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61.乙酰半胱氨酸镁盐-甘草酸环状样二聚体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研究新合成产物乙酰半胱氨酸镁盐-甘草酸环状样二聚体(acetylcysteine magnesiumglycyrrhizin fine antipode dimers,GFA-NAC·Mg)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25%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GFA-NAC·Mg按25、50、100mg/kg剂量每日分别腹腔注射进行肝纤维化治疗,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用肝纤维化网格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果:大鼠肝组织病理结果...
关键词:酰半胱氨酸镁盐-甘草酸环状样二聚体;肝纤维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
3262.6-氟-3;4-二氢-2H-2-环氧乙基-1-苯并吡喃的合成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6-氟-3,4-二氢-2H-1-苯并吡喃-2-羧酸依次经酯化、叶立德反应、卤化、还原及环合反应制得奈必洛尔关键中间体6-氟-3,4-二氢-2H-2-环氧乙基-1-苯并吡喃,总收率70%。
关键词:奈必洛尔;中间体;抗高血压;合成
-
3263.我院109例单一怀疑药品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了解我院近10年药物性肝损害(DILI)相关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2012年DILI相关ADR报告筛选后,从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药品品种、给药途径、ADR发生的时间、ADR性质、临床表现及严重ADR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我院药物性肝损害ADR在≥50岁的中老年人中发生居多(占75.23%);引发DILI的药品种类以抗微生物药和循环系统药为主,92.66%为潜伏性,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倍数<5倍正常上限值(ULN)例数占77.06%;17.43%有临床表现,症状多较轻微;23.85%痊愈,74.31%好转。结论:DI...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
3264.严重低血钾致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道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钾离子是保持正常心血管功能和人体内环境稳定重要离子之一,任何原因导致的低血钾或高血钾都可能对人体产生致命性危险,我们把近期急诊抢救的1例低血钾病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黄某,男性,30岁,黎族,农民,既往除胃病史外否认其他病史,该患者于2013-2-11,11:30以全身乏力,不能正常行走抬入急诊病室。患者3-4天前出现腹泻,呈水样便,伴腹胀和纳差,未就诊及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病人来诊前2天晚上出现全身
关键词:正常心血管功能;全身乏力;急诊抢救;胃病史;钾离子通道;高血钾;水样便;人体内环境;恶性心律失常;持续胸外按压;
-
3265.原发性肺肉瘤1例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原发性肺肉瘤是临床非常少见的疾病,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目前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死亡率较高。我院今年发现1例肺肉瘤患者,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间断发热、咳嗽、咯血、气短2个月入院。冠心病病史30年,间断出现胸闷心悸,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10年前明确肺栓塞诊断治疗好转出院。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硝苯地平片控制血压,血压最高150/90毫米汞柱。糖尿病
关键词:原发性肺肉瘤;肺栓塞诊断;硝苯地平片;冠心病病史;毫米汞柱;原发性肺癌;肺肉瘤样癌;临床资料;胸膜转移;非小细胞肺癌;
-
3266.血清中IL-6、IL-10与TNF-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检测意义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种类之一。研究表明,细胞因子水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所改变,观察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改变有助于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检测意义。本文选择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血清中IL-6、IL-10与TNF-α在此类患者中检测意义,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诊断标
关键词:TNF;检测意义;细胞因子水平;偏执型;精神疾病;抑制作用;α水平;巨噬细胞;单纯型;肿瘤坏死因子;
-
3267.UPLC-MS/MS法同时测定三叶青中10种黄酮类成分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三叶青中10种黄酮类成分(原花青素B1、儿茶素、原花青素B2、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采用UPLC-MS/MS法及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C18(2.1 mm×100 mm,1.6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0.25m L·min-1,柱温45℃。在所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手性异构体原花青素B1和B2达到基线分离。定量分析的三叶青中10种黄酮类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呈...
关键词:三叶青;UPLC-MS/MS;黄酮;质量控制
-
3268.TGF-β和IL-10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的含量及表达意义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TGF-β及IL-10的含量,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8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检测为阳性的患儿为观察对象组,并以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TGF-β和IL-10的含量,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组外周血中TGF-β及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组外周血中TGF-β及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对照...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转化生长因子-β;白介素-10
-
3269.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紫癜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辨证分为血热风盛型、阴虚火旺型、气不摄血型和湿热蕴结型四种证型,分别给予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知柏地黄汤、归脾汤和加味四妙散加减进行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显效101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2%。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辨证论治;疗效观察
-
3270.1-环丙基-6-氟-7-(芳甲叉肼基)-喹诺酮羧酸的合成及抗菌抗肿瘤活性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为发现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的氟喹诺酮羧酸先导化合物,用芳腙类作为环丙沙星C-7哌嗪基的等排体,设计合成了15个新的1-环丙基-6-氟-7-(芳甲叉肼基)-喹诺酮羧酸(4a~4o)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目标化合物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埃希菌(E.coli)的抗菌活性弱于对照药环丙沙星,然而对人肝癌(SMMC-7721)株、鼠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3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强于环丙沙星,尤其是腙基芳香环上带吸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其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供电子基的活性,其抑制活性与对照药阿霉素相当。这表明C-7哌嗪基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其...
关键词:氟喹诺酮;腙;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