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4-04-28]
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47.7 万辆,同比-9.2%。据中汽协数据,2 月全国新能源车产销略有下降,分别完成 46.4 万辆和 47.7 万辆,分别同比-16%和-9.2%,市占率达到 30.1%。分动力来源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 月产销同比大幅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 月纯电动汽车产量为 28 万辆,同比-28%,销量 29.4 万辆,同比-21.8%。2 月插电式混动汽车产量为 18.3 万辆,同比+12.5%,销量为 18.3 万辆,同比+22.4%。2 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量 0.03 万量,同比+187%,销量 0.02 万辆,同比+370%。
[汽车制造业] [2024-04-22]
目前市场对于北京车展保持高关注度但缺少一套研究新车规划的方法论。我们基于车型、级别、燃油形式对车格进行划分,结合胜率与空间的二维量化评判得出一套筛选标准。通过对胜率、单车月均销量、细分车格总销量、同比增速四个指标综合考量,我们分析了北京车展重点车型的竞争力,以及各厂商新品布局的合理性。
[汽车制造业] [2024-04-22]
汽车行业央国企改革的必要性。汽车行业央国企上市公司是行业的支柱,为汽车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迎来自主崛起机遇,一批优秀的民营零部件企业亦借助新能源发展东风实现快速发展,汽车国企上市公司发展速度及经营指标逐步被民营上市公司赶超,估值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2024 年,国资委接连提出“市值管理考核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新能源车业务单独考核”等新考核办法,有望推动汽车央国企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全力发展新能源车业务,激励汽车央国企持续改善经营水平。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4-04-08]
IMU(惯性测量单元):姿态测量和惯导的核心传感器。IMU 是测量物体三轴角速率及加速度的装置,通常由两个及以上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组成。IMU 作为惯性定位技术的核心设备,经过误差补偿和惯性导航解算,最终输出载体相对初始位置的坐标变化量、速度等导航信息。IMU 按使用性能从低到高可分为消费级、工业级和军用级,不同级别的 IMU 在设计、制造和成本方面都有所差异,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IMU 下游应用广泛,涵盖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到工业与通信、医疗健康等各个领域。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4-04-08]
2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 16%和 9.2%。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2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6.4 万辆和 47.7 万辆,产销同比下降 16% 和 9.2% ;分车型来看:1)纯电动汽车:2 月产销分别为 28 万辆和 29.4 万辆,分别同比下降 28%和 21.8%;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 月产销完成 18.3 万辆和 18.3 万辆,分别同比增长 12.5% 和 22.4% ;3)燃料电池汽车:2 月产销分别完成 0.03 万辆和 0.02 万辆,分别同比增长 187% 和 370% 。
[综合] [2024-04-08]
历史上一共经历过两次明确由政策驱动的设备以旧换新活动。第一次发生在 2009 年,涉及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主要通过 C 端财政补贴和下乡政策推动,在海外金融危机过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第二次发生在 2022 年,涉及设备改造更新,主要通过 B 端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旨在促进工业生产经济恢复,但受到经济基本面约束影响,效果相对有限。
[汽车制造业] [2024-04-02]
汇川在工控业务领域为国内龙头,2023年行业经历下行期,但公司23年Q1-3通用自动化业务营收仍实现20%+增长。往24年看,汇川仍有望实现20%+盈利增长。新能源车电驱&电源业务方面,公司在2008年成立新能源部门为吉利熊猫提供电控,历经多年亏损以及市场质疑,终于有望在2023年迎来拐点,规模效应开始展现,进入盈利阶段。
[汽车制造业] [2024-04-02]
国家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主要有四种:车辆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 给予节能车购置补贴。部分地区 2019 年还出台了限购放松政策。受益于政策的积极影响,汽车销量增速逐渐回升。2024 年 3 月 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汽车制造业] [2024-04-02]
华为三种模式打造汽车朋友圈,技术叠加营销赋能中国车企。华为具有天然高关注度、高流量优势;通过零部件供应商(Tier1/Tier2)、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鸿蒙智行(智选模式,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 产品供应、宣传发布、上市销售)模式赋能车企,不造车,能力聚焦零部件及软件技术。22 年智能汽车业务贡献 21 亿元收入(占当年收入 0.3%),23 年上半年该部门收入 10 亿元。公司持续投入资源,截至 22 年末累计投入 30 亿美元,研发团队 7000 人。23 年 11 月华为成立新的子公司覆盖汽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解决方案,接受车企融资,目标建立股权多元化公司。
[汽车制造业] [2024-03-19]
1)国内车市稳中向好,再购催生增量。车市主力已切换至再购用户,2022年再购占比68%(6连涨);细分来看,2022年车市增购/换购占比分别为26%/42%,对应534/863万台(同比 +50/ +37万台)。未来,增换购将成为车市增长主力,预计占比突破70%。2)存量为王,车市“1+N”趋势明显。我们分别对车市的A0-D级细分市场、10万以上细分市场进行梳理,得出观点:1)B/C/D级车市增量明显、占比扩大;2)车市进入置换高峰期,25万以上销量增长。3)我们预计2024年增换购增量122万台,中高端车型深度受益。1)换购用户对空间、补能、智能化等因素要求比较全面,问界/理想有望深度受益;特斯拉/蔚来/小鹏/极氪等纯电车企亦受益;2)增购用户以日常代步、越野等场景为核心诉求,坦克/方程豹等越野品牌、特斯拉/ 蔚来/小鹏/极氪/欧拉等品牌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