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2-28]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累计生产生铁86857万吨、粗钢103279万吨和钢材133667万吨,分别同比下降4.3%、3.0%和增长0.6%;10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为6454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原铝3850万吨,同比增长4.8%。从以上数据看,2021年,在我国对钢铁行业采取严格限制产量的措施下,粗钢产量已由2020年的10.65亿吨回落3%至10.33亿吨。若未来持续采取这样严格的产量控制措施,2020年或是中国粗钢产量的绝对峰值,而从2021年起,中国粗钢已进入产量峰值区间震荡。对于10种有色金属而言,2021年超6400万吨的产量也基本意味着我国有色金属产量继粗钢后进入产量峰值区间,未来产量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2-28]
“十四五”大幕拉开后,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2021年,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新要求,钢铁行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产能产量“双控”及推进“双碳”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2021年,作为我国最大产钢省的河北,面对巨大的环保、限产压力,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今年,河北钢铁工业又将从哪些方面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期特别邀请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迟桂友来为我们进行解答。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2021年,全球经济与能源消费恢复强劲但不均衡,能源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凸显。石油市场逐步复苏,进入供应受控下的紧平衡状态,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均价涨至70.95美元/桶;天然气供需转紧,气价屡创历史新高;炼油行业景气回升,乙烯行业运行状况好转;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回升,油气产量增长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油气资产交易恢复性增长,美国页岩油行业继续整合;国际大石油公司业绩大幅回升,低碳转型明显加快。中国原油产量继续回升至1.99乙吨;天然气供应量为3746亿立方米,供需偏紧;油气产储量快速增长;炼油能力赶上美国,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乙烯新增产能和当量自给率创新高;国家政策围绕保供稳价、市场公平、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发力。2022年,预计全球天然气产量为4.3万亿立方米,全球新增炼油能力约1.3亿吨/年、新增乙烯产能约1300万吨/年,全球勘探开发投资继续增长,部分国际石油公司仍将出售非核心地区油气资产;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7.35亿吨,天然气整体供需偏紧,将净增炼油能力2560万吨/年、新增乙烯产能565万吨/年。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十四五”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关键起步阶段,能源转型发展进程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能源安全出现新变化,智慧智能发展进程加快,产业现代化加快升级,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提升,这些都是油气行业“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目标,提出“十四五”期间油气行业需要着力推进的8个发展方向,即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新能源发展、推进低碳技术进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业态发展、建设智慧油气系统、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提升国际合作水平,以适应中国油气行业既要“保安全”又要“快转型”的新要求,为油气行业加快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天然气作为可能最晚达峰的化石能源,较长的资产投资回报周期意味着当前的重大投资必须考虑碳中和情景,这样才能避免锁定效应。能源转型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侧分散化、能源需求侧电力化、能源供需交互数字化和能源技术低碳化。未来天然气消费可能出现新消费场景,即交通领域呈现“人•车•生活”和“货•车•生产”双生态圈融合态势,工业领域呈现原料、燃料、新材料“三料一体化”方向发展态势,用能领域呈现从多单位独立计量到碳单位综合计量态势。需用逆向思维探索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的路径,提出在产品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三个层次的融合发展路径。建议以有为的长期政策提升天然气跨界储备能力、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能源融合相关技术研发、以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强化商业模式研究、以生态链建设为手段提升全生态竞争能力。
[汽车制造业] [2022-02-24]
加强电动汽车与能源网络融合应用,推动车网互动(V2G)产业快速发展,对于能源低碳化转型、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促进电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在车网互动实践应用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案例研究对全球典型V2G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V2G逐步向清洁化、低碳化、数字化、平台化方向发展,大中型车网互动平台运营商作用开始凸显,“网络经济”特性逐步显现;推动国内V2G有序发展,需进一步优化完善市场准入与激励机制,规范运营模式、融入数字化技术、推动政企联合。
[房地产业] [2022-02-24]
城镇住宅用地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的演变,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随之变动。计划经济时代住宅用地无偿划拨,住房采取实物分配制度。市场经济时代住宅用地采用市场竞价行为,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房地产开发商出价最高者,竞得土地,住房价格由房地产开发商确定。地价和房价宏观调控时期,通过政府控制土地出让节奏和规模,设定土地和房价的最高限制价格等措施主导土地和房价的价格走势。基于此,本文从房地产土地价值评估现状入手,论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房地产土地价值评估要求与分析方法,探究了房地产土地价值评估应用的不足与改进对策。
[房地产业] [2022-02-2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发展格局和市场消费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房地产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分化态势延续,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与新的竞争格局。去年以来,围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明确定位,结合经济运行情况和行业发展现状,党中央、国务院多措并举,在金融、土地、市场监管等领域陆续出台有效措施,不断加快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各地也严格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业] [2022-02-24]
房地产企业具有现金投资大、开发项目周期长、建设管理人员多等特点,特殊的行业性导致其资金管理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目前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收紧,预售条件越来越严格,预售资金受到越来越严厉的监管,房地产企业从资金筹集到回笼越来越艰难。在此情况下,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重要性入手,详细分析了当下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资金管理的对策方案,从而减少资金压力和风险,为房地产企业的长久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房地产业] [2022-02-24]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各方资本也开始向房地产行业进发,而原本仅侧重于住宅建筑开发的地产商,也开始向房地产租赁市场探索。但行业的快速发展终将会迎来竞争激烈的局面,房地产租赁企业为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提高管理效能,强化内部控制。利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改进来提高企业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能力,实现经营风险的控制,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围绕房地产租赁行业的内控制度展开论述,探讨了内控制度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内控制度的有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