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91.民族传统纺织印染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纺织业] [2017-01-10]
传统的民族纺织印染有很多工艺种类,它起源于民间,既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服装设计中运用民族传统纺织印染,不仅能充分展现传统纺织印染工艺的艺术魅力,还能使民族传统纺织印染在现代民族服饰得到应用和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民族传统纺织印染工艺水平。
关键词:传统纺织;印染工艺;民族服饰
-
7392.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开门红”
[纺织业] [2017-01-10]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项目;求进;基础设施;乌什县;任红;温宿县;沙雅县;民生领域;
-
7393.纺织建筑学:点亮房屋皮肤
[纺织业] [2017-01-10]
美国《纺织世界》载文称,纺织材料与膜材料正在成为建筑设计用材。织物原本是可斟酌用作建筑材料的一种重要因素,当织物用于时尚时,它也是一种柔软的包裹材料,维护人体皮肤;当我们扩展其范围和尺度,应用于建筑领域时,它就会形成一种适合的宜居空间,通过了解纤维如何结合湿度、热量和空气运作,应用其在建筑中,有助于创造一种高效节能并兼具灵活性的住所。在传统观点中,人们认为纺织品只能作为软
关键词:建筑学;纽约;美国;膜材;FTL;索撑网壳;雨水收集;建筑设计;织物;建筑物;音乐厅;
-
7394.河北原村土布纺织技艺与文化研究
[纺织业] [2017-01-10]
本文从历史、文化、技艺三个方面对河北原村土布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首先,对原村土布的历史背景,地域特征进行简要分析,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原村土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其次,通过对土布的流程、工具、色彩及纹样的深入研究,追溯其产生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对传统土布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与保护。进一步深入探究其织造技艺,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利用价值并与现代需求相融合。最后,提出原村土布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现有的织造技艺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迎合市场需求,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谋求新的发展方向,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及破坏。
关键词:原村土布;传统技艺;文化传承;现代设计
-
7395.金太阳发布2017春夏“自然·深睡眠”竹语系列新品
[纺织业] [2017-01-10]
关键词:深睡眠;金太阳;天丝;权威认证;不健康状态;色织;抑菌效果;升级产品;轻纺工业;政策指引;
-
7396.“科技+创意+市场”点亮18春夏面料新时尚——第37届(2018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会京召开
[纺织业] [2017-01-10]
1月14日,2017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第37届(2018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总工程师陈宝建以及大赛组委会特邀的纺织技术专家、流行趋势研究专家、服装品牌设计师、国际采购商等业界权威专业人士和多家媒体代表参与了此次评审会。本届评审会收到来自国内国际的300余家纺织面料企业的3000余份面料产品,参赛企业类别涵盖棉、毛、麻、丝、化纤、印染、针织和
关键词:流行面料;流行趋势;纺织信息中心;评审会;中华人民共和国;
-
7397.以创新支撑行业稳步发展 访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
[纺织业] [2017-01-10]
2016年作为行业"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如何?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以及企业自身成长方面取得了怎样的业绩?对于持续发展,行业、企业又当如何规划布局?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看来,身处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纺织机械行业2016年的总体表现可以用"平
关键词:王树;纺机企业;纺织机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7398.我国纺织服装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
[纺织业] [2017-01-10]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44亿人口和大约全球经济总量的40%,其规模约是马歇尔计划的12倍。2015年3月,我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为主要内容,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关键词:纺织服装业;纺织服装产业;沿线;一带一路;产业集群;
-
7399.基于不同三维机织结构的碳纤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7-01-10]
随着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用量的不断增加,碳纤复合材料,作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一种,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材料研究方向之一。传统层合板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面内力学性能,但Z向性能相对薄弱,易分层,低能量冲击损伤大,而且人工铺层成本高、效率低。因此,对一些外形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其增强体结构的选取正逐步转向于三维纺织结构。对于三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多集中于三维预制件成型设计和面内经纬向力学性能对比,而缺乏三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分析,与三维增强体预制件结构之间的关联研究较少。本课题以不同三维机织结构为基础,设计织造碳纤维三维机织结构增强体预制件,制备复合材料板,对比三种典型三维机织结构(浅交弯联、浅交直联和三向正交)的复材板结构性能差异,综合分析其整体力学性能,为复合材料增强体结构性能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利用T800碳纤维在剑杆织机上织造浅交弯联、浅交直联,及三向正交机织结构的预制件;通过USB电子显微镜表征织物试样表面形态。结果表明:三种结构预制件表面都有部分纱线损伤,其中,浅交弯联结构预制件表面断纤毛丝最多,浅交直联结构预制件表面断纤毛丝最少;随后,采用液体真空辅助成型(VARI)工艺,通过合理设计导流网形状尺寸,制备三种不同三维机织结构的碳纤复合材料。依据ASTM测试标准,对不同结构的复合材料测试板件进行力学测试样条尺寸设计及切割,从XYZ三个方向进行拉伸、弯曲、压缩,以及短梁剪切四种不同类型的力学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三种结构碳纤复合材料的各方向力学性能差异。根据对比可知:三向正交结构由于内部纱线伸直度最好,增强体预制件对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贡献最大,经向力学性能最好;浅交直联结构由于经纱屈曲度小,而且经纬联锁交织状态清晰,各方面力学性能较为均衡,而且织物可织性最好,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增强体结构选取的最佳选择;浅交弯联结构由于频繁的交织联锁,织物可织性最差,抗分层效果最好,但其他方面力学性能差,整体结构性能最差。最后,引入指定零部件,根据零件XYZ三方向极限载荷需求,设定XYZ三方向力学性能加权系数,整合计算了三种结构复合材料的综合压缩性能,从而设计了一种力学性能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为不同复合材料零部件所采用机织结构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三维正交结构;角联锁结构;碳纤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VARI工艺
-
7400.新型CuCo_2O_4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7-01-10]
随着全球变暖和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更加的迫切,开发和使用电力电动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目前,高性能能量存储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能源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三大类。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的能源存储装置,具有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能力、长使用寿命和高的安全性等一系列优点,成为构造具备先进混合能源存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电荷的存储机制不同,可将超级电容器分为由碳基电极材料组成的双电层电容器和过渡金属、导电聚合物材料组成的赝电容电容器两类。其中,钴酸铜(CuCo_2O_4)作为比较重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由于其资源丰富、成本低、无毒和导电性能强等优势,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这篇硕士论文中,我们以水热法在不同条件下合成出不同形貌的CuCo_2O_4电极材料,对其进行一系列测试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论文中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一系列的条件调控及性能测试,确定了龙舌兰状CuCo_2O_4纳米线结构的最佳合成方案。合成过程如下:通过简单水热法120℃下反应8 h得到龙舌兰状结构前驱体,并于空气中300℃退火3 h,得到龙舌兰状结构的CuCo_2O_4纳米线电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电极材料在5 m A cm~(-2)下面积比电容高达3.27 F cm~(-2),在电流密度1.5 A g~(-1)下质量比电容达到982 F g~(-1),性能相较于刺猬状钴酸铜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该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为1.89Ω,大大低于同期报道过的CuCo_2O_4电极材料阻值,在扫速为50m V s~(-1)时,经过CV测试3000圈循环,比电容残留100.9%,经过4000圈的GCD循环,其电容保持率为100.6%,和CV的测试结果相近。此外,还研究了蒲公英状的形成机理,从不同时间的扫描图可以看出龙舌兰状结构形成的过程是由最初的一团纳米片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化慢慢由片形成了线状结构,最终形成龙舌兰状结构的CuCo_2O_4纳米线电极材料。我们还组装了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器件,并测试了其电容性能,在1 A g~(-1)时,其电容值为118.0 F g~(-1),经过2000圈GCD循环,其电容保持仍有82%。除此之外,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器件还具有高的能量密度16.87 Wh kg-1和超高的功率密度8.20 KW kg-1,同时在在功率密度为8.20 KW kg-1时,其能量密度仍高达10.25 Wh kg-1。(2)通过水热法140℃反应5 h得到刺猬状前驱体,之后在空气中300℃退火3 h,得到刺猬状的钴酸铜(CuCo_2O_4)电极材料。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循环伏安法(CV)测试表明,在扫描速率为5 m V s~(-1)时,其质量比电容可达到334.3 F g~(-1),恒流充放电测试(GCD)在电流密度为3 m A cm~(-2)时,面积比电容为0.907 F cm~(-2)。由电化学阻抗谱(EIS)得到的等效串联电阻0.39Ω,经过800圈GCD循环,电容残留率高达96.5%,表现出其较高的电化学稳定性。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测试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30℃下测试,材料表现出的比电容最大。
关键词:电极材料;CuCo_2O_4;电化学性能;对称型超级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