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1.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用香精和料液中的烟碱含量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测定复杂组分烟用香精和料液中的烟碱含量,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应用建立的方法对10个香精样品和10个料液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0.9242~46.208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92,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在97.54%~99.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4%.该方法灵敏度高,定性定量结果可靠,可用于烟用香精和料液中烟碱的测定.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烟用香精和料液;烟碱
-
612.张家界桑植浓香型烤烟烟叶分切研究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采用TG-DTA、GC/MS等技术对湖南桑植浓香型烤烟烟叶分切后的叶尖、中间及叶基部位进行热反应分析以及常规化学成分、挥发性成分检测,并以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成分为指标进行分切段及全叶烟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烟叶分切后,各段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热失重比存在明显差异.叶尖部分烟叶的烟碱含量最高,叶尖和中间部分烟叶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高,叶基部分烟叶的钾、氯和总氮含量较高.叶尖部分烟叶的茄哪士酮和棕榈酸含量较高,中间部分烟叶的苯甲醇、香叶基丙酮和肉豆蔻酸含量较高,叶基部分烟叶的新植二烯、3-呋喃甲醛、巨豆三烯酮和亚麻酸甲酯含量较高.中间部分烟叶热失重率最高,叶基部分最低.②不同的分切段烟叶可聚类到不同的类别,烟叶分切后可以形成不同的配方模块,拓宽烟叶原料使用范围,提高卷烟原料的保障能力.
关键词:分段烟叶;化学成分;挥发性成分;聚类分析
-
613.主流烟气中的氨与烟叶中的氨、亚硝酸根、硝酸根的相关性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解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的氨释放量与其烟叶中的亚硝酸根、硝酸根和氨含量的相关性,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18个2007和2008年山东、云南、福建产的不同部位烤烟烟叶样品和3个进口烤烟烟叶样品中的亚硝酸根、硝酸根和氨含量及其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的氨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单料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与其烟叶中的亚硝酸根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烟叶中的氨和硝酸根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主流烟气;氨;亚硝酸根;硝酸根
-
614.数字图像分析法在片烟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利用数字图像分析法探讨了片烟结构检测的新方法.结果表明:①图像分析法可以用于片烟结构的检测;方法的测试精密度范围是1.31~31.91 mm2,其大小与面积水平有关;②测试方法的相对误差在面积大于817.95 mm2时小于1%,在面积小于361.00 mm2时小于4%;③方法所需样品量应不少于1500g.
关键词:片烟结构;叶片面积;图像分析法
-
615.不同类型烤房对云烟85烟叶烤后品质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探明不同类型烤房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普通烤房(C1)、普改密烤房(C2)及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C3)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烤房调制的相同部位烟叶收缩率、含梗率均为C1>C2>C3,而叶片厚度和单叶重为C3>C2>C1;C1调制的下部叶、C3调制的中上部叶的外观质量略差;C1调制的下部叶化学成分最不协调,而C2与C3的下部叶化学成分接近,中部叶为普C2>C1>C3,上部叶为C1>C2>C3;C1调制的下部叶评吸品质最低,C2最高,中上部叶评吸品质为C2>C1>C3;烟叶综合外观品质、化学成分及评吸品质为C2>C1>C3;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指标为C3>C2>C1.
关键词:烤烟;云烟85;烤房;烘烤;烟叶品质
-
616.复烤方式对烟片加工质量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解决目前复烤工艺存在的复烤后烟片含水率标准偏差较大、大片收缩较多、烟草本香减少等问题,采用网带式复烤机、滚筒烘丝机和气流干燥机开展了传统网带复烤、网带直接复烤、滚筒直接复烤和气流直接复烤试验,研究了复烤方式对烟片物理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滚筒直接复烤后烟片含水率标准偏差较小,大片收缩较少,且香味物质含量较高,烟草本香保持较好.
关键词:烟片;网带复烤;滚筒复烤;气流复烤;加工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
-
617.滚筒干燥过程中叶丝状态变化对其热物性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了分析烟草热湿加工处理中的传热过程,通过自行搭建的滚筒干燥过程中烟丝热物性在线测试平台,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测定了滚筒干燥过程中烟丝的热物性,考察分析了该过程中烟丝温度、含水率对烟丝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体积热容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含水率相同时,烟丝导热系数、体积热容随着烟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②当烟丝温度相同时,烟丝导热系数、体积热容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小,热扩散系数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大;③干燥过程中,烟丝含水率逐渐减小,烟丝温度逐渐升高,烟丝导热系数在温度与含水率的共同作用下整体有减小的趋势,表明烟丝含水率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较温度显著.
关键词: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体积热容;烟丝温度;含水率;滚筒干燥
-
618.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烟土壤磷含量及烟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明确菌根化烟苗移栽后的菌根效应,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氮肥水平(45,67.5和90 kg/hm2)下菌根化烟苗对植烟土壤磷含量及烤烟旺长期氮、磷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烤烟接种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在45和67.5 kg/hm2施氮水平下对植烟土壤及烟株磷含量影响较小,但在90 kg/hm2水平下能有效提高磷含量;②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摩西球囊霉Glamus mosseae( Gm01)显著降低了烤烟根、茎、叶氮含量,但接种Glamus mosseae( Gm02)仅在90 kg/hm2施氮水平下达到显著水平;③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均有效降低烤烟的氮磷比,其中,Glamus mosseae( Gm01)的菌根效应较佳.可见,不同施氮水平影响AM真菌的菌根效应,但不同来源的摩西球囊霉(Glamus mosseae)对烤烟的作用效果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烤烟;施氮量;土壤;磷;氮磷比
-
619.基于卷烟辅助材料参数的卷烟烟气有害成分预测模型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考察卷烟辅助材料参数(卷烟纸克重、卷烟纸透气度、成型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和滤棒吸阻)对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结合正交设计制备试验卷烟,利用线性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卷烟辅助材料参数对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CO,NNK,NH3,HCN,BaP,苯酚、巴豆醛)及2种常规化学成分(焦油、烟碱)释放量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根据统计学原理中交叉验证标准差(RMSECV)最小的原则筛选出最优预测模型.在不同卷烟配方条件下,外部验证结果表明:CO,NNK,NH3,HCN,BaP,巴豆醛、苯酚、烟碱和焦油等9种有害成分平均预测相对偏差分别为6.9%,8.7%,6.6%,11.8%,4.1%,8.2%,5.3%,4.0%和4.8%.9种有害成分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良好,对于不同的配方和辅助材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卷烟;辅助材料;烟气;有害成分;预测模型
-
620.山东烤烟烟叶颜色量化分析及与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明确山东烤烟烟叶颜色特征及与显色物质的关系,采集烤后烟叶样品对烟叶颜色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探讨了烟叶颜色特征值与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不同产区烟叶颜色光谱特征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沂水和费县烟叶的光谱反射率较高,烟叶明度L*较高,临朐烟叶红度a*明显高于其他产区.山东不同产区烟叶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沂水和费县烟叶的多酚含量较高,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临朐烟叶多酚含量较低,但具有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分析表明,新绿原酸、4-O-咖啡奎尼酸和绿原酸含量与颜色特征值L*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a*呈负相关关系;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颜色特征值L*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a*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烤烟;颜色;多酚;类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