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2-01-17]
“一带一路”的目标是与沿线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本文首先综述了“一带一路”被提出的内在逻辑和时代背景,指出“一带一路”着眼于解决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调整演变的主动牵引。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和公共关系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挑战。最后针对如何应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塑造良好的战略环境、整合国际资源、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促进文明融合以及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等全方位的建议。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4]
2014年12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挂牌成立,表明了广州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广州市要珍惜和抢抓这一历史机遇,积极谋划,多方引导,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部署,打造华南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高地。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4]
珠江—西江经济带作为横跨东西部,以流域经济合作为主题的区域合作,跨越两省(区),直接挑战多个行政区划的经济利益,其中还包括流域沿线地区之间生态补偿、产业转移和城镇化建设等问题。经济带一体化需破解制度障碍和体制壁垒,统筹解决经济带协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构建覆盖全经济带的创新机制和粤桂合作的系统格局,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调各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等。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4]
2015年,我国出版改革稳步推进,出版企业上市融资迎来热潮,资本“走出去”步伐加快。图书市场正处在一个由技术发展、渠道变革、阅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推动的变革发展阶段。本报告结合相关数据,对2015年图书产业发展现状、热点、趋势进行分析。
[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2]
工业化引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不仅改变了、并不断改变着人地比例,从而触动了传统的农业家庭经营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农产品的供需结构、供需总量和供需形式,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农业经营活动的效率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为对农业经营方式和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要求愈来愈迫切。
[金融业,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2]
中俄农业合作有深厚的基础,并已成为相互农产品贸易的重要伙伴。2014年,中俄农业合作迎来了新的合作机遇,两国建立了政府间农业合作机制、中国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和俄罗斯制定了反制裁措施等。但是,中俄农业合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介绍中俄农业合作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新机遇,并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中俄农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提供民间合作平台、加强金融支持等政策建议。
[卫生和社会工作,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1]
与商业创业相比,“社会创业”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虽然尚未有对“社会创业”的统一定义,但普遍认为社会创业既需要囊括社会的属性,也需要发挥商业的特性。社会创业者在进行社会创业的同时,不仅要实现商业效益,而且要实现社会效益。我国社会创业研究和实践均起步较晚,但也形成了中国情境下独特的社会创业特征。可预见的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社会创业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乡村建设战略的指引下,将发挥社会价值使命和社会创业生态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创业形态,在女性社会创业、数字化社会创业、社区社会创业方面发挥社会效益。
[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 [2022-01-10]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河南畜禽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畜产品供给平稳有序,重大动物疫情保持平稳,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河南畜牧业应坚持集群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1-10]
农业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和绿色农业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对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农业既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态固碳的重要源头,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尽管河南农业在减排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在政策体系、人才队伍、经营主体、规范标准、科技研发等多个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亟待提高。河南农业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完善农业碳交易市场体系、提高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建立符合低碳农业规范的多元化支撑体系,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农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农业碳排放协同治理,用好财政、税收等政策的杠杆作用和倒逼作用,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实现农业的低碳化和绿色化转型。
[农、林、牧、渔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2-01-10]
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对于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共同富裕远景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河南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呈现多种模式,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认识不到位、发展基础薄弱、缺乏人才支持等问题。鉴于此,为更好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应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完善支持政策,加强风险管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