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1-10-26]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地方融资平台依托土地融资,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之而来的是,融资平台负债过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的弊端凸显。摆脱土地融资模式,积极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10-26]
近年来,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之一。通过对量子信息网络基本概念原理、研究项目布局、科研探索进展、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的分析探讨可知,量子信息网络通过量子态信息的传输,可以实现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等量子信息处理系统和节点的互联和组网,是未来量子信息技术发展演进和融合的重要方向之一。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10-25]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能源系统,也是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相对富煤、油气不足”是我国资源禀赋,由此产生了煤、油、气和非化石能源“一大三小”的能源生产结构。大规模的煤炭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行业目前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煤炭相关产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76亿吨,占我国总排放量的77%左右。由于之前煤炭在中国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保障性作用,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础,所以我们曾经投入了上百亿用于煤炭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规模大、投资大,而且发展周期长,转型也是相当困难。因此能源革命也意味着煤炭行业要革自己的命。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10-25]
发展中国家是未来电力消费的重要增长点。随着世界各国对气候协定的落实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发展中国家向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避免气候危机至关重要。根据国际能源署对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本文主要从发展中国家(不含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现状、利用案例出发,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
[教育] [2021-10-25]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影响波及整个世界的大事,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针对人员、货物跨境流动的严格管控,提升了产品和要素全球流动的成本,对以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服务贸易形成了巨大冲击,也阻隔了国家间学术、科研的合作交流。而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跨境支付(以在线教育等为主要形式)等服务形式虽然受冲击较小,但尚不足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育服务提供方式。虽然疫情终将过去,社会经济活动和教育国际交往最终也会恢复正常,尤其是高度依赖人力资源投入的教育服务贸易,对产业链、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较低,恢复起来难度不大,但是疫情引起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国际力量对比的调整,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持久的。
[金融业] [2021-10-25]
2021年,商务部印发《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将重庆建设为西部金融中心,这对于重庆市金融业的发展是巨大利好。本文对重庆市金融业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然后对重庆市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本文给出了重庆市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三条路径,即打造金融科技中心、绿色金融中心和普惠金融中心。
[农、林、牧、渔业] [2021-10-21]
“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和省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坚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规划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特色现代农业集聚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更大贡献。本规划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主要明确到2035年现代农业发展远景目标和未来五年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全省各地区各部门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10-21]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整体,其构成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主体、基础设施、资源和环境等。通过归纳各类文献,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通过研究国内的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地区的经验,归纳总结出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即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实现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加强科技创新保障制度建设等。
[农、林、牧、渔业] [2021-10-21]
低碳经济以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为主要特征,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环境污染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倡导低碳经济是应对资源危机的一种方式,既为实现绿色环保的人类愿景做好铺垫,又能有效提高地球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益,尤其对中国农业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在正相关增长,于2030年达到顶峰,并且随后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降低。我国油气资源稀缺,为了控制碳排放量,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近年来我国逐渐树立绿色低碳目标,节约资源,并且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要规范其行为,为节能、碳减排贡献一定力量。本文就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情况进行探讨分析。
[金融业] [2021-10-21]
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出现了多年未有的高增长局面。一些观点认为,与高速恢复的财政收入相比,财政支出速度较慢、积极财政政策不够积极。笔者认为,对此需要客观冷静看待,相较于收支速度,更应关注当前我国财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积极探求改善之道,这样才能跳出短期感受,在较长时间内平衡好财政发展与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