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原油中铅同位素的ICP-MS测定及其在油源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李景喜,郑立,王小如,LI Jing-xi,ZHENG Li,WANG Xiao-ru(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061)李俊飞,LI Jun-fei(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100)高丽洁,GAO Li-jie(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100083) 加工时间:2014-01-15 信息来源:岩矿测试
关键词:原油;铅同位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油源鉴别;crude oils;Pb isotope;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dentification of oil sources
摘 要:海洋溢油事件时有发生,探索基于铅同位素特征信息为指标的溢油鉴别技术,在海上溢油鉴别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极性较强的二氯甲烷溶解原油样品,分散均匀后在浓硝酸-双氧水氧化消解体系下微波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原油中铅的含量及铅同位素比值(208 pb/206 Pb、208 pb/204 Pb及208 pb/207 Pb),建立了基于铅同位素为特征信息的一种新的油源鉴别辅助技术.实验优化了ICP-MS工作参数,并利用铅标准溶液对同位素积分时间进行优化,提高同位素测定的精密度.结果表明,原油中铅元素测定方法的准确度较高,不确定度<5%,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3).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渤海、南海及国外不同来源的原油样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原油中铅元素含量的差异性较大,浓度范围为37.99 ~ 1213.00 μg/kg.考察了铅同位素比值信息,以208 pb/207 Pb与208 pb/206 Pb为变量,能够对不同区域原油样品进行分类,我国南海原油样品与其他油源的原油样品差异性明显.本文建立的油源鉴别技术能为油源的初步筛选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