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4-08-05]
自动驾驶大势所趋,小鹏、蔚来、理想、小米等新势力,长安、赛力斯、江淮、北汽等华为系以及吉利、上汽、长城、广汽等传统车企纷纷入场,竞相推出自家城市 NOA 方案,城市 NOA 正从“0-1”步向“1-10”。提高城市 NOA 渗透率,关键是提高消费者的付费意愿,而付费意愿与城市 NOA 所能提供的体验密切相 关——用户愿意为体验良好的功能买单。为了探明各家车企自动驾驶体验情况,我们在 4-6 月密集地进行了自动驾驶路侧测试,首轮选取 8 家自动驾驶水平领先车企的相关车型,地点覆盖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纽约五大城市,系统地记录了测试中的场景数据,以反映城市 NOA 功能的真实使用体验。
[汽车制造业] [2024-08-05]
欧洲乘用车市场需求总量稳定,受经济水平影响西欧国家汽车消费强于中&东欧国家。 据 MarkLines,2004-2023 年欧洲总体乘用车市场上限稳定在 1800 万辆左右,其中西欧地区经济较发达,乘用车销量远高于中&东欧地区。欧洲市场消费偏好与我国有较大差异,按车型结构:小车/两厢车备受欢迎,各品牌均有经典车型。按品牌结构:欧系品牌拥有绝对优势,外来品牌中日系、韩系表现良好。 其中汽车工业较发达的德、法、意三国本土品牌影响力强;英国、挪威、西班牙等其他无强势本土品牌的国家,外来品牌发展较顺利。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8-02]
被动元件:国内 MLCC 大厂 Q2 利润同环比增长明显,三环 24H1 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中值对应同比增速为 44%,环比增速为 36%,风华 24H1 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中值对应同比增速为 412%,环比增速为 88%,同环比业绩高增长。中国台湾被动大厂国巨、华新科看好库存回归健康水位、AI 客户拉货动能稳健带动下半年旺季稼动率提升营运向上。AI 端侧、云侧发展带动被动元件用量提升,同时高容量 MLCC、耐大电流低损耗一体成型功率电感等高端产品需求显著提升。
[医药制造业] [2024-08-02]
南美洲作为一个销量在460万辆左右的大市场,是值得各个车企去布局和突破的。根据市场分析,我们发现开发南美洲市场的几个重要支点:1、巴西为最大南美国家市场,占比超过50%,年销量可达280万辆,接下来是阿根廷和智利;所以车企会首选巴西市场作为突破点和建立工厂的据点;2、近几年南美洲SUV和皮卡市占率迅速提高,2023年南美洲轿车、SUV、皮卡销量分别为143、90、70万辆,分别占比44.4%、27.9%、21.8%,较2018年占比分别18.9pct、+10.6pct、+6.0pct,轿车份额在迅速下滑;所以车型布局需要考虑市场端的变化;3、消费升级趋势明显,A级车型正在取代A00和A0级车型,成为主流。
[汽车制造业] [2024-08-01]
订单方面,订单方面,6月全月8家车企新增订单59-60万辆,较23年同期+45%至+50%;7月第1周6家车企新增订单10-11万辆,较23年同期+44%至+49%。造车新势力(调研合计3家):7月第1周新增订单较23年同期+40%至+50%。自主品牌(调研合计3家):7月第1周新增订单较23年同期+40%至+50%。我们预计24M7 8家车企新增订单53-54万辆,同比23年同期+40%至+45%。
[汽车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4-08-01]
Robotaxi行业加速变化,政策+技术+企业运营多重发力,规模化拐点即将到来。Robotaxi发展起源于美国谷歌旗下Waymo,2017年起百度开始在国内研发试运营,2020年起在全国多个城市初步量产落地,如祺出行、小马智行等OEM/第三方技术厂商纷纷入局。
[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4-08-01]
在汽车轻量化大趋势下,镁合金凭借低密度、散热性强、抗震性好等优势渗透率逐渐提升。从镁合金应用下游看,汽车行业是镁合金产品主要应用方向,占比达到了 70%。目前汽车上有 70+零件可使用镁合金,使用最多的有仪表盘基座、座位框架、方向盘骨架等。
[汽车制造业] [2024-08-01]
1)1970-1980年贸易出口阶段:石油危机下日本车企100-450万贸易出口的突破,基本确立了性能优越/经济性强/规模生产的出口产品体系。2)1980-2000年海外生产阶段:海外本土化生产下450-1000万的 突破。80年代以后,日本加快了在美国和全球各地本土建立本地工厂的进度,海外基地生产成为日本车企海外 销售的主要方式并持续至今。3)2000-2018年快速增长的单一市场助力阶段:亚洲市场贡献下1000-2500万的突破。以中国为代表亚洲地区汽车市场飞速发展,日本车企伴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在亚洲区的产销量也得到飞速发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4-07-30]
复盘日本汽车出海历程,并与当前中国家电出海所经历的阶段进行对比,我们认为中国家电虽然产业环境不及当年日本汽车出海阶段,但是在供应链能力方面更强、产品力较优,二者采用的出海策略也较为相似。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汽车在经历 1970s-1990s 的出口快速扩张后,在 1990 年之后虽有波折,但依然保持了近 30 年的外销繁荣阶段,我们认为当前海运费上涨扰动仅为短期影响,中国家电凭借更强的供应链优势,出海仍是未来几十年的大趋势。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4-07-17]
深蹲蓄力,底部区间价值凸显。2024 年上半年,计算机指数迎来较大调整,计算机重仓股配置比例环比同比下降,估值显著回落。与此同时技术端、政策端、 订单端频频发力,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标的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