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21.主动脉弓分支异常1例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以"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1小时"收入院。颈部及颅内血管彩超显示颈动脉多发斑块形成,左侧大脑颈内动脉终末段及前动脉流速偏快。颈部血管超声发现该患者主动脉弓分支走形异常——右侧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均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而未显示正常头臂干血管走形回声[1](如图1,图2所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进一步提示:主动脉弓分支异常。使用飞利浦iE-33进行检查,首先用线阵探头L11-3检查颈部血管,但较难
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动脉流速;彩色多普勒超声;锁骨下动脉;头臂干;线阵探头;言语不清;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颅内血管;
-
3222.ERCC1118C/T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患者铂类化疗临床结局关系的系统评价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系统评价ERCC1 118C/T基因多态性与采取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卵巢癌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Google Scholar中有关ERCC1 118C/T基因多态性对卵巢癌患者采取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敏感性和临床结局影响的研究,采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合计1 4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ERCC1 118C/T变异型(TT型和CT型)的化疗敏感性、无进展...
关键词:ERCC1 118C/T;卵巢癌;基因多态性;铂类;临床结局
-
3223.13种蓝花荆芥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从13种蓝花荆芥提取物中筛选具有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成分。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ytopathogenic effect,CPE)测定不同蓝花荆芥提取物的药物毒性及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活性。结果从13种蓝花荆芥提取物中筛选到了7种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的成分。结论筛选得到的7种蓝花荆芥提取物具有抗HSV-1的活性,适用于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治疗药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蓝花荆芥;单纯疱疹病毒1型;抗病毒;细胞病变效应法
-
3224.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SPE)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大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采用V(乙酸)∶V(乙酸乙酯)=1∶99混合溶液提取,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在GC-MS/MS的多反应(MRM)模式下进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4~0.8 mg/L范围内,19种农药的色谱峰面积与其相应的质量浓度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有供试农药检测方法的定量限(LOQ)均低于0.01 mg/kg;在0.01~0.2 mg/kg添加水平下,19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68.0%~1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5.6%。该方法背景干扰少,灵敏度高,...
关键词: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固相萃取;大蒜;有机磷农药;残留
-
3225.左归丸和右归丸对低出生体重小鼠细胞干细胞抗原-1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研究左、右归丸对先天之精不足之低出生体重小鼠骨髓细胞干细胞抗原-1(Sca-1+)阳性细胞率和干细胞因子(SCF)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探究其填精益髓作用机制。方法低出生体重小鼠自5周始,灌胃左归丸、右归丸5周后,用流式细胞仪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髓细胞Sca-1+细胞率和SCF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左归丸组骨髓细胞Sca-1+细胞率显著高于空白组、生理盐水组和右归丸组;右归丸组SCF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生理盐水和左归丸组。结论左、右归丸均可改善低出生体重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功能状态,但途径不同。
关键词:先天之精;左归丸;右归丸;干细胞抗原-1;干细胞因子
-
3226.雷帕霉素减弱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恢复作用机制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减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对急性脊髓损大鼠后肢功能恢复的作用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药组(80μg·kg-1b FGF)、联合用药组(80μg·kg-1b FGF和4mg·kg-1雷帕霉素),连续给药7天后处死。BBB法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系统LC3、泛素化蛋白Ub、p62的表达。结果术后3 d开始,联合用药组BBB评分明显低于单用药组;单用药组脊髓组织结构明显比联合用药组致密;与单用药组相比,联合给药组LC3、Ub表达量上升,而p62表达下降。结论雷帕霉素通过调节自...
关键词:自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脊髓损伤;雷帕霉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
3227.瑞金医院北院2013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嘉定区瑞金医院北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分离菌株的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或API鉴定板条,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VITEK2 Compact或纸片扩散法(K-B法),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770株,其中221株(28.7%)来自门诊患者,549株(71.3%)来自住院患者,革兰阴性杆菌523株,占67.9%,革兰阳性球菌247株,占32.1%。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90株)、肺炎克雷伯菌(97株)、铜绿假单胞菌(80株)、表皮葡萄球菌(35株),金黄色...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抗生素
-
3228.新型镇痛多肽Eb1.6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测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新型alpha芋螺镇痛多肽Eb1.6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以及其水分和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b1.6原料药中Eb1.6的含量。使用Zorbax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含0.1%三氟乙酸(TFA)的水,流动相B为含0.1%TFA的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14 nm,柱温25℃;采用卡尔菲休库仑滴定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水分及乙酸含量。结果:3批Eb1.6原料药中Eb1.6含量范围在(98.85±0.63)%~(99.04±0.33)%之间(按无水物计算),总有关...
关键词:芋螺多肽;镇痛多肽;Eb1.6;有关物质;水分;乙酸;高效液相色谱;卡尔菲休库仑滴定
-
3229.3D模型用于体外遗传毒性试验的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欧盟对化妆品指令的第七次修改中规定,全面禁止动物实验用于化妆品的遗传毒性评价,但目前现有的体外遗传毒性试验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这将限制一些安全有效成分的应用。近年来,应用3D模型进行化合物的遗传毒性评价成为遗传毒理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本综述主要介绍目前正在验证的和拟应用于遗传毒性评价的3D模型,对比3D模型体外遗传毒性试验与现有的体外遗传毒性试验,阐述其优缺点,并对3D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3D模型;遗传毒性;EpiDermTM模型;EPI/001模型;EpiAirwayTM模型;Episkin模型
-
3230.红霉素致儿童嗜睡可能1例
[医药制造业] [2015-03-10]
嗜睡是一种病理性倦睡,为最轻的意识障碍[1]。临床上能引起嗜睡的原因很多。值得关注的是,某些药物的应用也可导致嗜睡的发生。红霉素(erythromycin)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及与感染相关的某些皮肤疾病[2],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和胃纳减退等[3],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并不多见,但有引发听力减退[3]、末梢神经炎[4]的报道。关于
关键词:红霉素;嗜睡;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