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7 篇 当前为第 917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9161.23种致癌芳香胺的显色法测定

    [纺织业] [2014-04-15]

    为了减少禁用芳香胺检测过程对大型色谱仪的依赖,提高检测速度,降低检测成本,建立了23种致癌芳香胺的邻甲氧基苯酚显色测定方法.根据芳香胺的结构特征,引入重氮化-偶合反应机制,有效考察优化了23种芳香胺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过程中的各项条件,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在室温下,23种芳香胺和亚硝酸钠在pH值为2.56时反应生成重氮盐,加入氨基磺酸铵除去多余的亚硝酸钠后,加入邻甲氧基苯酚与重氮盐偶联显色,显色的最佳pH值范围为10~11,显色反应可以迅速完成,生成的偶氮化合物可稳定180 min以上.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 50 mg/L.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可有效地应用于纺织品中23种致癌芳香胺的同时定性筛选检测.
    关键词:致癌芳香胺;显色法;重氮化偶合反应;邻甲氧基苯酚
  • 9162.合成及天然纤维纺织品的超临界流体染色(二)

    [纺织业] [2014-04-15]

    5 超临界染色技术——PET染色超临界染色(SFD)工艺技术方案的开发和优化,包括操作条件和设备设计,主要是针对PET染色,虽然也有其它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试验报道.已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建立在实验室试验和最终商业化应用为目的的染色工艺中试基础上的.对该染色工艺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德国伍德(Uhde)公司.自1995年起,该公司建立了染色中试设备,其高压釜容量达30 L,能够处理两个纱线筒子或1个经轴.中试试验在其它机构也有研究,例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拥有单轴染色机,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中试设备的高压釜容量达90L,纱线最大染色能力为5 kg/h.也有报道称,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中试设备为开孔转鼓的40L高压釜,在Witkamp教授指导下进行染色试验.该研究团队与荷兰FeyeCon D L的染色机,且配备有创新的碳纤维染缸进行涤纶的经轴染色.与传统的不锈钢染缸相比,由于碳纤维热容较低,这种新型轻质染缸加热和冷却所需耗能更低.此外,通过在染缸内直接配置标准的低压阻泵实现染液循环,从而代替传统SFD设备中外部流体循环通常使用的较昂贵的高压阻泵.
    关键词:
  • 9163.预缩机挤压区域橡胶毯径向长度模型

    [纺织业] [2014-04-15]

    在橡胶毯机械预缩过程中,相互作用的2个圆柱辊的特殊结构,使得挤压区域的橡胶毯在挤压时的径向长度难以确定,从而给预缩率的在线测量造成了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分析了橡胶毯受挤压的变形过程,在对该过程作出一定简化的基础上,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建立挤压区域橡胶毯受挤压时径向长度的数学模型.实测结果表明,根据模型计算的变形时径向长度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均在4%以内,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左右.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实际生产中实现预缩率的在线测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染整;橡胶毯预缩;赫兹接触理论;径向长度
  • 9164.纺织材料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方法

    [纺织业] [2014-04-15]

    在分析现有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就纺织材料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情况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就各主要市场对可生物降解及可堆肥材料的要求作了介绍和分析.提出应结合纺织材料特点,积极分析和筛选适用于纺织材料可生物降解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对纺织材料的可生物降解性作出合适的评价.
    关键词:测试;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标准;方法;纺织原料
  • 9165.生丝细度非接触式实时动态测量

    [纺织业] [2014-04-15]

    针对现有生丝细度测量仪器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阵CCD非接触式实时动态检测生丝细度的设计方案,旨在研发一种非接触动态检测,便于计算机处理,具有检测精度高,易于与自动控制设备连接的生丝细度光电测量仪.通过对激光光源理论设计、光学系统设计、CCD图像传感成像模式选取、视频信号处理方法实验与研究,完成了从理论设计到各个功能模块的参数设定.结果表明,该研究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解决了光源照度不稳定性和生丝透明度造成的影响,避免了CCD在亮背景成像时易饱和、生丝样品抖动引起的失真等问题,此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生丝细度;线阵CCD;激光器;光学系统设计;双相关采样
  • 9166.真丝筒子的前处理工艺

    [纺织业] [2014-04-15]

    真丝筒子丝的前处理工艺采用松式络筒、精练脱胶和增重处理,其中生物蛋白酶精练工艺在低温、中性条件下进行,是一种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新工艺,与传统化学助剂精练工艺相比,精练脱胶效果相当.文中详述了各工艺的工艺要求、工艺处方和流程,并提出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精练;脱胶;增重;筒子;蚕丝;scouring;degumming;weighting;cheese;silk
  • 9167.涤纶织物的新型环保载体染色

    [纺织业] [2014-04-15]

    为降低涤纶织物染色温度,采用分散染料环保型载体染色法.通过分析环保型载体丁二酸二丁酯对涤纶纤维热稳定性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试验,研究温度、时间以及载体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载体对涤纶纤维具有增塑作用,对其热稳定性没有影响,可降低涤纶染色温度,提高分散染料溶解度和上染率.其优化的染色工艺为,载体4% (omf),染色温度105℃,保温时间45 min.载体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均与高温高压染色织物接近.
    关键词:低温染色;载体;上染率;涤纶;low temperature dyeing;carrier;dye-uptake;polyester
  • 9168.等离子体改性醋酯纤维的烟焦油吸附性能

    [纺织业] [2014-04-15]

    采用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对醋酯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提高其对烟焦油的吸附性能.为模拟人的吸烟过程,自行设计了一套烟焦油吸附装置.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电压、时间、氩气流量和极板间距等因素对烟焦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改性处理的最优工艺为:电压180V,时间90s,氩气流量3L/min,极板间距3mm.采用优化工艺处理的醋酯纤维,对烟焦油的吸附量比常规醋酯纤维高41.73%.
    关键词:改性;等离子体;醋酯纤维
  • 9169.棉织物叶绿素铜钠染色及伪装效果

    [纺织业] [2014-04-15]

    先对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再用叶绿素铜钠进行红外伪装染色.探讨染色温度、时间和盐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优化的叶绿素铜钠染色工艺为:叶绿素铜钠用量1% (omf),浴比1∶50,40℃入染,升温至50℃,染色50 min,水洗,固色.经反射光谱分析,叶绿素铜钠染色棉织物在可见近红外波长范围内,与树叶有相似的光反射特性,具有较好的近红外绿色伪装性能.
    关键词:染色;叶绿素铜钠;棉织物;阳离子改性;近红外伪装;dyeing;sodium copper chlorophyll;cotton fabric;cationic modification;near infrared camouflage
  • 9170.纳米氧化锌-氧化铁混合溶胶对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效果

    [纺织业] [2014-04-15]

    以不同物质的量比的Zn(CH3COO)2·2H2O和FeCl2·4H2O混合物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取ZnO-Fe2O3纳米溶胶,再用浸轧-烘焙法将溶胶整理到涤纶织物表面,探究混合溶胶的抗静电效果.SEM观察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RD测试表明,织物表面覆盖了1层粒径在50 ~100 nm之间的ZnO-Fe2O3颗粒.抗静电测试结果表明,织物整理后抗静电效果良好.随着Zn(CH3COO)2·2H2O和FeCl2·4H2O物质的量比的减小,抗静电效果先增加后降低.当原料物质的量比为5∶1时,织物的抗静电效果最好,半衰期和峰值电压由原来的11.31 s和860 V都降为0.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铁;溶胶-凝胶;抗静电;涤纶织物
首页  上一页  ...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