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4]
经办服务能力是确保医疗保障制度有序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的医保经办机制并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是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广东省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其医保经办管理体制伴随医疗保障行政管理的集中统一而大多得到合理调整,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经办服务能力在稳步提升,但还有部分地市的医保经办体制尚未理顺,经办队伍力量不足,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医保经办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建设经办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尽快形成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推动全省医保经办服务走向统一、有序、高效。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2-03-14]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关乎全民切身利益的医疗保障更加需要有法制保障,但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对医疗保障行为的规制明显缺失。在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快医疗保障法制建设步伐。近年来,浙江省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省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3月颁布了《浙江省医疗保障条例》,并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医疗保障领域第一部综合性、创制性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涵盖了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原则、体系框架和医疗保障基金、医疗保障待遇、经办和服务、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是一部完整的医疗保障法规。浙江省的立法成果不仅为其他省区市立法提供了经验,也为制定国家医疗保障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当然,地方医疗保障立法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医疗保障条例的框架结构、医疗保障体系和管理体制、基本医疗保障中的权利义务、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基本医疗保障资金管理和经办服务、医疗保障的社会参与、监督、法律责任等。
[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4]
本文汇总整理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包括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健全稳健可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 [2022-03-09]
2020年以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政策法规环境持续完善,技术加速迭代,产业应用快速普及。面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全球机遇,各国纷纷加快战略部署,通过发布政策顶层规划、制定/修订相关法规、鼓励技术研发、支持道路测试示范及运营项目等,推动产业落地。中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各界共同努力下与汽车强国基本保持“并跑”阶段,在政策法规完善、技术研发突破、规模示范应用、产业推广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当前,中国已经搭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全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以及与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的融合发展与生态构建。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仍然面临跨产业协同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城市级示范探索不足、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仍待完善等问题。下一步,应贯彻国家顶层设计,以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路径为指引,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生态构建,推动跨产业融合应用与安全保障,抢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3-08]
在全球车联网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坚持C-V2X技术发展路径,在C-V2X技术与产业推动方面进展迅速,逐渐形成领先优势。当前,我国C-V2X产业整体处于由测试验证向规模化建设应用演进的关键窗口期。本报告系统梳理了国家及地方在车联网领域出台的管理政策,并通过借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及ETC领域推广应用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从宏观指引、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优惠等方面,探索性提出加快推动我国C-V2X车载终端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鼓励推动C-V2X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3-08]
本文汇总整理2020~2021世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包括国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我国中央政府部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地方部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4]
2015年,我国出版改革稳步推进,出版企业上市融资迎来热潮,资本“走出去”步伐加快。图书市场正处在一个由技术发展、渠道变革、阅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推动的变革发展阶段。本报告结合相关数据,对2015年图书产业发展现状、热点、趋势进行分析。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1-12-09]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正逼近临界值。制造业前30年的发展经验同样适用服务业,从学习发达国家经验、自身形成产品服务,到产品服务输出全球,再到未来中国“服务链”无可替代。疫情冲击了服务业发展,也倒逼服务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展现了服务业发展的科技路径。目前服务业发展中短板多,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建议产业政策基于“龙头、人才、多元、强化”四种策略,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业分策施行:以龙头化为方向提高行业集中度,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带动专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着力增加文化相关服务出口,都是避免“鲍莫尔”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全球经济周期回落叠加国际生产恢复,我国制造业出口增量渐渐回落,但出口份额保持稳定,投资呈现渐行渐下的长期趋势。非制造业内部大类分化,建筑业增速前高后低,生产性服务业增速前低后高,生活性服务业大概率将恢复至正常增长,但疫情是重要影响因素。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12-09]
近年来,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经历外部环境剧烈波动、全球“大流行”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总体得以保持稳定。然而,不同群体的就业状况呈现分化,其中,青年失业问题日趋严峻,已经成为保持劳动力市场稳定的主要矛盾。今后,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过程中,应该把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遏制青年失业率不断上升的趋势。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 [2021-11-25]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健康医疗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2016年,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等政策,并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