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61.超支化聚酯季铵盐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纺织业] [2014-04-15]
在氢氧化钠催化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端羟基进行接枝改性,得到中间体H20Cl,再将该中间体与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一种新型超支化聚酯季铵盐抗静电剂H20C16N.通过探讨影响接枝率及H20C16N产率的主要因素,采用FT-IR、元素分析和XPS表征了抗静电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n(H20):n(环氧氯丙烷)=1:16,50℃反应24 h,接枝率为83.73%;50℃季铵化反应12 h,产率为60.63%.将此抗静电剂应用于涤纶织物,整理后的涤纶织物静电压为0.01 kV,半衰期为0.00 s;水洗10次后,织物静电压为0.74 kV,半衰期为0.11s.
关键词:抗静电整理;超支化聚酯;季铵盐;合成;涤纶织物
-
9062.空气变形工艺对成纱熵变的影响
[纺织业] [2014-04-15]
化纤长丝在变形加工,尤其是在空气变形加工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熵变现象,研究表明,成纱熵变与变形纱各主要结构性能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为了查明变形工艺参数对成纱熵变的影响,针对目前较具代表性的空气变形工艺参数和异收缩变形工艺参数设计了单因子试验,主要包括单复丝规格、空气变形加工超喂率和异收缩差等.结果显示,在单丝线密度一定条件下,成纱熵变随着复丝线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复丝线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成纱熵变随单丝线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空气变形加工过程中,成纱熵变随丝束超喂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异收缩变形加工中,成纱熵变随着异收缩差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空气变形纱;熵变;线密度;超喂率;异收缩差
-
9063.TBCC/MnTACN复配体系在双氧水低温漂白中的协同作用研究
[纺织业] [2014-04-15]
针对双氧水漂白工艺温度高、能耗高等问题,构建了TBCC/MnTACN复配体系,通过桑色素脱色实验及棉织物低温氧漂实验,研究TBCC与MnTACN的协同活化/催化漂白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桑色素在H2O2/TBCC、H2O2/MnTACN及H2O2/TBCC/MnTACN这3种氧化体系中的吸收特性,对比各体系的最大反应速率、脱色率及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TBCC与MnTACN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针织物低温氧漂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较低浓度下将二者复配即可达到较好的白度,并确定不同浓度下复配的最优比例.
关键词:TBCC;MnTACN;双氧水;低温漂白;协同作用
-
9064.基于SolidWorks建模技术的双针筒电脑袜机成圈机件有限元仿真分析
[纺织业] [2014-04-15]
针对国产双针筒电脑袜机机械设计不完善,缺乏对关键机构的理论分析,着重对双针筒电脑袜机成圈机件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SolidWorks功能强大的三维机械结构设计,产品造型和设计优化功能,创建了成圈机件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成圈机件实体模型导入ANSYS/LS-DYNA系统,实现了导针片、织针与三角的计算机运动仿真,研究了成圈机件接触碰撞时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受力情况,进行了织针与三角的设计优化.并通过高速摄影和图像的数据处理,验证ANSYS/LS-DYNA研究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织针最大加速度为6.7×107 m/s2,印证了双针筒电脑袜机高速运动的平稳性.
关键词:双针筒电脑袜机;成圈机件;动力学分析;SolidWorks建模技术;ANSYS/LS-DYNA
-
9065.pH值调节功能织物的检测方法
[纺织业] [2014-04-15]
将pH值调节功能织物浸渍在不同pH值的酸碱人工汗液中预处理,试验通过测定织物或浸渍织物后人工汗液的pH值,建立了一种有效检测和评估pH值调节功能织物的方法.结果表明,测定浸渍液pH值法可以有效地区别pH值调节功能织物与普通织物.优化的测定条件为:人工汗液pH值为3和11,浴比20∶1~50∶1,在温度37℃下机械振荡60 min,静置至室温测定.
关键词:测试;pH值调节功能;织物;酸性;碱性;汗液;testing;pH control function;fabric;acid;alkaline;perspiration solution
-
9066.粘胶筒子纱活性冷染工艺
[纺织业] [2014-04-15]
为克服传统工艺染粘胶筒子纱易出现内外层色差大、易色花等问题,采用30℃恒温法对粘胶纱线进行筒子纱冷染,色纱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约了能源.
关键词:筒子染色;活性染料;粘胶纤维;cheese dyeing;reactive dye;viscose fiber
-
9067.防水防油剂的合成及应用
[纺织业] [2014-04-15]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防水防油剂,探讨表面活性剂、含氟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7%时,乳液稳定性良好.在棉纤维织物上,含氟单体用量占单体总量的55%时,性能最好;而在涤纶纤维上,用量50%即可;工作液pH =4时,连续性最好.应用过程中,添加1%的交联剂,可以显著提高耐水洗性能.
关键词:功能性整理;防水防油剂;乳液聚合;棉织物;functional finish;water-and oil-resistant agent;emulsion polymerization;cotton fabric
-
9068.基于遗传规划的织物自适应正交小波基的构造和优化
[纺织业] [2014-04-15]
为实现机织物疵点的自动检测,在构造织物自适应正交小波库的基础上,运用遗传规划算法,将构造的小波库作为群体规模,对遗传规划算法4种不同的适应度函数进行优选后,从群体规模中优化出与织物纹理相匹配的小波基.结果表明,以织物纹理波动为适应度函数得到的小波基与织物的匹配性较好.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对相关疵点检测的有效性,采用窗口分割法对织物疵点进行定位,结果表明,采用遗传规划算法结合适应度函数优选的方法能够找到与织物纹理相适应的最优小波基,实现织物疵点的自动检测.
关键词:小波基;疵点检测;遗传规划;适应度函数
-
9069.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发展概述及关键特征解析
[纺织业] [2014-04-15]
基于现代短纤维纺纱技术原理,概述了环锭纺、转杯纺、涡流纺等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推动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因素和途径,并深入分析制约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高效、节能、高品质成纱是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最主要动因,工艺优化、装备改进、多技术组合是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最常用方式;短纤维成纱过程中,采用气流、分束、集聚、助捻等机械外力强化纤维控制的方式已得到充分运用,面对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中呈现的新问题、新瓶颈,需协同短纤维原料成纱性能的在线改善、纺纱原料的多功能复合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以推动短纤维纺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短纤维;纺纱;成纱原理;技术发展;多功能复合;staple fiber;spinning;yarn formation principle;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multifunctional composition
-
9070.中空聚酯短纤维耐碱性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纺织业] [2014-04-15]
为分析中空聚酯短纤维与天然纤维混纺织物进行碱精练加工的可行性,研究了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对纤维中空结构与失重率的影响,分析了失重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处理条件控制适当,聚酯纤维的中空结构不会受到显著破坏,其耐碱性基本可以满足天然纤维素纤维碱精练加工的要求 ;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纤维失重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处理温度的影响最大 ;断裂强力随失重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失重率超过6%时尤为显著.
关键词:PorelTM纤维;中空聚酯短纤维;碱处理;形态结构;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