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1.机器视觉技术在现代汽车制造中的应用综述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精确、智能等特性在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业。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的三大主要应用是视觉测量、视觉引导和视觉检测。视觉测量技术通过测量产品关键尺寸、表面质量、装配效果等,可以确保出厂产品合格;视觉引导技术通过引导机器完成自动化搬运、最佳匹配装配、精确制孔等,可以显著提升制造效率和车身装配质量;视觉检测技术可以监控车身制造工艺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用于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可以预见,随着相机、镜头、计算机等核心硬件性能的提升,以及图像处理、深度学习等软件技术的发展,视觉技术未来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发展空间也更加广阔。
关键词:机器视觉;;汽车制造;;视觉测量;;视觉引导;;视觉检测
-
2702.汽车悬架弹簧钢丝生产工艺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悬架弹簧在实际使用中要频繁经受高应力的冲击载荷,这对生产悬架弹簧的淬回火弹簧钢丝提出更高的要求。选用15 mm 55Si Cr弹簧钢盘条生产12.6 mm淬回火弹簧钢丝,加热温度分别选取930、950、980、1 010、1 040℃,回火温度分别选取440、460、480、500、520℃,车速分别选取24、26、28、30、32 m/min,对12.6 mm淬回火弹簧钢丝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最终获得最佳生产工艺为加热温度1 010℃,回火温度460℃,车速28 m/min。生产的成品弹簧钢丝抗拉强度为2 010 MPa,断面收缩率为48%。
关键词:悬架弹簧;;油淬火回火;;抗拉强度;;夹杂物;;表面质量
-
2703.侧安全气囊汽车内饰件设计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随着汽车占有率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使用者对汽车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对配备侧安全气囊的汽车立柱饰板和顶棚等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原则和技巧进行阐述和研究,以便于侧安全气囊在做子系统试验时,立柱饰板和顶棚等内饰件能够更好地配合侧安全气囊的爆破试验,达到侧安全气囊子系统试验预期的目标,研究结果对于配备侧安全气囊汽车内饰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侧安全气囊;;立柱饰板;;顶棚;;把手;;设计技巧
-
2704.“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路径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汽车租赁是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行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渗透,传统汽车租赁行业遭遇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汽车租赁市场的冲击中,实现传统汽车租赁市场的转型升级与路径探索,成为整个行业的重大课题。"互联网+分时租赁"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当前,传统汽车租赁行业在租赁模式、平台技术、资本运作等多个方面发生了不少颠覆性的变化。要想实现破茧重生,必须看得准、看得透形势与趋势。有两组数据值
关键词:汽车租赁;租赁行业;租赁市场;发展路径;
-
2705.汽车车身板用5182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在MMS-100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s-1~10s-1时5182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采用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双曲正弦函数关系构建出了5182铝合金热加工图,获得了试验参数范围内热变形过程中较为合适的工艺参数。通过观察所得不同热变形条件下5182铝合金压缩试样显微组织,并验证对比,确定当变形温度为450℃左右,变形速率小于1s-1时为较佳热加工条件。
关键词:5182铝合金;;加工图;;流变应力;;显微组织
-
2706.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电动汽车设计与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随着互联网企业进军传统汽车制造行业,新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引起人们对互联网时代出行的全新思考,人们对未来的互联网汽车,未来的出行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辅助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电动汽车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电动汽车逐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传统汽车相比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电动汽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紧凑型小车,其在使用方式、使用情景、交互方式与传统汽车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为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汽车的造型带来了新的形式,然而目前针对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汽车设计的研究很少。本课题从工业设计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出发,对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电动汽车设计展开研究,为其研究与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思考未来的都市通勤互联网电动汽车的设计,探索互联网汽车设计的多种可能性,使之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属性特征,为未来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电动汽车设计提供一种方法。本文首先对都市通勤互联网电动汽车进行定义,并对现有的互联网电动汽车与都市小型通勤汽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的形式与功能不符合、交互元素设计不够创新、总布置过于传统等问题,并分析产生此问题的原因与因素。然后基于互联网设计思维、汽车设计流程与互联网汽车的使用情景与需求,整理出都市通勤互联网汽车设计要素,即总布置要素、汽车外观造型要素、交互形式设计表现要素;提出适用于都市通勤互联网汽车设计的设计思维,主要包括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极致设计思维、跨界设计思维;提出针对都市通勤互联网电动汽车设计的方法,即基于用户的使用场景与互联网服务系统展开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汽车造型设计;构建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汽车的设计流程,包括用户调研、需求分析、电动汽车设计三个主要环节。最后将设计方法应用于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电动汽车设计实践中,以都市年轻白领一族为目标客户,通过访谈与问卷,用户行为故事板,以用户为中心分析用户需求;基于前期的论文成果展开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电动汽车造型设计包括总布置功能设计、外观造型设计、交互形式造型设计。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都市通勤小型互联网电动汽车;;汽车造型设计;;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流程
-
2707.汽车喷漆作业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拥有数量也在增加,汽车的喷漆作业是汽车美观度保持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主要就汽车喷漆作业当中的常见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就处理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理论的研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汽车喷漆;;问题;;处理措施
-
2708.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测量系统集成与控制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测量技术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测量技术中三坐标测量最为重要,尤其是在自动化、一体化方向有着无限的开发潜力。在现代化工业时代,凸轮轴是许多机械设备运转的关键,包括航天器发动机,轮船发动机,机床核心部件等。我们经常能够见到应用最为普遍的就是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它的精度直接决定发动机运转速度和寿命长短,而凸轮轴的加工质量又是最为关键的。我国在三坐标测量方面还处于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的缺点。所以为此本课题设计开发一套基于柱坐标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测量机,用于测量凸轮轴的误差。通过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并根据现实条件,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凸轮轴发展历史和测量手段,知道如何制造、如何生产以及如何测量凸轮轴误差,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对先进自动检测系统中采用的测量方案和控制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证研究,分析测量机设备的优缺点。(2)通过对现有的凸轮轴外形尺寸的分析和论证,建立凸轮几何模型,确定基于柱坐标测量方法,再根据发动机凸轮轴机械结构,选择可靠且高精度的测量方案。(3)设计测量台的机械结构包括测微装置、定位装置,设计测量机的控制系统硬件,包括步进电机、运动控制卡、数据采集卡、限位开关、编码器、直线光栅,控制柜的布局,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和各个重要元器件的接口。(4)根据测量系统的硬件,测量方案以及测量模型的基础上,基于Visual C++开发凸轮轴自动测量机的软件控制系统,并对其软件架构和功能进行封装,对运动控制方案及主界面的设计进行了说明。以计算机为上位机,Visual C++作为开发软件,运动控制卡和数据采集卡功能相辅,这样数据的采集与反馈能够形成闭环控制,有利于提高控制精度。对测量系统软件的功能及开发过程做了介绍,主界面功能区分,数据处理及可视化。根据产品需求做出一键启动,数据自动备份等的傻瓜操作模块程序,将程序进行封装。(5)读取数据通过MATLAB编程进行数据三次样条插值,与初始设计数据对比拟合曲线,计算系统误差和偏心距误差,对误差进行分析和补偿,生成误差图像。本文完成了基于柱坐标的凸轮轴测量机实验台搭建,并实现全自动检测,设计了一整套测量方案,制定工作流程图,编写且封装控制程序和数据处理的工作。
关键词:凸轮轴测量;;Visual C++;;MATLAB
-
2709.整合产品族与泛族群的汽车前脸形态演进设计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为了提高工业设计中产品族的创新度,在保证产品有归属感和家族感的前提下,对汽车前脸造型进行创新和演进设计。提出一种整合产品族与泛族群的形态演进设计方法,以大众高尔夫品牌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品识别理论对前脸造型进行元素分析,通过联合分析法(Conjoint analysis)获得造型元素对于品牌形象识别的权重。对于权重值高的造型元素应用形状语法的修改规则进行造型演进,对于权重值低的则应用泛族群产品设计方法进行创新设计,同时兼顾电动汽车的造型特点,从而生成具有大众高尔夫风格的电动汽车形态设计方案。
关键词:电动汽车;;造型设计;;产品识别;;泛族群;;联合分析;;形状语法
-
2710.纯电动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箱体的铺层设计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9-09-23]
为解决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箱体轻量化设计中的铺层设计问题,现以某款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T300/5224复合材料,综合垂直颠簸、急刹车和急转弯工况,利用Opti Struct通过自由尺寸优化、尺寸优化、层叠次序优化来得到最佳的铺层分布方案;采用对称布置形式,其目的是减少弯扭变形与面内力的影响;各铺层固化厚度均为0.125 mm,最终得到的最佳铺层顺序为[±45/0/±45/0/90/0/90/0/±45/0/90/0/90/0/±45/90/±45/90/±45/90/±45/90]s。在满足相关工况的要求下,进行强度校核,使刚度得到提高,同时重量也大大减轻。优化后的质量与同等钢制电池箱体相比减轻了65.89%,充分发挥了复合材料比强度高、比模量大等优点,轻量化效果明显。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自由尺寸优化;;尺寸优化;;铺层次序优化;;轻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