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央行等强化债市评级业监管 聚焦提升信用等级区分度

加工时间:2020-12-15 信息来源:财新新闻选编
关键词:央行;债市评级业;监管;信用等级;
摘 要:
内 容:

       为进一步规范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近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座谈会提出,要加强债券市场评级行业监督管理,强化市场纪律,推动我国评级技术的进步、提高评级质量,提升信用等级区分度,进一步推动评级监管统一,真正发挥评级机构债券市场“看门人"的作用。

  2020年12月11日召开的这次会议由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银保监会、证监会相关部门和交易商协会负责人,以及市场评级机构、发行人、投资人代表参加会议。

  据财新记者了解,这次会议聚焦的主题之一是,如何解决信用债市场国企的信用评级集中度过高的问题。

  据华创证券股东收益部研报分析,从主体信用等级来看,中国的信用债主体信用级别基本位于高级别区。高信用级别主体指信用级别为AAA、AA+和AA的主体,这类信用债的存续金额占了市场总存续金额的96.27%,发债主体信用级别整体处于一个高级别区间,分化程度较小。

  目前AAA、AA+级别主体信用债占信用债市场余额的约80%,主要是央企、地方大型国企和城投平台,中小城投企业是低评级市场的主力军。

  潘功胜在会上指出,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关系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大局。近年来,我国评级行业在统一规则、完善监管、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评级虚高、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功能弱等问题;评级行业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职业操守,勤勉尽责,努力提高评级能力,提升评级质量,“监管机构、发行人、投资人等各方应各尽其责"。

  对于会议提出的“提升信用等级区分度",多位债券市场人士认为,其隐含的含义是发挥评级的事前预警制度;意味着目前整个评级市场信用风险评估维度和标准体系,包括金融机构投资标的信用评级门槛,或将重构。

  近来,评级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功能弱的弊端已经非常凸显。近期接连违约的华晨集团、永煤集团,均为AAA级别国企,且实控人均为地方国资委,其突发违约令市场颇感意外。多位债市人士认为,当前对国企的风险判断已经不能简单按标签描绘风险分层,预计未来国内AAA级主体的预期违约率将承压。

  近几年违约的信用债多数是民企债,其中头部民企接近20%,剩下的民企是稳健度相对高的,市场也早已接受民企违约的常态化。但对于国企,市场普遍根据其国企性质以及体量规模、在区域/集团内的地位重要性等,认定企业在困境下将会得到较强的外部支持。

  “一些国企债务扩张累积到已经扛不下去了,如果累积太多,最终的刚兑责任不能由政府兜底,这种情况下怎么评级、风险怎么体现在评级上,评级机构要去反思。"一位评级机构高管告诉财新记者。

  在债市投资人看来,虽然信用债的风控要回归信用基本面的分析,但地方政府对当地大型国企、支柱型国企的外部支持力度,也就是对高负债的支柱国企的偿还意愿如何评估,恐怕是一个难题。“比如,永煤属于河南大型支柱国企,在违约的前几天还在一直对外释放当地政府会大力支持偿债的信号。"

  “永煤违约的确更多是偿还意愿问题,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调整政府救助意愿以及具体救助措施可能短期难以实质变现等系列问题,相关评估方法正在研究改进。"一位接近中诚信评级人士向财新记者坦承。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