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1.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在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模型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中的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治疗脾气虚CD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气虚CD大鼠模型,以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灌胃给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4、IL-6、IL-8、IL-10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升高(P<0.05),而IL-4、IL-10水平降低(P
关键词:白术茯苓汤;配比;脾气虚克罗恩病;Th1/Th2
-
4252.结膜淋巴管瘤1例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淋巴管瘤属于脉管系统肿瘤,病因不明,眶区内淋巴管瘤较少见,仅占眼眶肿瘤的0.3%,结膜淋巴管瘤发病率则更低。结膜囊淋巴管瘤可影响美容及局部功能,导致睑裂闭合不全,上睑下垂等并发症,现将1例结膜淋巴管瘤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右眼发现结膜肿物渐进性增长20余年住院于我院眼眶眼整形科。入院查体:视力:右眼:0.15矫正不应,左眼:1.0。右眼眼睑肿胀,弹性差,睁眼困难,上、下睑球结膜充血肿胀,突
关键词:淋巴管瘤;眼眶肿瘤;球结膜充血肿胀;上睑下垂;睑裂;闭合不全;下睑;眶区;整形科;提上睑肌;
-
4253.314株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的分布及多药耐药性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了解我院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在感染中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的GN鉴定卡;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双纸片增效法检测ESBLs;头孢西丁三维实验法检测AmpC酶;应用Whonet5.4、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113份阳性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14株为14.9%,其中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最高为78.0%,以呼吸内科、老年病科及ICU病房检出率为主,分别为22.6%、19.4%、18.5%。单产AmpC酶、单产ESBL...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耐药性
-
4254.邯郸市特教学校耳聋患者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利用基因诊断的方法调查邯郸市聋哑学校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常见分子病因,对线粒体12SrRNA基因编码区突变进行分析,以明确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发病的分子学基础,为耳聋基因的筛查和产前诊断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用PCR法检查100名聋哑学生(年龄6岁-17岁,男性58例,女性42例)线粒体12SrRNA基因,直接测序法分别对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2个基因片段分析。结果①100例研究对象中,被测者聋前或其母亲孕期明确应用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者30例(30%),30例中有4例(7.5%)存在线粒体基因A1555G位点突变。②PCR检测结果100例患者的DNA样本(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2个...
关键词:非综合征性耳聋;线粒体12SrRNA;分子生物学;突变
-
4255.微囊蛋白-1蛋白参与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ERKl/2调控以及罗红霉素的干预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微囊蛋白-1(caveolin-1)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的增殖作用以及对ERK1/2的通路调控,探讨caveolin-1抑制ASMCs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ASMCs上微囊(caveolae)的结构及变化,用组织贴壁法体外培养气道平滑肌细胞,实验设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ERK1/2信号通路阻断剂PD98059 (C组)、罗红霉素组(D组)、caveolae结构破坏药物β-甲基环糊精组(E组);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测定(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
关键词:哮喘;微囊蛋白-1;ERK1/2;增殖;罗红霉素
-
4256.16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2013年收集并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1 611例,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611例ADR报告中,女性(890例)多于男性(72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多,占52.70%;引起ADR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占77.53%;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占28.18%;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ADR最多,占35.9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7.31%;严重的AD...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
4257.右锁骨上窝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1例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右侧上肢麻木入院。该患于45天前发现右侧锁骨上窝肿物,直径约3cm,伴按压麻木感,因未影响日常生活未行系统治疗。近一周患者自觉右侧锁骨上窝肿物按压麻木感加重,为行明确诊断及诊疗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右侧锁骨上窝可触及一肿物,肿物大小约3.0cm×2.0cm,质韧,无压痛,边界尚清,活动度小。超声检查所见:于当地医院行淋巴结彩超检查示:右锁骨上窝可见大小32mm×19mm实质性低
关键词:锁骨上窝;彩超检查;超声检查;内部血流信号;实质性低回声;低回声光团;麻木感;浅表器官;上肢麻木;辅助检测;
-
4258.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台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前列腺素E1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白蛋白数量均明显增加,治疗组由(27.9±4.1)g/L增加到(36.5±4.3)g/L,对照组由(27.8±4.0)g/L增加到(31.7±4.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肝硬化;临床疗效;安全性
-
4259.我院2008-2012年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了解医院细菌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监测我院2008-2012年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状况,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耐药性,参照2008-2012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5年收集该院临床分离菌共10 653株,革兰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在30.8%~74.1%之间,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在60.7%~74.0%之间。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在...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
-
4260.鼻渊舒对慢性鼻-鼻窦炎模型鼻窦IL-1βmRNA表达及NF-κB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8-15]
目的通过观察鼻渊舒对兔CRS模型鼻窦黏膜上皮NF-κB活性、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探索其治疗CRS的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兔100只,按每组20只,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模型、鼻渊舒、西药组后,建立CRS模型;鼻渊舒组予鼻渊舒口服、西药组给予克拉霉素灌胃,共14天。HE染色观察鼻窦黏膜病理改变,凝胶电泳迁移分析(EMSA)检测鼻窦黏膜上皮NF-κB的DNA结合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IL-1β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鼻窦黏膜呈慢性炎症表现;NF-κB DNA结合活性及IL-1β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鼻渊舒组鼻窦黏膜上皮得到较好修复,炎细胞浸润不明显,腺体及杯状细胞...
关键词:鼻渊舒;慢性鼻-鼻窦炎;NF-κB;IL-1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