是粮食,关键是要促进多元化食物的均衡发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社稷之本,是其他食物安全的保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明确指出,要把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摆在首要位置,必须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2021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0%。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足以表明,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固。但保障人民群众的粮食安全,不能仅强调主粮安全,还要着眼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关注农林牧副渔业的均衡发展,让“中国饭碗"里装的食物更加丰富、更加可口、更加诱人,让中国人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

“大食物观",表象是饭碗,本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发展。延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友好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食物观"紧密联系“食物观"与“生态观",将农林山河湖草视为大自然生态共同体,强调人类万物共生共存,注重科技研发与运用,关注绿色与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在不破坏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面向整个自然生态资源,包括耕地、森林、草原和江河湖海等,全方位开发并获取粮食资源,不仅确保“中国饭碗装中国粮",而且改变以往仅依靠耕地种植、畜牧养殖的传统粮食来源方式,推动食物来源多元化发展,旨在回应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生态优美、绿色长存。

“大食物观",重点是粮食安全,根本是食物安全。传统的“粮食观"主要关注吃得饱,而“大食物观"不仅关注数量充足,更加强调膳食均衡搭配,确保人民健康饮食。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不仅折射出人民群众对食物“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追求变化,而且体现了食物供给侧和需求侧两大方面的变化,拓展了传统粮食的边界,引导单一化的粮食生产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变,“粮食安全"一词也被拓展成为“食物安全"。同时,“大食物观"的食物多元化需求,能有效分散主粮风险,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稳天下安。

2

贯彻“大食物观":四大挑战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既往的中国农业演绎了一个经典的成功故事,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用世界上不到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上25%的粮食,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同时,中国农业还做到了产品不断丰富,生产力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得以从农业中释放出来,输送给非农产业,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国际局势持续动荡等大环境的影响,贯彻“大食物观",必须应对耕地资源紧缺、供求不平衡、先进生产力与技术匮乏等系列难题与挑战。

首先,粮食生产力约束与耕地资源紧缺并存。当前粮食生产体系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阶段性峰值。以2012-2021年为例,中国粮食产量由61222.6万吨增长至68285万吨,年均增速缓慢。同时,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农户农业种植规模仅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土地细碎化较为严重。另外,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是“硬约束",或多或少存在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现象,耕地面积面临挤压风险,不利于提高粮食供给水平。

其次,食物供不应求与供给过剩并存。一方面,2020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水稻产量为21186万吨,自给自足率高达98%。总体上,中国的粮食安全有保障。与此同时,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供求均存在缺口。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首次超过1亿吨,常年占中国进口粮食总量的70%以上。另一方面,高质量农产品供给依旧缺乏。例如,绿色无公害食品需求日益扩大,供需不平衡导致的部分食品价格过高,仍是阻碍人民群众满足高质量食物消费需求的主要难题。要继续顺应市场发展规律,以需求牵引供给,推进高质量农产品发展和食物供给。

再次,农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多与素质较低并存。2021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在20%以上,绝对数量不少,相对比例不低。但是,农业发展对劳动者的需求,不仅是数量要充足,而且素质水平也要跟得上。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在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35岁及以下的只有19.17%,55岁以上的却占到33.58%;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水平生产者仅占8.3%。总体而言,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比,与农业竞争力和效益提升要求相比,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最后,农业科技发展迅速与关键技术不足并存。在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尤其是种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长期存在。种子是粮食之基,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种业技术研发相对不足。特别是蔬菜良种对外依存度较高,只有攻克这些“卡脖子"技术,才能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种业核心技术创新不够、作物种子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威胁着食物安全。

3

践行“大食物观":五大坚持

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底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禁止挖湖造景、种花卉果木、建养殖场等占用耕地乱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源头上遏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同时,鼓励农民适度扩大种植规模,推进服务规模化,克服农地细碎化弊端,实现“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底线。

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藏粮于技",提升粮食供给。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为粮食安全和食物多样性提供保障。以创新为支撑,加大科技研发,突破农业“卡脖子"难题,有利于从源头保障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强化农业产业现代化技术配套,推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利用科技释放农业生产力,实现“藏粮于技",牢牢稳固“中国饭碗",促进粮食的生产数量与生产质量稳步提升,让良田、良种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饭碗"。

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因地制宜",盘活自然生态资源。突破固有思维逻辑,不能只是紧盯耕地产出的粮食,必须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粮食生产功能,推动生态食品向纵深发展。必须秉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原则,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挖掘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以及森林、海洋食物资源,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均衡发展,形成与人民群众食物消费需求相适应、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构建农牧渔协调发展的食物生产结构与区域布局。同时,践行“大食物观",必须加大乡村资源的开发,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激发乡村内生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促进共同富裕。

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食物消费结构。在“大食物观"之下,主粮、“副"食要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从过去的主粮需求为主,向更营养、更均衡的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转变,进一步合理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增加优质农作物种植,减少低端市场的过剩供给,满足中高端市场的有效需求,优化食物供给结构。另一方面,创新绿色化、生态化、优质化、品牌化的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发展,以有效保障食物质量、丰富食物类型、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标准的食物为目标,以提高生产效益与产品附加值为核心,深化落实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高素质农民培育",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对人类的生存始终是必不可少。农业生产必须增长,并且必须在不进一步损害环境甚至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前提下增长。而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农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农民,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农业。践行“大食物观",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农民素养,打造一批经济实力强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推动农产品由“量"向“质"的转变。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