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6247 篇 当前为第 201 页 共 625

报告分类:中文技术报告 检索词:1

  • 2001.富βTi17合金小尺寸损伤的激光修复组织性能研究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5-11-15]

    针对Ti17合金锻件小尺寸表面缺陷进行了激光修复,研究了修复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化规律,测试了沉积区、热影响区和基材区的显微硬度分布,并对比分析了激光修复试样与锻件试样的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激光沉积区内,从界面处外延生长的β柱状晶晶界模糊,相邻的晶粒难以区分,晶内为快速凝固细小的树枝晶亚结构,未见α相析出;基材区为等轴α和β转变组织构成的双态组织;热影响区内原针状α板条和次生α相长大粗化。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未见α相析出的沉积区显微硬度最低,基材区最高,热影响区显微硬度处于中间过渡分布状态。拉伸结果表明,激光修复试样强度高于锻件,而塑性指标低于后者。
    关键词:激光修复;富β钛合金;小尺寸损伤;组织;硬度;拉伸
  • 2002.自噬基因pULK、PI3KC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5-11-15]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p ULK、PI3KC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NSCLC患者(肺癌组)77例(鳞癌31例、腺癌31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5例)及其癌旁正常组织21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印迹方法定性、定量检测p ULK、PI3KC3在NSCLC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病理因素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 ULK和PI3KC3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p ULK和PI3KC3在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35.1%、40.3%)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81.0%、76.2%,P<0.01)。NSCLC中无淋巴结...
    关键词:自噬;磷酸转移酶类(醇族体);癌,非小细胞肺;自噬相关蛋白1;Ⅲ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
  • 2003.线粒体损伤与修复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5-11-1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PD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环境、衰老等,这些因素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有一共同过程:线粒体损伤与修复。该文综述了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线粒体功能损伤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简述了线粒体修复途径(如自噬)对PD的治疗作用,进而从线粒体保护的角度分析天然药物治疗PD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帕金森病;线粒体损伤;线粒体自噬;Parkin;PINK1;心磷脂;天然药物
  • 2004.Sn-9Zn-xCu钎料钎焊6061铝合金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11-15]

    研究了Cu的加入对Sn-9Zn钎料钎焊6061铝合金的影响。对钎料和焊接接头进行扫描电镜(SEM)和能谱(DES)分析,对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并分析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铜的加入改善了钎料组织,铜弥散分布在基体中,铜与锌固溶形成第二相细化组织阻止析锌相的长大和氧化;对焊接接头分析发现,随着Cu的加入,钎料中富锌相和溶解扩散区球状铝的固溶体呈先变小后长大的趋势,铜含量在0.3%成为分界点;焊接接头良好,拉伸试验得出铜含量在0.3%时较佳,抗剪切强度提高1.5倍,断口主要以韧性断裂为主,断裂源在富锌相,铜锌固溶体形成的第二相是钎料强度提高的原因。
    关键词:6061铝合金;钎料;Sn-9Zn;抗剪切强度
  • 2005.利用0-1矩阵分解集成的极化SAR图像分类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5-11-15]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 SAR)图像蕴含更丰富的散射信息,具有更多的可用特征。如何使用这些特征是极化SAR图像分类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目前尚未对此提出非常明确的准则。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加权集成的极化SAR图像分类算法。该算法采用0-1矩阵分解集成方法对包括不同特征的数据集进行学习获得相应加权系数,并通过对每个特征集获得的预测结果进行加权集成来提高极化SAR图像分类性能。首先,输入极化SAR数据,获得极化特征作为原始特征集,并对其进行随机抽取获得不同的特征子集;然后,使用0-1矩阵集成算法得到每个特征值相对应的加权系数;最后,通过对各个特征子集的预测结果进行集...
    关键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监督图像分类;集成学习;分类器集成
  • 2006.血清CA242、CA19-9在胃癌的病理及预后分析的应用

    [医药制造业] [2015-11-15]

    胃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病因复杂,研究资料显示与外界环境、遗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均关系密切,在我国,胃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将近20万左右[1],死亡率高企,防治任务相当艰巨,胃癌的治疗多依赖临床外科根治术,早期诊断为保证良好预后的关键,晚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为反映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包括糖类抗原、蛋白、激素、酶、多胺
    关键词:胃癌诊断;CA242;晚期胃癌;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根治术;组织分化程度;Marker;临床外科;中分化癌;
  • 2007.HZSM-5/MCM-41对小球藻催化热解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11-15]

    以HZSM-5/MCM-41为催化剂,在管式炉内对小球藻进行了催化热解研究。考察了HZSM-5/MCM-41复合催化剂中MCM-41的添加比例对小球藻热解产物影响,并采用GC-MS和元素分析对所制取生物油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HZSM-5催化剂相比,90%HZSM-5与10%MCM-41混合后生物油中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的选择性最好。羧酸类和含氮物质分别降低12.85%、43.97%,脂肪烃和芳烃的质量分数之和达到50.34%,且不存在硬脂酰胺和油酸腈等物质。根据元素分析可知,10%的MCM-41的引入使生物油含氧量降低23.52%,O/C原子比明显降低,H/C原子比得到提...
    关键词:小球藻;催化热解;HZSM-5/MCM-41;生物油;分子筛
  • 2008.HPLC法测定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中乙酰酪氨酸含量

    [医药制造业] [2015-11-15]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中乙酰酪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采用Agilent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Agilent Hypersil ODS色谱柱(250 mm×4.0 mm,5μm),以20 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 H值至2.5)-乙腈(90∶10)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乙酰酪氨酸峰与其他氨基酸色谱峰分离度良好,乙酰酪氨酸在12.062~120.62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
    关键词:乙酰酪氨酸;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HPLC
  • 2009.2013-2014年度杀菌剂新产品田间药效评价概述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11-15]

    第十九届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技术交流会上,杀菌剂专业组重点评价了41个杀菌剂新品种,包括新有效成分22个、新混配制剂9个、新剂型4个和新使用范围6个。
    关键词:药效试验;杀菌剂;新有效成分
  • 2010.三元体系NaCl-Na_2B_4O_7-H_2O363.15K下介稳相平衡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11-15]

    采用等温蒸发法研究了三元体系Na Cl-Na2B4O7-H2O 363.15 K下的介稳相平衡,测定了平衡时各组分的溶解度及平衡液相的密度、p H等物化性质。该三元体系在363.15 K下的介稳相图含有1个共饱点E,2条单变量曲线AE,EB,2个结晶区。2个结晶区分别对应单盐Na Cl和单盐Na2B4O7·5H2O。共饱点E对应的平衡固相为Na Cl+Na2B4O7·5H2O,平衡液相组成为w(Na Cl)24.84%,w(Na2B4O7)7.18%,w(H2O)67.98%。研究结果表明,该三元体系为简单三元体系,无复盐和固溶体生成。
    关键词:三元体系;五水硼酸钠;介稳相平衡;等温蒸发
首页  上一页  ...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