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3-08-15]
我们认为,7 月整体订单总量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影响,除订单完成度较好车企普遍呈现下滑趋势。从结构上看,本月订单表现呈现分化趋势,完成度较好车企 B订单增量来源于终端促销政策,车企 F 订单增量则来源于新车型发布。展望 8 月,部分车企如车企 A、车企 D 均有新车上市计划,8 月有望开启预售带动订单反弹。
[汽车制造业] [2023-08-15]
人形机器人风起,潜在市场空间广阔。人形机器人是指具有与人类类似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的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既需要极强的运动控制能力,也需要具备非常强的感知计算能力。
人形机器人能适应各类现实生活场景,使得机器人能从专用转向通用,增大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人形机器人也被视为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物理形态之一。全球玩家正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
道,下游应用场景有望打开,潜在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汽车制造业] [2023-08-15]
新势力 7 月淡季不淡,多家车企创新高。蔚来、理想、埃安、零跑、极氮、岚图交付新车 20462/34134/45025/14335/12039/3412 辆,同比+103.56%/+227.52%/+79.86%/+19.02%/+139.73%/+90.30%,月交付量均创下新高。其中蔚来全新 ES6 交付破万:理想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破三万;广汽埃安连续三个月交付突破4 万,吴铂GT上市首月实现销量 2011台: 零跑 C系列交付占比约 85%。小鹏交付新车 11008辆,同/环比-4.48%/+27.70%,G6 首月交付超 3900 台,大众合作正式宫宣。哪吃汽车全系交付 10039台。
[汽车制造业] [2023-08-15]
传统燃油车时代欧美日整车厂占据主导地位,诞生博世大陆、采埃孚、麦格纳、李尔,电装、爱信精机等欧美日零部件巨头,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中国车企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带动产业链共同成长,叠加中国速度和性价比优势,相信必将也会诞生领先全球的自主车企及零部件巨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将重磅打造海外零部件系列深度,探究全球头部Tier 1的成长历史和转型方向,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提供借鉴。本篇报告为《琐究海外零部件巨头系列报告二:大陆:汽车轮胎龙头 并购、多元、合作创新》,通过复盘全球零部件巨头大陆的发展历史,深度分析其成功原因,并梳理其在智能电动领域的布局,发现和研究国产供应商能够学习的先进经验。
[汽车制造业] [2023-08-15]
7月出口增速创3年来新低,高基数外,外需回落、出口价格仍是主拖累,其中: 汽车出口持续偏强,主因载人电动汽车出口偏强&对新兴市场汽车出口增加。往后看,出口同比读数可能已经见底,后续有望逐步回升;但绝对值可能延续偏弱,鉴于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我们也继续提示: 一批政策组合拳有望陆续出台,短期紧盯“松地产、一揽子化债、活跃资本市场”三大方向的细化部署,其中:核心一二线城市有望很快松地产,近一两个月央行也可能再降准降息( 包括降存款利率等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3-08-07]
7126,小鹏与大众联合发布公告,签署战略技术合作签订框架协议。大众未来或将把小鹏的800V碳化硅平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引入江淮大众的产品阵列中。此前奥迪与上汽智己的合作、比亚迪与丰田的合作,都说明中国汽车企业在上述领域中的技术前瞻,更多外资车企的技术采购与合作也将促进前瞻技术和功能加速投放到市场,也为相关技术和产业链的出海带来更大的可能性。我们看到在此轮汽车智能化浪潮中,自主品牌电子电气架构的平台化优势充分凸显,重申汽车电子三条投资主线:智驾、SiC、和智能座舱。产业链标的有:斯达半导、禾赛、舜宇、联创、京东方精电等。
[汽车制造业] [2023-08-05]
今年5、6 月和7 月的高频汽车销量持续小幅超预期,我们认为主要系两方面 原因:1)3-5 月的密集价格战已进入平稳期,刺激销量有序释放;2)一、二 线城市需求有韧性,销量恢复超预期,整体内需呈K 型复苏。结构性来看,乘 用车平均价格并未因价格战下降,而是从2022 年平均的16.9 万元提升到2023 年5 月的17.5 万元;主要由于豪华品牌、C\D 级大车渗透率提升,推高成交 均价。长期来看,报废周期有望带来未来3 年的换购需求中枢上移。我们继续 重点推荐自动驾驶有望超预期的智能化主线,以及豪华车上普遍增配的零部 件、智能座椅、空气悬架、自动驾驶等。
[汽车制造业] [2023-08-05]
6 月沪深300 指数上涨1.2%,申万汽车指数上涨8.9%,表现优于沪深300 指数。6 月汽车销售262.2 万辆,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0.1%;其中乘 用车销量226.8 万辆,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0.6%,预计主要是需求逐 步回暖、价格战影响消退所致。商用车销售35.5 万辆,同比增长26.3%,环 比增长7.3%,客车及卡车同环比均增长。6 月新能源汽车销售80.6 万辆,同 比增长35.2%,批发、零售渗透率33.8%、35.1%。6 月乘用车销量稳步复苏, 但随着消费淡季到来,加上去年政策影响基数较高,预计7 月产销量同环比或 承压。国六B 部分车型销售时间延迟到年底,库存及降价压力得到缓解。后 续随着国内经济复苏、汽车价格趋于稳定,预计汽车销量有望持续回暖。
[汽车制造业] [2023-08-05]
上周汽车板块下跌2.1%,乘用车、商用车和汽 车零部件板块回调,分别下跌1.5%/1.9%/2.6%。乘联会数据,6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 223.6 万辆,同比+2%,环比+12%;零售183.4 万辆,同比-3%,环比+9%;新能源 乘用车批发76.1 万辆,同比+33%,环比+12%,对应电动化渗透率34.0%;7 月次 周零售5.06 万辆,同比+7%;批发5.55 万辆,同比+11%,周度数据持续亮眼。继 “部 署加快推进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以及对部分国六a 乘用 车给予额外半年销售过渡期影响,我们认为燃油车型被动降价促销压力有望缓解。同 时,自主车企重磅车型陆续定价有望进一步提振板块销量,建议把握变局拐点。6 月 29 日小鹏G6 上市,包含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MAX 版本售价22.99 万元起,价格下 探带动智能驾驶进展提速。
[汽车制造业] [2023-08-04]
二者发展历程与中美汽车工业背景相契合。特斯拉背靠科技实力强劲的美国汽车工业,以超跑作为切入点,以科技手段开创汽车智能化先河;二十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仍处起步,比亚迪脚踏实地,以低价位燃油车入手,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布局平民价位新能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