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11.临床药师参与1例全身多处皮肤感染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全身皮肤感染致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存在对患者入院后的感染评估不足、对患者可能的致病菌预计不足、药物剂量不足等问题。临床药师针对情况及时纠正,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结果:患者抗感染治疗有效,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为主导的药学服务使得全身多处皮肤感染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提倡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联合会诊,可以保障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合理。
关键词:临床药师;抗感染治疗;多学科会诊;药学监护
-
4312.PARP抑制剂WZ-8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研究PARP抑制剂WZ-8对人源性肿瘤细胞增殖及裸鼠移植人结肠癌(HCT116)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SRB染色法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研究WZ-8在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结果体外WZ-8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1±0.01)-g·mL1。体内研究表明WZ-8(20 mg·kg-1)对小鼠移植HCT116肿瘤生长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均高于同类化合物Iniparib。结论 WZ-8在体外对人源性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体内可抑制裸鼠移植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生长。
关键词:PARP抑制剂;WZ-8;Iniparib;人结肠癌细胞HCT116
-
4313.我院2012年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用药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了解我院万古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及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说明书为评价依据,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的病历共216份进行用药分析。结果:216份病历中合理用药32例(14.81%),基本合理用药87例(40.28%),不合理用药97例(44.91%),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我院万古霉素类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严重。今后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减少经验用药及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规范万古霉素类药物的使用。
关键词: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合理用药
-
4314.血管紧张素1-7减弱醋酸去氧皮质酮盐型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重构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 1-7,Ang 1-7)对醋酸去氧皮质酮(deoxycorticosterone acetate,DOCA)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行左肾切除术后皮下注射DOCA,并饮用1%氯化钠溶液4周,建立DOCA-盐型高血压模型。在模型建立的同时,使用植入大鼠背部皮下的Alzet微渗透泵慢性灌流Ang1-7 4周,剂量为200 ng·kg-1·min-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测量大鼠的动脉血压和左心室功能,并在HE染色标本测量心肌细胞面积,在天狼星红染色标本测量心肌纤维化面积。Real-time PC...
关键词:醋酸去氧皮质酮盐敏感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1-7;高血压;心室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肌纤维化
-
4315.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161例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0-2013年关于左氧氟沙星致ADR的个案报道,就不良反应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61例患者中,ADR发生最早为用药后l min,多数发生在用药1 h以内,占总例数的61.5%;患者日剂量主要集中在0.2~0.4 g,占87.6%;ADR发生率静脉滴注途径(80.7%)显著高于口服途径(19.3%);不良反应以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为主,占总例次的65.9%。结论: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使用时应重视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及过敏性休克等ADR的发...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
-
4316.清热祛湿法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舌及胃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及其加味方药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舌、胃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从水液代谢的角度探讨湿热病理机制和清热祛湿法清除湿热致病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湿热模型组(B)、藿朴夏苓汤组(C)、加味藿朴夏苓汤组(D)、加味药物组(E),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建立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C、D、E组分别予上述清热祛湿法不同组方治疗7 d。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AQP-1的表达水平。结果 B、C、D、E组舌、胃组织病理学积分和AQP-1表达均在4h最高,随时间点逐渐下降,除C组舌组织AQP-1表达水平48h与72h比较无明显差异外(P>0....
关键词:湿热证;APQ-1;清热祛湿法;藿朴夏苓汤
-
4317.一剂煮漂剂LH-1
[纺织业] [2014-07-15]
一剂煮漂剂LH-1由特殊天然化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前处理助剂,将其应用于棉针织物煮漂处理,可以缩短工艺流程,有效防止煮漂过程中织物损伤,节约成本.其优化的工艺参数为:一剂煮漂剂LH-1 1.7 g/L,温度100℃,浸渍时间60 min,浴比1∶30.
关键词:练漂助剂;针织物;棉纤维
-
4318.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基因甲基化的相关调控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通过对模型大鼠胃癌前病变组织中E-cadherin、P16、c-myc基因甲基化的检测,研究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的表观遗传修饰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高、中、低)中E-cadherin、P16、c-myc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造模24周后,模型组大鼠病理诊断出现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病理改变。高、中、低治疗组大鼠病理诊断呈不同程度糜烂但较模型组轻。E-cadherin基因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25无统计学差异;各治疗组之间P>0.0125无统计学差异。P16基因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甲基化;E-cadherin;P16;c-myc;胃宁颗粒
-
4319.治疗2型糖尿病的生物药物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4-07-15]
目的对目前已上市的及正在研究中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生物类药物作一综述。方法分类分析描述了目前已上市的经典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生物类药物,并对目前正在研究中的新型药物进行了文献和报道的整理归纳。结果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生物类药物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结论新的靶点和致病机理的发现使得生物类药物成为2型糖尿病新药开发中的重要类别,但目前已存在和正在开发的生物类药物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的改造与优化。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GLP-1类似物;IL-1β抗体;重组IL-1β受体拮抗剂
-
4320.微量Ag与La0.6Sr0.15Na0.1□0.15MnO3复合对材料电输运性质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7-15]
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La0.6Sr0.15 Na0.1□0.15MnO3与微量Ag的掺杂样品(掺杂量为x=0.000、x=0.016、x=0.040、x=0.100).测量其相结构和电榆运性质.掺杂后,x=0.016样品呈单相性;而x=0.040、x=0.100样品呈现锰氧化物与Ag的二相复合结构.掺杂样品的电阻率升高;本征磁电阻值降低.同时,由于微量Ag的掺杂,使x=0.040、x=0.100样品的自旋相关的隧道磁电阻得到加强,从而表现出了很好的磁电阻温度稳定性能:在207~286K的温度范围内,x=0.040样品的MR保持在5.08%±0.20%;在205~272 K的温度范围内,x=0.100样品的MR保持在5.00%±0.33%.
关键词:磁电阻;钙钛矿锰氧化物;温度稳定性;两相复合;电输运;magnetoresistance;perovskite manganese oxides;temperature stability;two-phase composite;electrical tran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