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6-23]
新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对策探讨。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6-22]
在网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空间中也出现了网络攻击等破坏正常秩序的行为。当网络攻击升级到网络战时,就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从非传统安全视角来看,可以将网络战定义为“一个国际关系行为体为实现其政治目的,通过网络空间实施暴力对其他国际关系行为体造成破坏的行为”。网络战主要分为政治性黑客行动、网络恐怖主义和社会网络战三种类型,并呈现主体多元化、领域扩大化、破坏实体化、武器升级化、手段多样化五大发展趋势。根据“共享安全”理论,防范网络战、维护网络安全应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完善国内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参与网络战的规则制定,建立国家—社会—市场合作机制,建设多层次网络防御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国际合作。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6-22]
跨国公司嵌入对物流产业集群网络演进的影响。
[综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采矿业] [2021-06-22]
能源国防建设。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他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6-22]
中国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品牌建设及其价值评价。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金融业] [2021-06-21]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各领域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防控催生出许多金融服务新场景,推动了金融科技的普及和应用。金融与科技相互交融,加速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升了各类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但金融科技领域的金融风险和技术风险叠加也给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根据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风险防控的发展,本报告对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指数进行优化调整,以期更加精准、更有效地评估各地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水平,助力各地区更具针对性地防范化解各类潜在金融风险,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金融业] [2021-06-21]
当金融与科技相遇、传统与创新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激荡出城市的万千气象。放眼全球,美国、英国、新加坡、瑞士等都在力推本国核心城市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以战略高度抢占时代风口。聚焦中国,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已在全球金融科技竞争中崭露锋芒,呈现引领全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球城市均在竞争中不断进步,争做全球的金融科技中心。本报告首先简述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三大阶段,并对不断变化的金融科技内涵进行明确,此后运用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司南研究室“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对全球70多个城市的金融科技总体发展情况以及产业、体验、生态这三大维度具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发展特点。
[金融业] [2021-06-21]
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让企业和家庭从供求两端都受到严重冲击,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加剧衰退。疫情背景下,数字金融在助力保企业资金链、保家庭收入、增强家庭风险平滑能力、缓解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总体来看,数字金融创新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增加居民的获得感,也有助于推动金融业变革,从而更好地为高质量经济增长提供金融保障。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1-06-21]
本报告在2019年数字经济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最新数据计算所得结果显示,纽约、波士顿、伦敦、新加坡和东京位居数字经济城市竞争力前五,美国的城市数字经济竞争力水平整体较高。与2019年相比,30个上榜城市中有80%的城市排名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全球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从分项指标得分情况来看,美国的城市在数字人才竞争力和数字创新竞争力两个分项指标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经济与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亚洲城市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中国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竞争力排名较2019年均有所上升。当前,以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欧洲发达国家在数字创新竞争力与数字人才竞争力方面实力雄厚,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城市在经济与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后来居上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城市数字经济竞争格局不会改变。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6-18]
2020年亚太地区局势因大国竞争加剧呈现多领域安全化特征,地区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家间不平衡进一步拉大,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日益紧张,区域合作虽取得突破但也凸显地区治理机制的脆弱和不足。面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施压和印度在边界地区的挑衅,中国方面做出灵活有效应对,稳定、拓展了中国与其他亚太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依托“一带一路”等机制增强了自身在周边地区的塑造能力。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显示了制度优势,履行了大国责任、世界担当,改善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而敢于为国际社会不平发声的正义之举也是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新的尝试。未来,随着拜登上台执政,美国对亚太地区的经略手段将更加集中在多边、规则、价值观、盟友等维度。中美之间博弈焦点随之变化,亚太地区内部张力加大,区域合作将面临新的变数,而中国所取得的周边外交成果也将经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