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1.GSTM1、GSTT1及GSTP1(rs1695)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蒽环和(或)紫杉类药物化疗血液毒性关系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研究乳腺癌外周血中谷胱甘肽转硫酶(GST)M1、GSTT1和GSTP1(rs1695)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采用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化疗发生血液毒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M-PCR)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HRM)检测3个基因在25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基因多态性。结果采用紫杉类、蒽环联合紫杉类药物化疗,携带GSTP1(rs1695)AG/GG的患者是发生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低的危险因素(OR=6.111,95%CI 1.526~24.469,P<0.01),而GSTM1(+)与GSTM1(-)、GST...
关键词:乳腺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谷胱甘肽转移酶;多态现象,遗传;聚合酶链反应;谷胱甘肽转硫酶;化疗血液毒性;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
-
4102.重症监护科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现况与耐药性变迁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近6年来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现况、耐药率变化及耐药机制。方法采用WHONET5.5统计软件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近6年来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数量、分类及耐药率变化;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EDTA及E-test同时测定金属酶;酶粗提三维法及改良法同时测定AmpC酶;PCR扩增临床分离株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SME、blaIMP、blaVIM、blaNDM-1和blaOXA-48;外排泵抑制试验。结果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近6年来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共1027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筛选出1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菌,其中8株产NDM-1型碳青霉...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碳青霉烯酶;NDM-1
-
4103.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中游离聚乙二醇残留量的测定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对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干扰素β-1a(PEG-rhIFN-β-1a)注射液中的残留聚乙二醇丁醛(PEG)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Phenomenex Jupiter C4色谱柱,流动相:A相,0.1%三氟乙酸-水溶液;B相,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为25℃,蒸发光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13.0℃,载气流速为3.1 L·min-1。结果 PEG在0.6~2.0μg·mL-1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4,检出限为0.20μg,定量限为0.40μg,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平均回收率为96%~100%。结论运用该方法对...
关键词:PEG-rhIFN-β-1a注射液;游离聚乙二醇;蒸发光检测器
-
4104.p21活化蛋白激酶与心血管疾病:从病理生理学到药物发现(英文)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是排在首位的。从心脏信号转导这一新兴领域寻找新疗法的可能性促使人们在过去几十年中对心肌重塑开展了广泛深入研究。本综述将对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21活化激酶1(Pak1)——在心脏方面,特别是其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我们提出一种Pak1信号转导模型,揭示其特异性影响心脏细胞进程的机制;进而从抗心肌肥厚,抗缺血性损伤以及在生理条件、β-肾上腺素能和肥厚性应激条件下维持心室钙稳态和电生理稳定性的角度探讨它的心脏保护作用。此外,还将通过天然存在的鞘氨醇及其类似物FTY720,以及旨在减少Pak1自抑制而设计的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实例来讨论...
关键词:p21活化激酶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1信号转导;心血管疾病
-
4105.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1-2013年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其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1-2013年临床使用的麻醉性镇痛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麻醉性镇痛药销售金额逐年递增,2011-2013年度该类药品中注射用瑞芬太尼、芬太尼透皮贴剂一直保持销售金额第1位和第2位;盐酸吗啡口服制剂用药频度一直位居首位。结论:2011-2013年度南京地区麻醉性镇痛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但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用药频度;使用分析;南京地区
-
4106.我院2013年维生素K_1注射液的用药调查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对我院维生素K1注射液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的患者672例,以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为标准,参考相关书籍及文献,从维生素K1的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维生素K1注射液的使用存在超适应证现象,主要存在于术后预防出血、与华法林的联合应用等方面,给药剂量基本合理,给药途径有待改进。结论:临床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维生素K1注射液;安全性;适应证;给药途径
-
4107.前列腺素E_1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法制备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及不同浓度PGE1预处理组心肌细胞Ito和IK1的变化。结果在+60 mV刺激电压时,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Ito为(15.54±2.24)pA/pF(n=16),缺血再灌注时Ito减小到(9.99±2.03)pA/pF(n=16),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PGE1(14,42,126μg·L-1)预处理使Ito分别增大到(14.24±1.97)pA/pF...
关键词:前列腺素E1;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瞬时外向钾电流;内向整流钾电流
-
4108.BAPTA-AM脂质体通过恢复胞质钙稳态抑制D-GalN致HepG-2细胞凋亡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探讨1,2-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四乙酰氧甲基酯(BAPTA-AM)恢复胞质钙离子稳态后对D-GalN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D-GalN诱导HepG-2细胞凋亡模型,采用MTT比色法、台盼蓝染色及AnnexinⅤ-EGFP、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等考察HepG-2细胞活性及细胞凋亡情况;通过Fura-2/AM钙离子荧光探针法测定不同处理组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初步评价钙离子稳态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BAPTA-AM脂质体能显著抑制D-GalN致胞质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恢复胞质钙稳态,维持细胞形态,减少D-GalN诱导细胞凋亡。在一定范...
关键词:BAPTA-AM脂质体;HepG-2细胞;钙离子稳态;钙超载;细胞形态;A23187
-
4109.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蓼总黄酮工艺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筛选出适宜红蓼总黄酮纯化的大孔树脂,研究影响分离纯化的主要因素,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蓼总黄酮含量,通过静态及动态吸附-解吸方法筛选最佳树脂,以总黄酮回收率为主要指标,优化工艺条件。结果:回收率和解吸率最佳为D101大孔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样品浓度2.213 mg·mL-1、pH=4、用量103.3 mg·g-1;3 BV水洗、4 BV50%乙醇洗脱,总黄酮回收率为56.2%,纯度为72.3%。结论:D101大孔树脂用于红蓼中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回收率较高,纯度好。
关键词:D101大孔树脂;红蓼;总黄酮;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
4110.CYP1A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及甲氨蝶呤血清浓度的关系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考察CYP1A2*1F(C-163A)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及甲氨蝶呤(MTX)血清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83名健康对照者和91例ALL患儿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CYP1A2*1F基因型,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24,42 h MTX血清浓度。结果健康对照人群和ALL患儿的CYP1A2*1F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LL患儿的A等位基因频率(43.4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人群(64.66%)(P<0.01);A等位基因频率的优势比(OR)为0.42,显...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色素P450 1A2;甲氨蝶呤;血清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