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61.等径角变形AZ31镁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6-15]
通过恒应变控制疲劳实验,比较了常规挤压与等径角变形AZ31镁合金的疲劳寿命、表面变形形貌和疲劳断口.结果表明,等径角变形AZ31镁合金在疲劳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循环软化,且应变幅越大,软化越显著;晶粒在循环过程中发生再结晶行为,其长轴沿着等径角变形的剪切方向;等径角变形工艺可以显著延长镁合金的低周疲劳寿命,归因于疲劳延性系数的增加;由于裂纹尖端的疲劳塑性区尺寸较小,等径角变形合金断口表面较为平坦.
关键词:AZ31镁合金;低周疲劳;等径角变形;疲劳寿命;AZ31 magnesium alloy;low-cycle fatigue;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fatigue life
-
4462.一种快速检测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胶体金试剂板的研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为建立用于快速检测粮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药物残留含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采用免疫竞争法,将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微孔中,并将人工合成的黄曲霉毒素B1抗原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表面作为检测线(T线).待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残留物将与NC膜上的黄曲霉毒素B1抗原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并以颜色直观显示检测结果.检测食用油样品时,灵敏度可达到0.5 μg/L,仅需20 min.试验证明该检测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很好的特异性,操作便捷,稳定可靠,可作为黄曲霉毒素B1残留现场监控的有效快速筛检手段.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半抗原;免疫测定;胶体金;免疫层析;aflatoxins;hapten;immunoassay;gold colloid;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
-
4463.无溶剂体系LipozymeRMIM催化棕榈酸和山茶油酸解反应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6-15]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固定化1,3-特异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棕榈酸和山茶油酸解反应中,棕榈酸在产物甘油三酯中Sn-2位的相对含量分布以及酰基转移规律.考察了酶用量、底物摩尔比、酶水分活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酸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水分活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棕榈酸在产物甘油三酯中的含量影响不大,对酰基转移影响较大;在酶水分活度0.55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h的反应条件下,酰基转移的程度最小;底物摩尔比和酶用量对酰基转移的程度影响不大.
关键词:1,3-特异性脂肪酶;酸解;酰基转移;无溶剂体系;1,3-regiospecific lipase;acidolysis;acyl migration;solvent-free system
-
4464.化学预浸渍次数对沙柳P-RCAPMP木素结构的影响
[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4-06-15]
以沙柳为原料生产盘磨化学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P-RC APMP),在NaOH总用量8%、H2O2总用量10%时,研究沙柳原料木素(SPL)、单次化学预浸渍的沙柳P-RC APMP中木素(1-PL)和2次化学预浸渍的沙柳P-RC APMP中木素(2-PL)的变化.与SPL总量相比,1-PL和2-PL的总量分别减少8.3%和14.3%;与SPL相比,1-PL和2-PL中的脂肪族羟基含量基本没有变化,但总酚羟基(Tp-OH)含量分别降低了44.2%和47.1%;与SPL相比,1-PL和2-PL的数均分子质量和质均分子质量均逐渐减小,但两者的多分散性逐渐增加.
关键词:沙柳P-RCAPMP;木素结构;FT-IR;31P-NMR;GPC-LS-RI
-
4465.1631-MMT对P(BA-VAc)乳液及共聚胶膜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6-15]
采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备了P(BA-VAc)/1631-MMT复合乳液,研究了1631-MMT用量对乳液和共聚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重量法、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及热重分析法探讨了1631-MMT对共聚胶膜耐水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631-MMT用量小于1.0%(质量分数)时,共聚乳液的化学稳定性能以及机械稳定性能良好;1631-MMT用量为0.5%(质量分数)时共聚胶膜具有最佳耐水性能;共聚胶膜拉伸强度随1631-MMT用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1631-MMT可能参与了P(BA-VAc)大分子的热降解.
关键词: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改性蒙脱土
-
4466.基于改进型单神经元PID的热牵伸辊温控系统
[纺织业] [2014-06-15]
热辊导丝盘表面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直接影响化纤丝的牵伸质量,为此将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应用于热辊温控系统,并对该算法中神经元比例系数进行分段调整,以实现热辊温度在不同设定温度、不同转速、不同室温条件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中旋变器采用非接触式供电及红外数据传输技术解决高速旋转部件温度的测量与变送.温控器采用完全集成的低功耗C8051F41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同时对2路热辊温度进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系统长期连续运行安全可靠,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强,温度控制精度达到0.3℃;改进型单神经元PID温度控制性能良好,超调量小于1.5%,调节时间小于8 min.
关键词:热牵伸辊;神经网络;PID;温度控制;C8051F单片机;heated draw roll;neural network;PID;temperature control;C8051F MCU
-
4467.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中肾损伤分子-1表达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6-15]
目的:探讨由顺铂、庆大霉素、环孢素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对大鼠肾组织内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6组,并建立庆大霉素、顺铂、环孢素诱导大鼠AKI模型组及各对照组,每组6只.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肾Kim-1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Kim-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肾Kim-1表达水平与AKI的相关性.结果:病理学检查发现顺铂、庆大霉素和环孢素对大鼠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肾小管损伤,所建AKI模型成功.各模型组与其对照组比较,肾Kim-l mRNA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肾Kim-l蛋白在各阴性对照组内呈阴性结果,而在顺铂、庆大和环孢素AK1模型组内均呈阳性表达.结论:化学药物诱导AKI发生时,肾Kim-1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肾损伤直接相关,为以尿Kim-1作为预测早期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膜糖蛋白类;肾疾病;顺铂;庆大霉素类;亲环素类;疾病模型,动物;聚合酶链反应
-
4468.基于CuAAC反应链间自交联有机-无机杂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6-15]
利用4,4'-二羟甲基-1,4-庚二炔功能单体作为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炔基接枝量不同的水性聚氨酯(WPU),然后基于铜催化的叠氮-炔基环加成(CuAAC)反应,采用3-叠氮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N3)改性炔基功能化WPU,制备了室温链间自交联有机-无机杂化WPU.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 NMR)表征了自交联有机-无机杂化WPU.探讨了APTES-N3接枝量对WPU膜性能和WPU乳液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PTES-N3含量增加,WPU膜的结晶性逐渐下降;耐水性、耐溶剂性和热稳定性逐渐增强;WPU乳液粒子黏连程度增加.当APTES-N3质量分数从0增大到12%时,WPU膜的拉伸强度从14.3MPa增加到28.6 MPa.
关键词:铜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有机-无机杂化水性聚氨酯;室温链间自交联;Copper catalyzed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Organic-inorganic hybri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Room temperature intermolecular self-crosslinking
-
4469.欧美杨107杨正常木与应拉木制浆造纸性能比较
[农、林、牧、渔业] [2014-06-15]
选取直立和倾斜欧美杨107杨为研究材料,根据正交试验确定正常木和应拉木最佳制浆条件,比较正常木和应拉木的制浆造纸性能,通过提高打浆转数对应拉木纸张性能的提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正常木的最佳制浆条件为用碱量15%、最高温度164℃、最高温度保温时间75 min;而应拉木最佳制浆条件为用碱量13%、最高温度160℃、最高温度保温时间40 min.用碱量对正常木和应拉木制浆得率和卡伯值影响的通径系数在不同水平上显著.通过对正常木和应拉木制浆造纸性能比较发现,应拉木比正常木制浆得率高、卡伯值低、纸张力学性能均低,且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差距较大(约2倍),而撕裂指数差距较小.正常木和应拉木之间卡伯值、制浆得率、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均在0.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撕裂指数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结合纸张断口形貌分析认为,胶质层的存在使得应拉木纤维成纸时不容易扁平坍陷,极大地阻碍了成纸时纤维之间的结合,因此降低了纸张力学性能;但是,由于其胶质层纤维素含量很高,因此其制浆性能优于正常木.随着打浆转数的提高,应拉木纸张力学性能增强,且接近正常木纸张水平,但过高会降低纸张力学性能.
关键词:欧美杨107杨;应拉木;正常木;制浆造纸性能
-
4470.基于Curvelet变换的稀疏反褶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6-15]
常规反褶积方法通常需要假设地层反射系数是稀疏的,然后再利用L1范数反褶积求得稀疏的反射系数来提高分辨率,但常规反褶积方法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降低了信噪比,并且反褶积后同相轴的连续性会变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Curvelet变换的反褶积方法.Curvelet变换对多维信号具有最好的稀疏表示,能获得最优的非线性逼近,因而可利用Curvelet变换来表示地震反射信号,将其引入到L1范数反褶积后,可利用稀疏的Curvelet系数来描述反射系数,从而无需地层反射信号是稀疏的假设.根据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在Curvelet域中的分布特点,可通过阈值法来压制噪声提高信噪比,并且利用Curvelet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多维表示,可实现多维反褶积保持同相轴的连续性.最后,给出了一种阈值循环迭代算法来计算L1范数反褶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urvelet变换的稀疏反褶积方法在提高地震分辨率的同时能有效地压制随机噪声,并保持同相轴的连续性.
关键词:反褶积;分辨率;连续性;Curvelet变换;L1范数;信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