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9-03]
汽车电子成为全球 MCU 最大的下游市场,其中 32 位 MCU 占比最高且增长迅速。微控制单元(MCU)是一种高度集成的计算与控制功能的芯片,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和物联网等领域。目前汽车电子代替消费电子成为全球 MCU 最大的下游市场,占比高达 37%。MCU 可以按数据位数、指令结构、存储器架构和用途等维度进行分类,其中 32 位 MCU 因其高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在汽车领域占主导地位。
[批发和零售业] [2024-09-03]
行业景气度跟踪:7 月行业产批零表现符合预期。乘联会口径:7 月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 198.2 万辆(同比-5.7%,环比-7.1%),批发销量实现 196.5 万辆(同比-4.8%,环比-9.4%)。交强险口径:7 月行业交强险口径销量为 176.3 万辆,同环比分别+2.3%/+2.6%。中汽协口径:7 月乘用车总产销分别实现 228.6/226.2 万辆,同比分别-4.8%/-5.2%,环比分别8.8%/-11.4%。出口方面:7 月中汽协口径乘用车出口 39.9 万辆,同环比分别为+22.4%/-1.0%。展望 2024 年 8 月:我们预计 8 月行业产量为 220 万辆,同环比分别-1.7%/+11.0%;批发为 225 万辆,同环比分别 +0.6%/+14.5%。交强险零售预计 185 万辆,同环比分别-0.6%/+5.0%。新能源批发预计 110 万辆,同环比分别+37.8%/+17.9%,新能源零售预计为 95 万辆,同环比分别+39.6%/+7.6%。
[汽车制造业] [2024-09-02]
算法端,小鹏已量产国内首个端到端大模型,其模型采用分段式结构,分为神经 网络 XNet、规控大模型 XPlanner 以及大语言模型 XBrain 三部分。数据闭环方面,小鹏的全栈数据闭环能够实现对数据的清晰处理以及高效的挖掘和解读,测 试阶段实车测试与仿真测试并重,加快迭代节奏。云端算力方面,小鹏云端算力 储备已达到 2.51EFlops。投入端,小鹏每年将投入 35 亿元用于智驾,其中 7 亿 元用于算力训练。端到端架构下,小鹏 2024 年 7 月实现无限 XNGP 的全量推送,同时实现第一阶段的“全国都好用”,在 2024Q4 计划实现能够“门到门”的第 二阶段“全国都好用”,最终在 2025 年实现用户“爱用”的升级。小鹏较早实现 由提升覆盖度到优化体验的转变,XNGP 功能赢得用户的认可,面向用户体验的 XNGP 有望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或将加速销量拐点到来。
[汽车制造业] [2024-09-02]
五大解决方案三种业务模式赋能车企。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简称“车 BU”) 以智能驾驶为核心,包括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载光及乾崑车云五大解决方案。据合作深度的不同,华为车 BU 业务分 HI 模式、智选模式以及零部件模式。HI 模式为基础,车企根据需要灵活搭载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不断拓 展业务边界,逐步形成智选模式和零部件模式。其中,智选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根据车型定位搭载更多车 BU 解决方案;零部件模式下提供标准化零部件。
[汽车制造业] [2024-08-28]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4万辆和9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和27%。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1.4万辆和59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8%和31.1%。
[汽车制造业] [2024-08-22]
Robotaxi 产业链分析。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产业链上游是各类自动驾驶软硬件供应商,中游包括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和整车企业,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将传感器、域控制器、软件算法等软硬件融合后形成完整的 L4 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部署至整车上,产业链下游为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汽车制造业] [2024-08-22]
2024 年 7 月 13 日至 2024 年 8 月 12 日,沪深 300 指 数涨跌幅为-4.33%。本月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中位数为-2.76%,汽车行业(申万一级)涨跌幅为-8.38%,低于沪深 300 指数 4.05pcts,处于板 块涨跌幅排名第29位。申万汽车二级行业所有板块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商用车、摩托车及其他、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和乘用车板块跌 幅分别为-1.46%、-2.33%、-8.06%、-10.78%及-11.21%。估值方面,本月(截至 8 月 12 日)申万汽车板块静态市盈率为 21.03 倍,沪深 300 指数静态市盈率为 11.29 倍。纵向来看,汽车行业市盈率自 2 月初见 底后逐步回升,3 月底后一直保持震荡下跌态势。
[汽车制造业] [2024-08-22]
全球汽车市场整体规模约9000万辆,2023年中/美/欧汽车市场合计占比为69%,为全球核心汽车市场。汽车出口国可分为两类:1) 汽车工业发达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地,2023年产销差分别为498万、388万、251万、143万辆,主要去向为汽车出口;2)成本较低地区,如墨西哥、西班牙、泰国等地,2023年产销差分别为242万、126万、106万辆,主要去向同样为出口。汽车进口国同样分为两类:1) 经济发达地区,如美国、英国、意大利等,汽车工业实力与汽车消费能力均较强。比较典型的如美国,汽车产业外溢至周边成本较低的墨西哥地区,实现了区域汽车工业内部循环;2)汽车工业薄弱地区,如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澳大利亚与俄罗斯自身汽车工业较为薄弱,依托汽车进口来满足本国的汽车消费需求。
[汽车制造业] [2024-08-16]
东盟已连续第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9117亿美元;中国对东盟出口乘用车44.4万辆,同比+34.9%,对应金额321亿元,同比+102.2%。东盟国家汽车市场的现状:近年来,东盟汽车年销量稳定在300-350万辆。2023年,东盟重点市场合计销量336.9万辆,其中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分别销售汽车100.6、84.1和80.0万辆。东盟汽车市场的需求结构较为多元化,2023年轿车和SUV合计占比48%,同时MPV和皮卡需求比例较高,分别为16%和13%。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东盟主要汽车生产国,2023年三国汽车产量合计占比98%。东盟国家的总体产销比达到约121%,已成 为东盟汽车输出基地。东盟地区汽车产量主要来自日系车企。
[汽车制造业] [2024-08-16]
6月高阶智驾渗透进一步加速,产业趋势明确。L3级渗透率为6.0%,环比+1.1pct,主要系新M7起量所致;准L3级智能驾驶汽车销量渗透率为6.7%,环比+0.6pct。重点车企来看,6月L3高阶智驾渗透率问界>理想>小鹏;问界智驾max版本渗透率提升至95%以上,小鹏、理想max销量比例维持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