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6247 篇 当前为第 161 页 共 625

报告分类:中文技术报告 检索词:1

  • 1601.槐耳颗粒合用恩替卡韦致严重腹泻1例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1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于2014年4月18日行肝右叶肿物不规则切除术,病理结果显示为中分化肝细胞癌;既往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4年,服用阿德福韦酯3年,10 mg po qd至术前。5月1日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出院,予槐耳颗粒20 g po tid预防肿瘤复发。6月5日回院复查,患者体质量、饮食恢复至正常,
    关键词:恩替卡韦;槐耳颗粒;肝癌;严重腹泻
  • 1602.1例食管裂孔疝合并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药学实践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为临床决策用药和规避药物不良事件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食管裂孔疝合并静脉导管感染患者会诊,建议拔出久置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重新置管,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万古霉素0.5 g/次,ivgtt,q12h+氟康唑0.2 g,ivgtt,qd(首日0.4 g,ivgtt,qd),并继续头孢哌酮/舒巴坦2 g/次,ivgtt,q8 h联合抗感染。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拔出久置的PICC,感染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感染治愈。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监护静脉导管感染患者,有助于医师作出正确的用药决策和规避药物不良事件。
    关键词:临床药师;静脉导管感染;药学实践;万古霉素;肾功能
  • 1603.MCM-41介孔分子筛负载咔唑类荧光分子杂化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6-01-20]

    通过浸渍法将5种咔唑类荧光分子负载于介孔材料MCM-41上,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复合荧光材料,并对咔唑荧光分子和杂化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等性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负载后的咔唑类荧光分子分散于MCM-41孔道上,材料热稳定性提高,在100~350℃内没有明显失重,其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也发生明显蓝移(λmaxabs=331~368 nm,λmaxem=401~435 nm)。制备的杂化复合材料可用作蓝色荧光材料(λmaxem=401~435 nm)。
    关键词:咔唑;MCM-41;荧光;功能材料
  • 1604.基于AD9361的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与实现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6-01-20]

    基于新一代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研制,采用AD9361集成射频捷变收发器代替分立器件射频收发端的搭建,该平台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实现以满足更好的实时性要求。介绍了此软件无线电平台的设计架构,阐述了SPI数据接口与控制接口设计,并针对性地做了系统测试。该系统使用AD9361集成射频收发器来搭建软件无线电平台,真正实现了软件可编程的无线电系统。
    关键词:AD9361;软件无线电;Linux;SPI
  • 1605.尿液多标志物组合检测在马兜铃酸肾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探讨肾损伤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子1(KIM-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马兜铃酸诱导的大鼠肾损伤中的变化特征及其组合检测的意义。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马兜铃酸(25 mg·kg-1)组和对照组(等容量生理盐水)各12只,隔两日一次尾静脉注射给药,共两周。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尿样,于末次给药和停药一周后分批解剖处理。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NGAL、KIM-1、IL-18浓度。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ROC曲线比较各血清或尿液标志物及其组合的曲线面积。结果马...
    关键词:马兜铃酸;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因子1;白细胞介素18;ROC曲线;组合检测
  • 1606.新疆电视台高清转播车系统设计简介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6-01-20]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疆电视台12+1高清转播车的系统结构、设计原则,阐述了视频系统、音频系统、周边系统等的构建。
    关键词:高清转播车;切换台;矩阵;TALLY;5.1声道
  • 1607.姜黄素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血清NT-pro-BNP、IL-6、IL-10及肺功能影响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血清NT-pro-BNP、IL-6、IL-10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4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姜黄素胶囊,治疗连续1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清NT-pro-BNP、IL-6、IL-10及肺功能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较低(P
    关键词:姜黄素;脓毒症肺损伤;NT-pro-BNP;IL-6;IL-10;肺功能
  • 1608.基于单片机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6-01-20]

    由粉尘传感器测量空气粉尘浓度,转换成数字量送单片机,单片机分析处理转换成浓度值再与设定浓度值比较;显示器显示空气中粉尘测量浓度和设定浓度;当粉尘浓度超限时,声光报警;
    关键词:PM2.5;单片机;粉尘浓度;GP2Y1010AU0F;自动检测
  • 1609.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21例文献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调查国内外文献中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94年至2014年国内外医学文献中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的病例报告,对患者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和临床特点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9篇个案报道文献纳入统计,涉及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患者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71±19.28)岁。其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期间,也可发生于停药后数周,发生时间为开始给药后(40.51±33.53)d,治愈时间平均为(6.12±5.8)d。死亡3例。结论: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并给予对症治疗可将不良反应引起的损害...
    关键词:利奈唑胺;乳酸酸中毒;药品不良反应
  • 1610.羟基积雪草苷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探讨天胡荽羟基积雪草苷(madecassoside from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MHS)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SPF级昆明♂小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HS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Aβ1-42蛋白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水平;RT-PCR法检测Aβ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HS能明显降低Aβ1-42蛋白的含量(P
    关键词:天胡荽;羟基积雪草苷;D-半乳糖;水迷宫;Aβ1-42蛋白;Aβ相关基因;突触可塑性
首页  上一页  ...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