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71.亚硝酸钠预处理降低多柔比星对骨肉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探讨亚硝酸盐预处理对骨肉瘤细胞多柔比星(AD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分析多柔比星对骨肉瘤细胞MG-63的IC50并计算耐药指数,FITC-annexinⅤ/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PI和hochest33258活细胞染色分析细胞死亡率,EGFP-LC3b细胞转染和透射电镜分析细胞自噬,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蛋白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结果用10~30 mg·L-1亚硝酸钠预处理MG-63细胞24 h,再用多柔比星(0.31μg·mL-1)处理24 h,与单纯多柔比星处理组相比,多柔比星对MG-63细胞的IC5...
关键词:亚硝酸盐;骨肉瘤;多柔比星;化疗敏感性;自噬;缺氧诱导因子-1α
-
4072.2014全球在研新药情况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根据Pharmaprojects/Pipeline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全球在研药物(包括临床前项目、处于临床研究及注册阶段的项目,以及增加新适应证的已上市药物)数量为11 622个,与2013年同期的10 648个相比,同比增幅达9.2%。在中国,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处于活跃研发状态"的在研药物数量较2013年增长较快:截至2014年5月,处于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阶段的药物数量分别为1 592个、2 030个和750个,同比增幅分别为7.1%、6.9%和8.1%,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药物...
关键词:医药行业;临床前研究;临床阶段;Pipeline;数据显示;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
4073.靶向Ang-1的siRNA片段逆转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侵袭表型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中血管生成因子1(Ang-1)的表达,观察其对肿瘤侵袭性的抑制效果。方法设计靶向Ang-1的siRNA片段并转染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RT-PCR方法检测Ang-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整合素β1、CD44V6和Ang-1的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定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黏附能力;Matrigel胶及Transwell双室培养体系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所设计的siRNA片段可有效沉默Ang-1的mRNA表达;整合素β1、CD44V6和Ang-1蛋白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1;RNA干扰;胃肿瘤;肿瘤侵润;抗原,CD29;抗原,CD44
-
4074.地塞米松及N-乙酰半胱氨酸抑制A549细胞IL-8及ICAM-1表达的机制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探讨DXM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A549细胞IL-8、ICAM-1表达的机制。方法 ELISA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IL-8及ICAM-1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GR、HDAC、AP-1、NF-κB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HDAC活性。结果 DXM、NAC均能抑制TNF-α诱导的IL-8、ICAM-1表达增高。DXM能抑制TNF-α、LPS诱导的AP-1及NF-κB转录活化、HDAC表达及活性降低;NAC只抑制NF-κB转录活化,对AP-1转录活化、HDAC表达及活性降低无影响。结论 DXM、NAC均具有抗炎作用。DXM通过增加HDAC蛋白表达及活性,抑制AP-1、NF-κB转录活化发挥抗...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炎症反应;地塞米松;N-乙酰半胱氨酸;乙酰化信号
-
4075.1例氟康唑耐药隐球菌肺炎的药物治疗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评价1例氟康唑耐药隐球菌肺炎的治疗方案,考察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报道,参考隐球菌病治疗指南,综述氟康唑耐药隐球菌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过程,根据循证医学证据选择合理用药。结论:采用伏立康唑、泊沙康唑或者联合治疗方案应对氟康唑耐药隐球菌感染,可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氟康唑;耐药;隐球菌;伏立康唑;氟胞嘧啶
-
4076.醉香含笑心材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及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与诱导其凋亡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分析醉香含笑心材提取物(extract of trunk of Michelia macclurei Dandy.,ETMMD)的挥发性成分,并考察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醉香含笑心材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6.25,12.50,25.00μg·mL-1的ETMMD对MDA-MB-231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结果共检出42个色谱峰,确定了其中41种化合物,占该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73%。ETMMD对MD...
关键词:醉香含笑心材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凋亡诱导
-
4077.背侧海马CA_1区5-HT_(2A)受体超微分布以及对神经元电活动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探讨背侧海马CA1(dCA1)区5-HT2A受体的亚细胞定位及与谷氨酸NMDA受体空间关系,观测系统性激活5-HT2A受体对dCA1区主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包埋后免疫电镜技术,观测dCA1区神经元内5-HT2A受体和NMDA受体的分布,采用多通道记录技术,记录腹腔注射TCB-2激活5-HT2A受体后主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 5-HT2A受体在海马dCA1区神经元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等处广泛分布,并在突触、突触小泡和神经丝等处与NMDA受体共区域表达;激活5-HT2A受体可致dCA1区主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明显升高,而对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
关键词:背侧海马CA1区;5-HT2A受体;NMDA受体;TCB-2;5-羟色胺;免疫电镜
-
4078.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Ⅱ)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研究叶穗香茶菜(Isodon phyllostachys)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材料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羟基-8,11,13-三烯-桃柘-19-酸(1)、4-羟基桂皮醛(2)、泡桐素(3)、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4)、7α-羟基谷甾醇(5)、豆甾醇(6)、(E)-2,5-二羟基桂皮酸(7)、松柏醛(8)、2-[N-(2-羟基二十二碳酰基)-亚氨基]-二十烷-12-烯-1,3,4-三醇(9)、桦木醇(10)、7α-羟基豆甾醇(11)、熊果酸(12...
关键词: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13-羟基-8,11,13-三烯-桃柘-19-酸;4-羟基桂皮醛;泡桐素;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
-
4079.南京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抗抑郁药利用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评价抗抑郁药应用现状及趋势,为药品生产和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京地区2010-2012年32家医院抗抑郁药应用数据,以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药物利用研究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内南京地区抗抑郁药用量逐年增长。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销售金额占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的69%以上。结论:南京地区抗抑郁药首选帕罗西汀等SSRIs类药,艾司西酞普兰销售金额上升趋势明显,以文拉法辛为代表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在抗抑郁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抗抑郁药;药物利用研究;合理用药
-
4080.新型~(19)F核磁共振定量技术测定氟哌利多含量
[医药制造业] [2014-10-11]
目的:建立用19F核磁共振定量技术测定氟哌利多含量的方法。方法:以4-溴-2-氟乙酰苯胺为内标,CDCl3为溶剂测定19F核磁共振谱,通过比较氟哌利多样品定量峰与内标物质响应峰面积,计算氟哌利多的含量。结果: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测定6次,定量峰与内标响应峰比值的RSD为1.04%;将图谱重复积分5次,定量峰与内标峰比值的RSD为1.01%;平行配制3份样品,依据定量峰与内标响应峰比值计算的氟哌利多平均含量为95.7%,RSD为0.53%,19F核磁共振定量结果与质量平衡法测定结果 95.2%一致。结论:19F核磁共振定量法内标选择广泛,图谱解析简单,可以准确快速测定氟哌利多含量。
关键词:19F核磁共振定量;氟哌利多;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