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61.人参皂苷Rh_1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免疫原性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合成人参皂苷Rh1(GsRh1)的人工抗原,为获得其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别合成GsRh1免疫抗原(GsRh1-BSA)和包被抗原(GsRh1-OVA);用紫外光谱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抗原的合成是否成功;利用GsRh1-BSA免疫小鼠制备血清多抗;通过优化封闭液和包被原工作浓度,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并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及特异性。结果: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法鉴定结果表明,GsRh1与BSA/OVA偶联成功,免疫后小鼠血清中产生了能特异性地与GsRh1结合的抗体,效价达到1∶32000,线性范围为10~10000 ng·mL-1,经分析...
关键词:人参皂苷Rh1;人工抗原;免疫原性;高碘酸钠氧化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紫外光谱法;薄层色谱法
-
4362.人结肠癌HT-29移植瘤不同生长阶段微血管密度及相关因子的表达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探讨CD31、CD105、HIF-1α、VEGF在人结肠癌HT-29裸鼠移植瘤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在肿瘤体积300 mm3剖取组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D31、CD105、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HT-29裸鼠移植瘤体积在300 mm3时,CD31标记的MVD(CD31-MVD)分别为37.40±4.17、18.80±1.72、14.20±2.23;CD105标记的MVD(CD105-MVD)分别为22.80±3.54、15.60±1.35、...
关键词:结肠癌;微血管密度;CD31;CD105;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4363.胶质瘤组织中TSSC1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U8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可转移候选基因1(TSSC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U8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80例胶质瘤(Ⅰ期25例,Ⅱ期32例,Ⅲ期15例,Ⅳ期8例)组织和瘤旁组织中TSSC1的表达,采用化学合成的针对TSSC1基因的2个小干扰RNA(siRNA-TSSC1-1和siRNA-TSSC1-2)下调该基因的表达,通过MTT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TSSC1对U8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TSSC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相应的瘤旁组织,同时在临床分期Ⅲ期、Ⅳ期中较Ⅰ期表达降低,将siRNA-TSSC1-1...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RNA,小分子干扰;肿瘤抑制可转移候选基因1;U87细胞
-
4364.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系统评价GLP-1受体激动剂(简称GLP-1)和DPP-4抑制剂(简称DPP-4)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所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肠促胰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为关键词,分别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linicalTrials,CNKI数据库。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GLP-1和DPP-4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头对头研究数据。根据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估,采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肠促胰素类药物GLP-1和DPP-4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比值比...
关键词:肠促胰素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不良反应;安全性;Meta分析
-
4365.XRCC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鳞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探讨XRCC1基因Arg194Trp、Arg399Gl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外生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外生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73例。其中临床分期Ⅰ期4例,Ⅱ期36例,Ⅲ期30例,Ⅳ期3例。肿瘤直径≤4 cm 30例,肿瘤直径>4 cm 43例;A点剂量≤80 Gy者36例,A点剂量>80 Gy者37例。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者(CR组)47例,部分缓解者(PR组)26例。采用错配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患者血液标本的XRCC1 Arg194Trp、Arg399Gln SNP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XRCC1基因Arg1...
关键词:宫颈肿瘤;癌,鳞状细胞;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放疗敏感性
-
4366.低氧诱导因子1抑制剂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低氧常常发生于急慢性血管疾病和肿瘤形成中。肿瘤细胞适应低氧是由转录因子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维持的。HIF-1α亚基受氧调控,决定HIF-1的活性,它可引起临床上的治疗耐受、生长增殖、侵袭转移,最终导致病人的生存期缩短。因此了解HIF-1特性及其在信号通路、药物抵抗中的作用,是开发新的抗癌疗法的关键。近年来,针对HIF-1α抑制剂的研究倍受关注。选择性的HIF抑制剂将为癌症及与HIF相关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在该篇综述中,作者将围绕HIF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对目前正在研究的HIF-1抑制剂加以概述。
关键词:低氧;抗肿瘤;HIF-1;HIF-1抑制剂;新药开发
-
4367.KKAI1/CD8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研究KAI1/CD8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实时定量PCR方法对1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和35例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癌组织进行KAI1/CD82检测。结果①SP法: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乳头状癌中、甲状腺滤泡癌中、髓样癌中,KAI1/CD8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0%、69.2%、16.7%,KAI1/CD8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P>0.05),滤泡癌及髓样癌同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KAI1/CD82表达显著降低(P
关键词:KAI1/CD82;甲状腺癌;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4368.17β雌二醇对氯胺酮诱导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对氯胺酮诱导的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及17β雌二醇培养24 h,MTT法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元调亡,Western blot法测定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能剂量依赖性降低神经元存活率。与氯胺酮组比较,17β雌二醇能剂量依赖性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100μmol·L-1氯胺酮组显微镜下神经元数量减少,胞体立体感消失,细胞轮廓不清,神经元轴突断裂,TUNEL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pAkt表达明显降低。0.1μmol·L-117β雌二醇与100μmol·L...
关键词:17β雌二醇;氯胺酮;皮层神经元;凋亡;Akt;LY294002;神经保护
-
4369.上海市静安区2012年119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探讨我区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其规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区2012年ADR监测中心收到的1 19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年龄>50岁人群报告的比例最高,有725例(60.52%);静脉滴注引起的ADR 402例(33.5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有453例(32.18%);严重ADR 225例,其中癫痫81例(36.00%)、胃肠道出血14例(6.22%);抗微生物药居引发ADR药品的首位,有293例(24.46%)。结论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和对ADR的监测,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合理用药
-
4370.离子液体超声辅助萃取HPLC法测定天山雪莲中的4个有效成分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建立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萃取剂超声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天山雪莲中紫丁香苷、芦丁、绿原酸和咖啡酸4个有效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5 min,30%B→40%B;5~10 min,40%B→60%B;10~15 min,60%B→70%B),流速0.8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结果:该方法对紫丁香苷、芦丁、绿原酸和咖啡酸浓度分别在0.0011~108.0μg·mL-1(r=0.9999...
关键词:天山雪莲;紫丁香苷;芦丁;绿原酸;咖啡酸;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超声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