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1.10kV配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6-01-20]
本文通过对某电网10k V配电线路的线损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造成线损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降低线损的措施,通过实际证明,降低线损可以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电线路;线损;窃电;措施
-
1532.川芎嗪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HIF-1、VEGF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NPDR患者(12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60只眼)和试验组30例(60只眼)。对照组予以调节血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0.24 g+0.9%氯化钠250 m L静脉滴注qd。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清HIF-1、VEGF的表达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83.33%(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HIF-1、VEGF的表...
关键词:川芎嗪;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低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1533.氯吡格雷150mg与三联抗血小板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患者的疗效比较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观察150mg氯吡格雷与三联抗血小板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疗效比较及安全性。方法入选50例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随机分为150 mg氯吡格雷治疗组(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150 mg qd)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西洛他唑100 mg bid+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75 mg qd),6个月后复查造影观察血管病变,并评价心血管事件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2组术后即刻靶病变处直径(2.75±0.29 mm vs.2.69±0.31 m...
关键词:西洛他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三联抗血小板;晚期血管丢失;靶病变血运重建
-
1534.主动脉无冠窦动脉瘤合并血栓形成1例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1.临床资料患者,女,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双下肢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脏超声示"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因心力衰竭,于当地医院行强心、利尿治疗,症状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遂来就诊。查体:血压128/81mmHg,脉搏82次/分,一般状态尚可,双肺叩诊浊音,双肺呼吸音粗,未探及明显干湿啰音。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
关键词:冠窦;心脏瓣膜手术;叩诊浊音;气短症状;血栓形成;利尿治疗;肺呼吸音;主动脉窦;二尖瓣前叶;湿啰音;
-
1535.临床药师参与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抗真菌治疗的病例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抗真菌治疗中的药学服务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从协助医师优化抗真菌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不良反应处理及用药教育等方面提供药学服务。使用两性霉素B期间,患者出现顽固性低钾血症,临床药师建议医师降低两性霉素B剂量,加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结果:调整抗真菌治疗方案后,患者未再出现低血钾;经系统抗真菌治疗11周后,患者病情较前明显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抗真菌治疗的心得是:遵循指南,但不失灵活处理;主动服务,细节保障用药安全。
关键词:临床药师;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抗真菌药;药学监护
-
1536.CLIC4-RNAi对H_2O_2诱导的U251损伤细胞中线粒体膜电势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作为细胞内氯通道家族成员之一的细胞内氯通道4(CLIC4)也称之线粒体细胞内氯通道(mtCLIC),是细胞内氯通道家族中唯一在线粒体上表达的氯通道[1],最近大量研究表明CLIC4也参与了细胞凋亡过程[2,3]。本实验通过过氧化氢(H2O2)复制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损伤模型,检测线粒体膜电势的改变,探讨CLIC4-RNAi对H2O2诱导的U251损伤细胞的线粒体膜电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关键词:膜电势;CLIC4-RNAi;H_2O_2;U251;氯通道;神经胶质瘤;内环境稳定;日照市人民医院;平均荧光强度;Rhodamine;
-
1537.165例单抗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分析单抗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到2012年8月上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关于使用的单抗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165例不良反应,从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转归以及不良反应在7种单抗药物中的分布和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165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50~80岁的中老年人发生率居高。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反应最为常见,其次为血液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在转归方面,痊愈和好转占88.48%。利妥昔单抗发生一般不良反应比例最多,严重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的为西妥昔单抗。结论单抗类抗肿瘤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也较为常见,应给予足...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
-
1538.武汉地区34家医院2011-2013年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34家医院2011-2013抗高血压药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地区2011-2013年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增加,钙通道阻滞药(CCB)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最高,构成比均达到40%左右,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新型复方制剂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也明显增加。单药品种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用药频度居于前3位的是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结论:武汉地区CCB、ARB、ACEI、肾上腺素受...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
1539.沃拉帕沙的临床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沃拉帕沙为选择性、口服、强力、竞争性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拮抗剂,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沃拉帕沙口服后快速吸收,具有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半衰期长达7 d(159~311 h)。它主要经胆汁和胃肠道代谢和消除。2个针对急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大型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沃拉帕沙可以防止有心肌梗死病史、或者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血栓性心血管病的发作,也可降低心肌梗死、中风和紧急冠脉血管重建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沃拉帕沙;抗血小板药;竞争性蛋白酶激活受体1拮抗剂
-
154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血清ET-1、NO和CRP检测及临床意义
[医药制造业] [2016-01-2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确切病因至今仍然不明,在我国是一种临床较多见疾病,其发病率居周围血管病第二位,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综合各类文献报道,多认为本症由多种综合因素所形成。目前关于
关键词:CRP检测;NO;周围血管病;文献报道;炎症反应程度;炎症指标;免疫比浊法;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舒张作用;舒张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