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2 篇
13905 篇
477956 篇
16302 篇
11765 篇
3932 篇
6541 篇
1252 篇
75618 篇
37846 篇
12163 篇
1661 篇
2862 篇
3420 篇
641 篇
1240 篇
1973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航运、造船市场持续低迷,中国船舶工业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后,步入调整发展的“困难期”——新增造船订单严重不足,新船成交价格不断走低,导致我国船舶工业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促进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日前,国务院印发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这是新一届政府立足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施策,出台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抓住难得的市场机遇,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已经具备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自主开发能力,且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大型船舶企业造船周期和质量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衡量造船业的三大指标来看,我国是造船第一大国。大型船舶企业造船周期和质量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造船大国之一。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投资、产能严重过剩、船用配套设备发展滞后、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进展缓慢等矛盾日益显现。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新增造船订单严重不足,新船成交价格不断走低,产能过剩矛盾加剧,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手持订单持续减少,行业普遍开工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发展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多年粗放式发展积累的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产品薄弱、配套发展滞后、产业集中度不高等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当前,造船行业1/3骨干企业生产经营正常,1/3企业任务不足,1/3企业生产难以为继。造船业的困难,既有受经济周期影响的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
为扭转这种情况,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印发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份《实施方案》提出七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二是提高关键配套设备和材料制造水平;三是调整优化船舶产业生产力布局;四是改善需求结构;加快高端产品发展;五是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六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七是加强企业管理和行业服务。
这是新一届政府针对当前形势,以调结构、促改革推进稳增长的又一重大举措。《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三年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既要化解产能过剩,也要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