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2-03-01]
2021年,中国—南美航线集运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出口至南美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上涨219.0%;2022年行情或将随运力紧缺缓解而趋于稳定。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同比上涨30.0%。其中,出口上涨29.9%;进口上涨30.1%。2021年,中国与欧盟、美国、东盟间的双边贸易额同比涨幅在28%左右;与南美间的双边贸易额同比上涨43.3%,涨幅亮眼,其中中国出口南美货物的贸易额同比上涨52.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是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力量。本文首先介绍了车网协同的基本概念,然后梳理了全球车网协同试点示范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车网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基于我国车网协同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加强部门协同与顶层设计、加速电力市场改革、加强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完善、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四个方面研提了推动我国电动汽车和电网协同发展的建议。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2020年伊始的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构成了人类社会在和平时期最严重危机,让整个世界步入了“暂停模式”。虽然已两年有余并先后经历了三波疫情高峰和多次变异毒株的交替影响,但仍没有好转的趋势,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在疫情面前,“没有哪个人或哪个国家是一座孤岛”,由于疫情对全球的经济循环和产业供需产生“双重”冲击,给正处于转型发展中我国电力产业既带来严峻挑战,又蕴藏着巨大机遇。如何更好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有效规避和化解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突破经济下行造成的“困局”,努力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数字化红利,全面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电力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全方位推动我国电力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关系到后疫情时代我国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能源和工业领域碳排放强度最大,可挖掘减碳潜力大。为了快速、深度脱碳,通过研究新能源发电、燃气发电、炼油和化工行业的特点,发掘全球不同地区资源调配和不同产业生产工艺的互补性。本文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对能源和工业领域进行了产业融合情景分析及能源效率与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减碳的路径可行、形式多样。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最终达成的《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将“逐步淘汰煤电”改为“逐步减少煤电”,显示碳减排将是一个长期理性推进的过程。本文试图厘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煤炭行业产生影响的机制,预判煤炭行业将由单一采煤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拓展、由燃料化利用向原料化、材料化利用转型、由高产高效矿井向柔性矿井转变、由传统矿区向低碳/零碳矿区升级,为煤炭相关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十四五”时期,建议完善全国碳市场运行全流程的体制机制,加速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等促进全国碳市场的稳定发展。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供热计量是促进供热节能减排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本文分析了国外典型供热计量经验与我国供热计量现存的困难,提出加强供热计量管理、分类确定计量技术路线等政策建议。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面对国家碳中和战略,实现低碳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是碳减排的重要举措。在以《可再生能源法》为核心的政策体系支持下,中国以风电产业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了“弃风限电”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中国风电产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该产业面临的挑战,探究此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产业统一规划等建议,以推动中国风电产业有序发展。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月14日,随着天津“两会时间”结束,全国地方“两会季”正式落下帷幕。2022年,能源电力依旧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扩大有效投资”“推进能源建设”“着力稳产保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被多个省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打响了“前哨战”。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的关键之年。地方两会视角下,2022年各地能源电力又有哪些新部署和新变化?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2-28]
受到国际关注的2020年12月我国局部电荒还不到半年,2021年更为严重的电荒又不期而至。2021年5月下旬以来,南方等多地出台了力度不等的停限电措施,主要集中在“两高”企业。9月中旬以来,全国20多个省份相继启动有序用电措施,多地要求工业企业错峰用电,东北地区波及到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日常用电。这次电荒给经济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凸显了绿色电力发展的不足、煤电煤炭保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能源电力治理能力的紧迫性。2021年电荒的直接原因是政策,对引起电荒政策措施的复盘,是正确改革完善纠偏政策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