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综合,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24]
本文在借鉴了比较成熟的耕地补偿政策后,从林业“三权分置”开始研究,认为只有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才能更好地落实补偿制度,将林业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其次,本文指出,补偿来源分别为政府、市场和其他区域;最后,为了促进补偿资金在各主体之间分配,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利用金融机构、政府服务机构加快林地所有权、经营权流动,让市场发挥价值发现功能,更好地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综合] [2022-01-21]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在充分掌握广东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家电与材料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广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广东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政策建议,为全省“十四五”时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综合] [2022-01-21]
澳门目前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仍然受到制约。澳门地域、人才、产业发展等问题都无法很好地靠自身能力来解决,因此,其必须通过区域合作来解决自身的限制,施行合作多元化战略。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 [2022-01-19]
本文结合了国际发展绿色能源大潮与中国国土绿化行动、林业经济建设的政策方向,聚焦现行林权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现状,分析了林权流转交易、林权流转监管、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即建立健全规范林权流转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是进一步推进林权改革创新工作、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 [2022-01-19]
本文首先对中国天然林资源概况进行了总结,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部分,在生态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次,对中国林业政策体系进行了梳理,深入探究了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最后针对天然林保护全覆盖的实现,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统一调查规划设计、提高林业资源整合能力,完善保护修复制度、全方位深化改革等。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综合] [2022-01-19]
本文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一些国有林场生态产业和产品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来看,中国林场在提供生态产品上还没有跟上发达国家的林业发展进程。分析其原因,发现中国国有林场存在林业产业链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人才紧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国有林场应该优化林业生态产品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员配备素质等政策建议。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9]
本文分析对比了山西右玉县新中国成立前和当前在经济发展、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植树造林基本历程,总结了在推动机制、整体工作谋划、改革创新、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提出了遵循自然规律、优化推动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复制推广经验等启示。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综合] [2022-01-19]
库布齐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该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本文分析了在绿色发展观和创新发展观的共同引导下,库布齐的以科技治沙为主导,以产业治沙促发展,以“生态—产业—民生”多元发展为核心的“库布齐模式”;继而,本文探讨了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经验,“库布齐模式”全方位地协调了政府、企业、农牧民的利益,使各方主体通过出台政策、增加投资、积极参与的方式,与延续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成果,为全世界防沙固沙提供了中国经验。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1-19]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合考量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态和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以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流域生态禀赋根本改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编制黄河流域全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方面,坚持整体统筹,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分区分类实施保护;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面,坚持机会公平、水权平等原则,探索建立完善的用途分类、用量分级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的建议。
[综合,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8]
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既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向内陆地区纵深发展的趋势,也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是河南省在加快实施国家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四张牌”的同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的重大举措。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现实意义、基础条件、制约因素和突破口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