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63863 篇 当前为第 220 页 共 16387

报告分类:综合分析报告

  • 2191.金融科技发展与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研究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金融业] [2021-06-21]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各领域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防控催生出许多金融服务新场景,推动了金融科技的普及和应用。金融与科技相互交融,加速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升了各类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但金融科技领域的金融风险和技术风险叠加也给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根据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风险防控的发展,本报告对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进行优化调整,以期更加精准、更有效地评估各地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水平,助力各地区更具针对性地防范化解各类潜在金融风险,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安全,金融科技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
  • 2192.2021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分析报告

    [金融业] [2021-06-21]

    当金融与科技相遇、传统与创新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激荡出城市的万千气象。放眼全球,美国、英国、新加坡、瑞士等都在力推本国核心城市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以战略高度抢占时代风口。聚焦中国,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已在全球金融科技竞争中崭露锋芒,呈现引领全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球城市均在竞争中不断进步,争做全球的金融科技中心。本报告首先简述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三大阶段,并对不断变化的金融科技内涵进行明确,此后运用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司南研究室“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对全球70多个城市的金融科技总体发展情况以及产业、体验、生态这三大维度具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发展特点。

    关键词:金融科技,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金融科技中心城市
  • 2193.数字金融助力经济复苏:现状与机理

    [金融业] [2021-06-21]

    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让企业和家庭从供求两端都受到严重冲击,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加剧衰退。疫情背景下,数字金融在助力保企业资金链、保家庭收入、增强家庭风险平滑能力、缓解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总体来看,数字金融创新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增加居民的获得感,也有助于推动金融业变革,从而更好地为高质量经济增长提供金融保障。

    关键词:资金链,数字金融 ,金融纾困
  • 2194.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城市竞争力发展报告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1-06-21]

    本报告在2019年数字经济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最新数据计算所得结果显示,纽约、波士顿、伦敦、新加坡和东京位居数字经济城市竞争力前五,美国的城市数字经济竞争力水平整体较高。与2019年相比,30个上榜城市中有80%的城市排名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全球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从分项指标得分情况来看,美国的城市在数字人才竞争力和数字创新竞争力两个分项指标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经济与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亚洲城市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中国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竞争力排名较2019年均有所上升。当前,以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欧洲发达国家在数字创新竞争力与数字人才竞争力方面实力雄厚,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城市在经济与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后来居上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城市数字经济竞争格局不会改变。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数字经济,数字创新,数字人才
  • 2195.2020年亚太地区形势分析与2021年展望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6-18]

    2020年亚太地区局势因大国竞争加剧呈现多领域安全化特征,地区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家间不平衡进一步拉大,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日益紧张,区域合作虽取得突破但也凸显地区治理机制的脆弱和不足。面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施压和印度在边界地区的挑衅,中国方面做出灵活有效应对,稳定、拓展了中国与其他亚太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依托“一带一路”等机制增强了自身在周边地区的塑造能力。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显示了制度优势,履行了大国责任、世界担当,改善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而敢于为国际社会不平发声的正义之举也是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新的尝试。未来,随着拜登上台执政,美国对亚太地区的经略手段将更加集中在多边、规则、价值观、盟友等维度。中美之间博弈焦点随之变化,亚太地区内部张力加大,区域合作将面临新的变数,而中国所取得的周边外交成果也将经受考验。

    关键词:中国外交,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大国博弈,政治安全
  • 2196.2019年中国与日本的PPP模式比较研究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金融业] [2021-06-18]

    日本PPP模式发源于英国PFI模式,通过制度嫁接和本土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PFI框架体系。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了日本PFI模式发展现状和应用特点,从法规体系、管理机构、回报机制、运作方式和股权结构等维度系统地比较了中日两国PPP模式的差异,从而提出我国应借鉴日本推行PFI模式的经验,即注重PPP项目质量而非数量,依法依规执行PPP操作流程,坚持公开招标遴选社会资本方,重视政府机构能力建设。

    关键词:中日比较,日本PFI模式,BTO方式
  • 2197.世界半导体大会聚焦“芯片荒”:全球扩产或开启“超级周期” 警惕芯片“大宗商品化”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6-17]

    因缺芯而陷入停产的汽车工厂不在少数,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邹广才在6月10日的世界半导体大会上援引多个机构数据指出,芯片短缺会导致全球在一季度减产100万辆汽车,今年全年汽车将减产450万辆,损失600亿美元,而中国整车企业在1-2月也因缺芯减产5%-8%。更令人担忧的是,缺芯正从汽车行业迅速蔓延至手机、PC、数据中心乃至所有电子制造业,产能不足也从晶圆制造开始传导至封测、设备,乃至原材料等整个产业链。根据高盛一项报告,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响。“芯片荒”下整机厂纷纷大量囤积芯片,增加订单,只问交期而不问价格;而由于价格飞涨,不少中间商加入了“炒作”大军,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本已紧张的供应压力。应对芯片短缺,大量企业正在快速扩张产能,全球半导体制造商8寸晶圆厂产能有望在2024年达到660万片/月的天量记录,而芯片领域的全球总投资有望在去年1070亿美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1400亿美元,再次创新历史新高。

    关键词:半导体;汽车行业;芯片荒:扩产
  • 2198.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世界银行集团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的努力(2011~201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 [2021-06-17]

    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是世界银行集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固有组成部分,以此实现消除极端贫困与促进共同繁荣的双重目标。保护历史遗产、振兴古镇村落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助力创意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城市和农村的古迹恢复与保护创造出新的旅游产品,提升了资源价值,刺激了旅游消费,从而为地方机构和公共服务创造更多额外资源。世界银行集团在全球和中国范围内支持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以及城乡复兴,具体方式从最初提供基本服务和“无损害”项目,发展到投资遗产资产与再生,再发展到如今利用文化自然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一代综合计划。如今,世界银行集团通过一系列资本融资、分析咨询工具向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投资约44亿美元,涵盖50多个国家的186个在建项目。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在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伙伴关系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就开始将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纳入发展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投资17个项目,总融资额约18.6亿美元。

    关键词:文化遗产,消除贫困,可持续旅游
  • 2199.2012~2025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工业集聚与工业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评估报告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6-16]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渐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方式转变。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中国制造2025”,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逐渐成为影响区域发展与推动产业升级的原动力与关键因素。城镇化与产业集聚作为创新的载体与保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研究二者及其耦合关系对区域工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报告采用2012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统计数据,分别运用人口城镇化率和区位熵指标测度城镇化和工业集聚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城镇化-工业集聚耦合协调度,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扩散、创新环境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工业创新能力,利用最小二乘估计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工业集聚及其耦合关系对工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工业集聚及其耦合关系对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为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创新能力,应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激励和成果保障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创新,工业集聚,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
  • 2200.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地位与全球矿业开发格局变化趋势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1-06-16]

    国有色金属矿业行业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以推进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短缺矿产资源找矿突破为重点,以树立绿色环保矿业新形象为标志,加快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利益共同体,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矿业发展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全球矿业;开发格局;变化趋势
首页  上一页  ...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