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5 篇 当前为第 991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9901.支链有机硅改性硅溶胶拒水剂的制备与应用

    [纺织业] [2013-10-15]

    以环氧硅油、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和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原料,以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支链有机硅改性硅溶胶型拒水剂,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通过测试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热失重、粒径、接触角和吸水率,对拒水剂的结构和拒水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拒水剂用量、焙烘温度对织物拒水性能的影响,得出优化的整理条件为:拒水剂0.8%、焙烘温度120℃.整理后织物与水的接触角可达133.8°,表明支链有机硅改性的硅溶胶具有良好的拒水效果.
    关键词:防水整理;有机硅;溶胶;凝胶;棉织物
  • 9902.锦氨经编织物轧染工艺

    [纺织业] [2013-10-15]

    采用自制的黏合剂和防泳移剂对锦氨经编织物进行涂料连续轧染工艺试验.优化的染色工艺参数为:涂料用量≤5 g/L时,黏合剂15 g/L,防泳移剂6 g/L,轧余率50%~55%,预烘温度80℃,焙烘温度170℃,时间1 min.所染锦纶经编织物布面均匀,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能满足要求.
    关键词:轧染;涂料;经编织物;锦纶;氨纶
  • 9903.基于自适应离散小波变换的混合特征畸变织物疵点识别

    [纺织业] [2013-10-15]

    为提高混合特征畸变织物疵点的检测速度,解决由疵点导致的织物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离散小波变换方法识别混合特征畸变织物疵点.首先确定所设计小波的优化目标,然后采用二通道方法准确重建正交滤波器的结构实现方式,推导出目标函数,并通过目标函数选择具体的优化方法,建立起优化目标和正交滤波器系数间的函数关系;最后采用构造出的自适应正交小波对3种类型的混合特征畸变疵点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自适应正交小波可在较小尺度下将织物进行小波分解,并获得良好的疵点边缘增强效果,对混合特征畸变织物疵点的识别准确率达到100%,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自适应正交小波;混合特征畸变疵点;特征提取;边缘增强;模式识别
  • 9904.环保型热转移印花用棉织物改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纺织业] [2013-10-15]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棉织物转移印花改性剂,考察了单体配比与印花得色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交联单体对胶膜性能、印花织物K/S值及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对印花织物K/S值有较大影响,当用量分别为30%和5%时,印花织物得色量较高、鲜艳度较好.交联单体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可作为棉转移印花改性剂的理想无甲醛交联单体,且当其用量为3%时,改性剂乳液胶膜的水溶失率较低,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较高;改性棉分散红转移印花织物的色牢度较好.
    关键词:半连续乳液聚合;聚合单体;改性剂;转移印花
  • 990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印染废水中微量三氯生

    [纺织业] [2013-10-15]

    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测定印染废水中三氯生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聚酰胺粉末吸附和富集后,用5%氨水甲醇洗脱,考察了聚酰胺粉末吸附和富集的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三氯生回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三氯生在0.05 ~5.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LOD为0.01 mg/L,定量检出限LOQ为0.05 mg/L,方法回收率在93.0% ~ 101.5%之间,RSD为5.4% ~8.3%,能满足印染废水中三氯生的测定要求.
    关键词:测试;印染废水;三氯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散固相萃取;test;dyeing effluents;triclosa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 9906.经编成形服装装袖工艺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纺织业] [2013-10-15]

    针对经编成形服装袖子的缺陷,提出经编成形服装采用装袖结构,并对其装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测量9种具有代表性的贾卡组织在不同机上牵拉密度下的成品密度,分析成品密度变化规律,揭示装袖工艺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成品密度是影响经编成形服装衣袖部位尺寸的主要因素;织物成品密度与机上牵拉密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牵拉密度相同时,织物成品横密及纵密随贾卡组织的改变而变化.这揭示了基于密度参数的经编成形服装装袖工艺设计与样板尺寸之间的定量关系,为装袖工艺的快捷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编成形服装;装袖工艺;牵拉密度;贾卡组织
  • 9907.涂料印染与节能减排(五)

    [纺织业] [2013-10-15]

    5 涂料印染技术的展望涂料印染的优点很多,最主要还是有利于进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其发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涂料等化学试剂开发,二是应用技术的开发.5.1 新型涂料的开发涂料印染存在颜色提升性、色牢度、分散稳定性和产品手感差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它的应用推广,这些问题主要是由涂料本身和黏着剂造成的.本文仅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纺织品;染整;涂料
  • 9908.涤氨面料的染整加工

    [纺织业] [2013-10-15]

    介绍涤纶/氨纶混纺织物生产工艺(包括前处理、预定形、染色和后整理)的注意事项和工艺要求,诸如冷堆、预定形、染色等工艺参数的控制等.经该工艺加工后,克服了涤/氨复合织物染色重现性和色牢度较差、氨纶高温条件下失弹及强力损伤大的问题.
    关键词:混纺交织物;染整;分散染料;涤纶;氨纶
  • 9909.二甲基乙酰胺溶剂热危险性研究

    [纺织业] [2013-10-15]

    为研究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热稳定性和热安全性,利用微量量热仪(C80)对DMAc的热分解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DMAc的分解过程的特性曲线及相关实验数据.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求出DMAc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焓等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利用动力学参数算出DMAc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对其热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DMAc在空气气氛中发生自分解放热反应,反应热为32 KJ/kg、活化能为178.1 KJ/mol;根据Semenov模型推算得到SADT为93.7℃.DMAc具有较大的热危险性,在使用存储过程中应防止温度超过其SADT而引发分解爆炸事故.
    关键词:二甲基乙酰胺;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自加速分解温度
  • 9910.纯棉织物的植物靛蓝生态染色

    [纺织业] [2013-10-15]

    选择葡萄糖作为生态还原剂,研究植物靛蓝染料的还原工艺及对纯棉织物的染色工艺;探讨了改性处理对棉织物靛蓝染色的增深效果,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色牢度.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对植物靛蓝的还原工艺为:靛蓝染料10% (omf),葡萄糖用量30 g/L,烧碱用量10 g/L,尿素2g/L,还原温度55℃,还原时间10 min;植物靛蓝无盐染色的改性前处理工艺为:改性剂用量4 g/L,烧碱用量6 g/L,改性时间30 min,改性温度60℃;植物靛蓝无盐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20℃,染色时间100 min,染色浴比1∶20.测试数据显示,无盐改性染色织物的△E值与同浓度染料加盐染色相当,干、湿摩擦牢度分别为4~5级和3~4级,耐皂洗沾色牢度为4~5级,耐皂洗褪色牢度3~4级.
    关键词:植物染料;染色;靛蓝;棉织物;葡萄糖;阳离子改性
首页  上一页  ...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992  993  994  99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