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在未来几十年,数字技术将使世界各地的能源系统更加智能高效、可靠和可持续。诸如智能家电,共享移动、3D打印等数据等分析和互联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一系列新的数字应用。未来的数字化能源系统能够确定谁需要能源并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最低的成本交付能源。但要让一切实现并非易事。在德国,数字化转型的速度也在加快。作为能源转型的先行者,德国的能源转型有赖于两大基本支柱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提升能效。众所周知,德国的能源市场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重大转变。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德国电力消费的46%以上,并且在明年全部淘汰核电,预计到2038年淘汰煤电,进一步推动了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的进程。对于分散的可再生能源整合是未来能源系统面临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对德国电网而言。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随着2022年1月1日国内第二台“华龙一号”机组福清核电站6号机组并网发电,我国已并网核电机组达到53台,总装机容量5463.695万千瓦。这场“开门红”,掀开了我国核电2022的发展新年历。2021年底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作为重点任务,提出在2022年,我国计划建成福清6号、红沿河6号、防城港3号和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4台机组,新增装机367万千瓦;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进具备可靠条件的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在全球各主要国家沿着碳中和的目标大力推进能源转型之际,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矛盾凸显,今年9月份以来,传统能源短缺以及传统能源价格暴涨从欧洲蔓延开来,由于供需失衡,欧洲天然气价格8月份以来暴涨4倍,从今年低点更是暴涨6倍,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在10月6日以155欧元/兆瓦时创历史新高,并联动原油、煤炭价格强势上行,10月26日WTI盘中突破85美元/桶,创7年以来的盘中最高点。受国际能源价格飙升以及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影响,国内煤炭价格也是迭创新高,动力煤期货在10月19日盘中触及1982元/吨的历史高位,煤电供应紧张,多地拉闸限电。可见能源转型的远景目标是正确的也是美好的,但不可能一蹴而就,主观愿望应符合客观规律才行。国内炼化行业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柴油荒,有必要弄清原委,对症下药,未来也应统筹兼顾,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保障能源产品供应。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2-28]
从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再到今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再到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一系列产业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为钢铁工业在“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也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意见》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作为钢铁工业“十四五”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目标之一,要求“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钢铁市场供需基本达到动态平衡”。2022年,我国着力应对经济发展“三重压力”,钢铁行业也将加快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尤其表现在需求、原料、产能、利润四大结构调整方面。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2-28]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1.2亿吨,同比下降3.9%。与此同时,我国铁矿石进口额达到1846.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加49.3%。不得不指出的是,1846.7亿美元的进口额创下我国铁矿石进口以来的最高纪录。进口量下降的同时,却伴随着进口额的大幅增长,很显然,2021年铁矿石进口的价格更高了。据计算,2021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均价高达164.3美元/吨,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尤其是2021年上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屡屡创下新高,最高达到233.10美元/吨。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2-28]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累计生产生铁86857万吨、粗钢103279万吨和钢材133667万吨,分别同比下降4.3%、3.0%和增长0.6%;10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为6454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原铝3850万吨,同比增长4.8%。从以上数据看,2021年,在我国对钢铁行业采取严格限制产量的措施下,粗钢产量已由2020年的10.65亿吨回落3%至10.33亿吨。若未来持续采取这样严格的产量控制措施,2020年或是中国粗钢产量的绝对峰值,而从2021年起,中国粗钢已进入产量峰值区间震荡。对于10种有色金属而言,2021年超6400万吨的产量也基本意味着我国有色金属产量继粗钢后进入产量峰值区间,未来产量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2-28]
“十四五”大幕拉开后,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2021年,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新要求,钢铁行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产能产量“双控”及推进“双碳”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2021年,作为我国最大产钢省的河北,面对巨大的环保、限产压力,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今年,河北钢铁工业又将从哪些方面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期特别邀请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迟桂友来为我们进行解答。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2021年,全球经济与能源消费恢复强劲但不均衡,能源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凸显。石油市场逐步复苏,进入供应受控下的紧平衡状态,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均价涨至70.95美元/桶;天然气供需转紧,气价屡创历史新高;炼油行业景气回升,乙烯行业运行状况好转;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回升,油气产量增长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油气资产交易恢复性增长,美国页岩油行业继续整合;国际大石油公司业绩大幅回升,低碳转型明显加快。中国原油产量继续回升至1.99乙吨;天然气供应量为3746亿立方米,供需偏紧;油气产储量快速增长;炼油能力赶上美国,行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乙烯新增产能和当量自给率创新高;国家政策围绕保供稳价、市场公平、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发力。2022年,预计全球天然气产量为4.3万亿立方米,全球新增炼油能力约1.3亿吨/年、新增乙烯产能约1300万吨/年,全球勘探开发投资继续增长,部分国际石油公司仍将出售非核心地区油气资产;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7.35亿吨,天然气整体供需偏紧,将净增炼油能力2560万吨/年、新增乙烯产能565万吨/年。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十四五”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关键起步阶段,能源转型发展进程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能源安全出现新变化,智慧智能发展进程加快,产业现代化加快升级,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提升,这些都是油气行业“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目标,提出“十四五”期间油气行业需要着力推进的8个发展方向,即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新能源发展、推进低碳技术进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业态发展、建设智慧油气系统、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提升国际合作水平,以适应中国油气行业既要“保安全”又要“快转型”的新要求,为油气行业加快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天然气作为可能最晚达峰的化石能源,较长的资产投资回报周期意味着当前的重大投资必须考虑碳中和情景,这样才能避免锁定效应。能源转型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侧分散化、能源需求侧电力化、能源供需交互数字化和能源技术低碳化。未来天然气消费可能出现新消费场景,即交通领域呈现“人•车•生活”和“货•车•生产”双生态圈融合态势,工业领域呈现原料、燃料、新材料“三料一体化”方向发展态势,用能领域呈现从多单位独立计量到碳单位综合计量态势。需用逆向思维探索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的路径,提出在产品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三个层次的融合发展路径。建议以有为的长期政策提升天然气跨界储备能力、以开放式创新促进能源融合相关技术研发、以工业互联网为突破口强化商业模式研究、以生态链建设为手段提升全生态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