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1.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钛硅分子筛中钛的存在状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6-15]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X射线能谱技术(EDX)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EELS)对Ti原子是否进人到TS-1钛硅分子筛骨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S-1钛硅分子筛中存在的微量TiO2粒子的EELS信号中O-K边与Ti-L2边的能量差为70 eV左右;而钛硅分子筛(TS)粒子的EELS信号中O-K边与Ti-L2边的能量差为79 eV左右.对比TiO2、TS粒子的EELS,发现TS粒子的Ti-L2、Ti-L3边与TiO2粒子的Ti-L2、Ti-L3边的能量差为1 eV,这种能量差异可以作为Ti原子进入TS-1钛硅分子筛骨架的一种证明.
关键词:钛硅分子筛(TS-1);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X射线能谱技术(EDX)
-
4502.PVC热稳定剂桐油基二元酸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以C21二元酸单甲酯(即TMAA)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与氢氧化钠及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桐油基二元酸钙盐.经红外进行表征,采用刚果红法和转矩流变仪法考察其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测试其应用于PVC制品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桐油基二元酸钙盐与硬脂酸锌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用桐油基二元酸钙取代硬脂酸锌,对PVC的塑化无不良影响,且能提高热稳定时间,应用于PVC制品时加工性能也能达到要求.
关键词:聚氯乙烯;热稳定剂;C21二元酸单甲酯;钙盐
-
4503.基于ADMAS的GT421型多臂机机构动态仿真
[纺织业] [2014-06-15]
为对GT421型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做合理的机构动态仿真,对其主传动机构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分析,通过Pro/E和ADMAS对其提综机构完成建模、装配及动力学仿真,得出机构中各构件运动规律及动态受力情况.对花键轴和摇臂的相对停顿时间做理论分析和计算,校核主传动机构模型,从静力学设计角度对机构中关键易损构件做强度分析.为进一步考虑速度对机构运动及构件受力的影响,对初输入圆盘做了3种典型速度下的机构仿真分析.
关键词:旋转式电子多臂机;提综机构;仿真;建模;开口装置
-
4504.麦胚蛋白酶解产物对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抗氧化作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通过控制不同酶解时间制备麦胚蛋白酶解产物(WGPIH),结合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MTT法比较研究WGPIH对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抗氧化作用,并利用扫描电镜进一步观察PC12细胞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酶解时间为240 min的产物(WGPIH5)在不同抗氧化模型中均呈现最强的活性,Fe2+螯合能力的IC50为(0.37±0.05) mg/mL; WGPIH5质量浓度为5mg/mL时,TEAC值(Trolox)可达(0.81±0.01) mmol/L,可有效抑制亚油酸体系的自氧化;WGPIH5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可使H2O2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提高32.85个百分点;扫描电镜观察WGPIH5可保持PC12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凋亡小体的出现.
关键词:麦胚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PC12细胞;氧化应激;wheat germ protein isolate hydrolysate;antioxidant activity;PC12 cell;oxidative stress
-
4505.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一例46,XY,inv(7)(p13q11)携带者精子非平衡染色体的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6-15]
目的:探讨男性染色体臂间倒位对精子染色体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1例46,XY,inv (7)(p13q11)携带者的附睾穿刺精子和2例核型正常男性精子的7号染色体进行检测.结果:该患者的非平衡精子比例为25.2%,2例正常对照男性的正常/平衡精子比例分别为99.2%和98.4%.结论: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精子非平衡染色体发生率较正常男性明显增高,为了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该类人群进行辅助生殖治疗时建议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关键词:倒位,染色体;性染色体;精子;原位杂交,荧光;附睾;穿刺术;生殖;非平衡染色体
-
4506.排风藤小分子化合物SCE-1对IL-6、IL-1β、TNF-α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6-15]
目的 探讨排风藤叔胺生物碱类小分子化合物SCE-1体外对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经佛波酯(PMA)诱导的人单核细胞THP-1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SCE-1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药物干预前后上清液中IL-6、IL-1β和TNF-α的分泌量,综合评价化合物SCE-1对前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1) 12.5~800 mg/L的SCE-1显著抑制了IL-6产生(均P<0.01),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1.82 mg/L,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200~800 mg/L的SCE-1对TNF-α的分泌具抑制效应,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800 mg/L SCE-1作用2h抑制率可达53.13%.(3)400~800 mg/L的SCE-1促进了IL-1β的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化合物SCE-1的发现为开发高效、低毒、特异的小分子IL-6抑制剂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先导化合物.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排风藤
-
4507.腹股沟直疝及斜疝患者胶原、MMPs及TIMPs表达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6-15]
目的 比较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TIMP-2在腹股沟直疝及斜疝患者腹横筋膜与血清中的表达,探讨腹股沟直疝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Masson法检测在我院行疝修补术患者(直疝19例,斜疝27例)腹横筋膜中胶原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对腹横筋膜MMPs及TIMPs的表达进行比较,同时应用ELISA法对血清MMPs及TIMPs进行测定.结果 直疝患者腹横筋膜胶原排列紊乱.斜疝患者腹横筋膜胶原和直疝相比排列较整齐,呈连续分布.直疝患者腹横筋膜胶原含量显著低于斜疝患者(P<0.05),腹横筋膜及血清中MMP-2含量显著高于斜疝患者((P< 0.05),TIMP-2与TIMP-1含量显著低于斜疝患者(P<0.05).结论 MMP-2与TIMP-2、TIMP-1的异常变化导致其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可能是发生腹股沟疝不同类型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疝,腹股沟;筋膜
-
4508.血小板微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6-15]
目的:探讨血小板微颗粒( PMPs)影响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释放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常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RL-1730,配制不同干预浓度的PMPs与HUVECs共培养不同时间,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内皮细胞VEGF、VEGFⅡ型受体Fh/KD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以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在0mg/L组高于PMPs10、30、50、100 mg/L干预组(均P<0.05),VEGFⅡ型受体Flt/KDR mRNA表达水平在0mg/L组低于PMPs10、30、50、100 mg/L(均P< 0.05).ERK mRNA表达水平在PMPs50mg/L组高于0mg/L组(P=0.004),PI3K mRNA表达水平在PMPs100 mg/L组高于0 mg/L组(P=0.004).(2)50 mg/L PMPs干预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在0h组高于4h、24 h组(P<0.05),KDR mRNA的表达水平在0h组低于4h、24h组(均P<0.05),PI3K mRNA的表达水平在0h组低于24 h组(P=0.004).结论:PMPs可能通过VEGF受体,激活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促进血管和血管发生为基础的生物学效应.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1-磷脂酰肌醇3-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信号传导
-
4509.四(对-乙酰氧醚-10-羟基喜树碱)苯基卟啉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6-15]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卟啉类光敏剂与抗癌药羟基喜树碱通过共价键相连的四(对-乙酰氧醚-10-羟基喜树碱)苯基卟啉化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目标化合物中2种药物可能起到一定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卟啉;10-羟基喜树碱;四对氯乙酰氧基苯基卟啉;四(对-乙酰氧醚-10-羟基喜树碱)苯基卟啉
-
4510.芳纶1414无载体超高温染色
[纺织业] [2014-06-15]
采用自制的超高温染色机,对芳纶1414在超高温且不加载体的条件下进行分散染料染色;考察了染色织物的染色深度和耐日晒色牢度,对分散染料的高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高温染色条件下,分散染料在芳纶1414上的得色深度明显提升,耐日晒色牢度有一定程度提高;超高温染色对分散染料的凝聚和发色基团都有较大影响,过高的染色温度(> 140℃)反而会造成染料快速凝聚,并破坏染料的发色基团,优化的染色温度为140℃.
关键词:高温染色;分散染料;芳纶1414;high temperature dyeing;disperse dye;Aramid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