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15]
俄乌冲突以来,国际天然气市场大幅波动,亚欧天然气价格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国内能源企业天然气国际贸易面临挑战。2022年旺季天然气采购窗口临近,面对市场供需和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确定性,深入分析今冬明春国际天然气市场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条件下,建议能源企业多维度丰富天然气国际贸易方式,在水平贸易方向抓住时机锁定成本、获取资源,在垂直贸易方向将实货进口分别与MOC平台交易、贸易基础设施相结合,利用月差结构平衡资源组合。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3-03-15]
在推动“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我国石化工业面临以化石能源为主、碳排放量基数大、碳达峰到碳中和缓冲时间短等诸多挑战,需要采取“减排为主、吸收为辅”的思路,根据石化产业发展趋势、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程度以及降碳、零碳和负碳技术成熟度等,按照碳达峰期、达峰平台期和下降期、全面碳中和期,分阶段实施源头减量、能源替代、节能提效、回收利用、工艺改造、碳捕集利用等不同的碳减排路径,制定经济可行的实现“双碳”目标路线图,确保最终全面实现净零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3-03-14]
从2月三大机构EIA、OPEC、IEA的月报情况来看,石油供应受主产国主观意愿的影响较大,目前OPEC+今年维持200万桶/日的减产决策未有变化,而俄罗斯宣布3月减产50万桶/日无疑使得本就偏紧的供应雪上加霜。当前供应偏紧的局势未变,风险事件在于俄罗斯成品油出口受制裁影响的情况,相对原油而言,俄罗斯成品油的转运短期预计将面临更多挑战,但随着时间推移,预计全球油市的贸易流向转换将更加灵活,对俄罗斯成品油制裁的利多影响也将边际转弱。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3-03-14]
受到疫情和“双碳”政策的双重影响,作为传统能源行业之一的石油行业,发展前景日益引发业内人士担忧。自2015年底世界各国签署《巴黎协定》以来,“减碳以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我国确立“双碳”目标,这就意味着我国迫切需要降低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占比,加快推进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此外,受疫情冲击,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甚至发展停滞;金融环境不断收紧,实体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进一步导致了石油需求的下降。尽管我国石油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我国石油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石油行业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大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改进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方式,提高石油资源利用效率,探索石油行业低碳发展模式等,全力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3-03-14]
自去年欧洲地缘冲突发生后,国际原油市场一直动荡,加上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加重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与需求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未来,综合分析地缘形势和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仍存韧性,国际石油市场将呈现四大新特点。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3-03-14]
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和“三酸两碱”中的重要一员,烧碱与国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其上游主要包括原盐和电力行业,下游涉及氧化铝、造纸、纺织印染、洗涤剂、医药、水处理、石油、食品加工等行业。我国烧碱工业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随着国家不断出台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规模和成本优势的烧碱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汽车制造业] [2023-03-14]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汽车,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形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新能源汽车朝着能源使用多元化、动力系统电气化、尾气净化等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当今人类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其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的节能、环境保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科学而严谨的预测,可供有关单位及业界人士参考。
[汽车制造业] [2023-03-14]
汽车行业属于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汽车行业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经济周期性,如无法有效解决汽车行业的经济周期波动,不只会对汽车行业本身,甚至对于国民经济收入都会产生影响。而金融业的涉入则可以较好的熨平汽车行业的经济周期波动,从而保证汽车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汽车制造业] [2023-03-14]
汽车制造业是工业时代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最主要行业之一。当前,新一轮数字化技术正在驱动全球汽车制造业进入全面重构和快速发展期,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四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传统汽车企业正面对以特斯拉、苹果、华为、小米为代表的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发起的新挑战。同时,作为后发的制造大国,中国也推出了建设制造强国和绿色生态的目标,为达到该目标并实现我国汽车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弯道超车,同样需要全面系统了解数字化转型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关键技术以及赋能场景。
[汽车制造业] [2023-03-14]
近年来,发展绿色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落实碳中和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东盟市场因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逐渐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布局的热土,特别是一些售价相对较低的国产性价比高的车型,已经开始在东盟开辟“走量”的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