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6]
核电是重要的清洁能源。随着新兴国家能源需求增长以及全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核电成为在日益复杂的全球能源治理背景下各国发展的重要选项。中国核电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已形成全产业链供应能力。“一带一路”倡议为核电产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机遇。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走出去”是我国核电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我国核电发展历史和核电装备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核电产业发展进行了阐述。分别从市场容量和需求、技术发展方向、重点市场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国际核电市场现状。说明了我国核电装备“走出去”机遇与挑战,揭示了现状和问题。针对我国核电装备“走出去”优劣势,提出了个人思考和建议;加强科技研发,丰富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取得必要的资质认证,实现技术领先,达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分别从打造国际化专业团队、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本地化服务等方面提升核心能力;通过搭建合规体系、开展尽职调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保险保障等措施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最后为我国核电装备“走出去”建言献策。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5]
碳定价是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来激励减排的有效手段,是当前各国落实《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可信的政策工具。从国际经验来看,碳定价机制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碳税和碳减排信用体系,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是碳定价机制的主要手段,碳信用体系是有效补充。作为碳定价机制最成熟的区域,欧盟随着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加速改革、跨境碳定价机制的持续推进和碳金融的创新发展,其碳定价机制日渐成熟。我国应吸收欧盟碳定价机制的成功经验,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碳市场核算方法及标准,完善碳交易市场的体制机制,稳步推动碳金融发展,加快推进碳普惠机制,逐步探索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碳定价的长效机制。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5]
2022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为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煤电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煤电仍然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也是保障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电源。因此,需要从“双碳”目标出发,系统性思考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为例,探索交流“双碳”战略下传统煤电突围路径的思考与实践。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11-15]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目前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阶段,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作为钢铁工业重要副产物之一,大宗固废合计占比粗钢产量40%以上,极具利用价值,同时具有种类多、成分复杂、处理工艺路径差异大等特点。高质高效综合利用钢铁大宗固废,构建上下游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助力行业乃至工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11-15]
废钢为钢铁生产原料之一,其来源、市场主体及加工工艺均具有多样性特点。从全球来看,欧洲与亚洲贸易占比较大,为全球废钢资源的主要流通地区。从国内来看,受环保政策的影响,我国废钢进口量逐年下降,国内供应主要依靠国产废钢。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11-15]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促进不同地区“两化”融合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处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两化”融合是实现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提出面向石油、钢铁、有色、建材、能源等行业,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监控及管理。对钢铁工业而言,两者深度融合不只是简单的累加,是需要不断将信息技术和钢铁工业相互渗透,在生产过程和环节中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从而达到巩固钢铁发展成果、提高钢铁工业发展质量的目的。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11-15]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组织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征求意见稿)》,我国提出“双碳”目标。这两者叠加,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文章面向未来,从“叠加影响”角度,简要分析了气候变化相关准则与我国“双碳”战略,对我国钢铁行业未来产能结构调整、技术选型、供应链、碳交易市场以及成本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2-11-15]
介绍了石油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总结了石油化工科研业务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提炼了石油化工数字科研的内涵要义,梳理了石油化工智能化研究院建设实践和成果。围绕科研管理、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3条主线,打造了具有“数字研发、计算创新、开放共享、群智协同”特征的新型石油化工数字科研创新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化技术,建设项目过程管理、数字化实验室、在线服务中心等应用,全面提升研究院精细管理、科技研发、远程服务能力,实现了科研项目的精细管理、科研资源的灵活调度、实验手段的大幅升级、实验条件的有力保障、技术市场的快速响应。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2-11-15]
随着我国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与国内油气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稳步迈入油气管道网络化时代,管网作为公共资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文章梳理了全球范围油气管网运营管理体制主要特征,分析了我国管网运营层面背景,并基于中国石化推进落实国家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的实践,总结相关认识与体会。
[房地产业] [2022-11-15]
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进步,而房地产资本运营则是房地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应对行业的挑战,在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意识到资本运营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房价调控政策的出台,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房地产企业更充分认识到目前资本运营的发展现状,迫使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本运营模式,转变原先传统的思想模式,做好创新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推进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