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智能纺织:下一个巨头纷争的市场
[纺织业] [2019-03-21]
苹果、微软、三星、谷歌等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在智能纺织领域申请专利,传统纺织企业的专利战略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在工信部印发的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多处提到"智能纺织",提出要不断加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纺织技术的结合,发展智能纺织产品;推进我国企业加大智能纺织产品的研发推广工作,研究开发高防护性能纺织品和
关键词:纺织领域;苹果公司;专利保护;
-
1992.德州恒丰:两大类匠心产品引发多方关注
[纺织业] [2019-03-21]
"品质领先,精品奉献,精诚合作,共赢发展"是德州恒丰集团的经营文化,以产品品质为中心,为社会奉献精品是恒丰集团永恒的价值。作为中国特种纤维纱线领航者,本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上,德州恒丰集团(展位号:5.1馆E77)将主要展出纱线、面料两大类产品。其中,纱线类主推的六个系列分别是兰精纤维系列、植物染色系列、新型纤维系列、新工艺新技术系列、功能系列等。据介绍,德州恒丰集团与兰精公司合作多年,
关键词:特种纤维;舒弹丝;莫代尔;
-
1993.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在包装世界中,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独树一帜,这不仅是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和贸易大国,而且纺织产品具有流行的特性,产品更新快,新花色、新品种、新材料层出不穷。因而要求纺织产品的包装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进而引导消费,以包装设计的魅力,诱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包装设计表现中,以往将设计的目光聚焦在形态、结构、造型、色彩和技法上,而对包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未引起高度的重视,甚至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单纯将肌理作为一种表现技法和效果。事实上,在包装设计中,肌理既可以独立存在,而且它又与其它设计元素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存在于其它设计元素之中,使肌理与其它设计元素交相辉映,特别是肌理与图形、色彩、文字等设计元素的有机组合,加强了消费者在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官刺激,从而获得直接的视觉和触觉的体验。肌理的巧妙运用能以物寄情,使包装设计的肌理对情感进行积极的表达,从而使包装设计的肌理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实现艺术的升华。本文围绕研究课题展开,以包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为主轴线,对肌理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首先,对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的肌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研究,肌理可以塑造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的外部形象,增强人们对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的印象,肌理的个性与共性、视觉与触觉肌理都会共同作用于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从而使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独树一帜,这与肌理的亲和力也密不可分,因为其能引发审美联想,甚至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因而要正确运用肌理的表现力。其次,重点研究了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与情感分析,对其形式美进行了研究,其视觉、触觉、价值取向的美感都与形式美紧密相连。因而要将纺织产品的风格性与肌理表现的同一性处理好,从设计定位到情感表现都需要肌理的巧妙处理。最后,对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中肌理表现的艺术真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强调体验性,肌理可使消费者对纺织产品包装设计加强体验,因而通过肌理提升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中的人文精神极其重要,尤其是在新的时代中,肌理更应促进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肌理表现;;纺织产品包装设计;;情感;;美感;;人文精神
-
1994.民国时期天津纺织工人劳动与生活状况探析
[纺织业] [2019-03-21]
本文以天津市社会局1931年对天津市纺织工人的调查报告为主要依据,试图通过对工人的劳动时间、劳动环境、工资收入、生活费分配及其衣食住等因素的考察,探析民国时期天津纺织工人的劳动与生活状况。
关键词:民国;;天津;;纺织工人;;劳动状况;;生活状况
-
1995.染整技术专业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究
[纺织业] [2019-03-21]
为缓解印染企业对染整技术专业人才的急迫需求,在政府参与扶持下,以"校企政合作"方式为纽带,创新了"现代学徒制""二元制"等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出现代印染企业技术过硬、管理水平一流的新型印染人才。
关键词:染整技术专业;;校企政合作;;二元制;;现代学徒制;;新型印染人才
-
1996.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国际分工模式被打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分工的方式由某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演化为一种产品特定环节的的专业化参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促成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全球价值链理论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系统地对全球经济进行了重新剖视和分析,该理论中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治理模式产业升级都为全面有效地分析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打下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并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纺织服装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传统的主导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稳步增长、拉动和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推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1978年以后的四十年间,我国紧紧抓住全球范围内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新型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如今中国纺织服装业已经牢牢地嵌入了纺织服装的全球价值链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业逐渐进入新常态,经济总体增速放缓,再加上我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纺织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我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早已大不如前。在此情形下,我国纺织服装业亟待掌握新的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笔者站在全球价值链的高度上,将全球价值链理论与转型升级理论作为分析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工具,对中国纺织服装业进行了重点剖析。文章首先归纳并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以及与中国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有关的现有理论和文献。其次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情况,面临的内部困境和外部挑战,以及其在纺织服装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做了充分的研究分析,经过研究发现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基本处于中低端位置。再次,对包括国际贸易、人力资本水平、政策体系等在内的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六个主要因素进行说明,最后,结合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和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三条转型升级路径,并从对外投资、政策体系建设、研发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中国纺织服装业;;影响因素;;转型升级
-
1997.经编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三维间隔织物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其具有高强度、隔热、抗冲击性好、可设计性强、整体性能优异等特点。本文选取涤纶经编间隔织物为增强体,采用涂层工艺对经编间隔织物表面进行涂层整理,使织物具有不同的柔软度,并通过回弹性试验、长期疲劳性能试验和压力分布试验分析涂层整理的经编间隔织物的性能。测试不同结构参数的涤纶经编间隔织物的渗透率,并与普通导流网渗透率做对比,同时制备了经编间隔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添加不同类型及不同含量的填料。研究表明:水性聚氨酯涂层整理使经编间隔织物具有一定的硬度,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使织物的回弹性和长期疲劳性能有所提升。在相同情况下,平纹型经编间隔织物的承载力较网孔型的大。经编间隔织物在受到较大的载荷压力时,未涂层整理的经编间隔织物会被压扁,受压变形变实失去减压作用;在经编间隔织物表面涂覆水性聚氨酯会增加织物硬度,从而提高织物的支撑性能,适当缩小了压力分散面积,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舒适度。经编间隔织物具有高渗透性,六种不同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充模时间都比普通导流网的充模时间短,说明经编间隔织物的充模速度快,可以作为增强体的同时自身充当导流介质;经编间隔织物的渗透率还和织物的间隔纱密度、织物网孔大小等相关,总体来说间隔织物厚度越大,孔隙率越大,会使渗透率增大。复合材料中添加相同质量分数的填料时,空心玻璃微珠的球状结构较滑石粉片状结构更容易在树脂中分散均匀,更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滑石粉加入到经编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中,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表现出下降,冲击强度并没有产生大幅度下降。空心玻璃微珠添加到经编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中,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未添加填料的复合材料相比,当空心玻璃微珠的添加量达到1Owt%时,虽然拉伸强度降低了 22.55%,而弯曲强度增加了 6.15%,冲击强度提高了 14.36%。此时复合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优。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随着空心玻璃微珠的添加量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经编间隔织物;;水性聚氨酯涂层;;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填料;;力学性能
-
1998.无捻纺纱技术的研究及织物回收装置的设计
[纺织业] [2019-03-21]
我国是纺织品制造和消费的大国,每年都会产生数千万吨的废旧纺织品。传统的纺织废料处理方法为填埋或焚烧,填埋要占用大量土地且纺织废料中的有害物质容易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会产生大量烟尘及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这两种处理方法均会造成资源浪费,且污染环境。目前在废旧纺织品回收领域中,主要是通过机械切割、撕破、开松,来对纺织废料进行回收。但是所得到的纤维损伤严重,纤维长度短,质量较差,大大降低了纤维的再次利用价值。与其它有捻机织物相比,无捻机织物因其纱线没有捻度,纱线内部纤维呈平行伸直状排列状态,那么只需将其经纬纱分离开来,就能获得可纺性较好的纤维。因此本文着重探讨纤维→粗纱→无捻纱→无捻纱织物→回收纤维的整套纤维利用及回收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关键技术无捻纺纱技术和无捻纱机织物经纬纱分离回收装置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平行纺纱的成纱工艺,并通过该方法纺出了7种不同捻度的无捻纱。对其表面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纱线进行毛羽、力学性能、条干均匀度等相关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包缠捻度对包缠纱的成纱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当包缠纱捻度为800捻/m时,包缠纱外观均匀、毛羽少、断裂强力高、条干CV值小,其综合性能最为优异,能够满足免浆织造的要求。然后,使用无捻纱线成功织出了无捻机织物,并对无捻棉织物与有捻棉织物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实验表明,无捻纱织物与有捻织物相比,其织物空隙小、缩水性小、覆盖性好、硬挺度好、防风保暖效果好、吸湿及干燥能力强。其断裂强力及耐磨性虽不如有捻织物,但仍能保证日常使用。最后,根据无捻机织物的特点,发明了一种无捻机织物经纬纱分离回收装置,可实现无捻机织物的高效回收,得到的纤维损伤小、回收利用价值高,为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纤维;;平行纺纱;;无捻机织物;;回收装置
-
1999.基于HS-SPME-GC/MS法对气味分子在纺织材料上的吸附和释放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中,会接触烟味、酒味、香水味等特殊气味。这些气味会吸附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上,久久不能散去。目前国内外对于纺织材料上吸附异味的研究少有报道,并且大多数研究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上,缺乏定量分析。本文选用乙酸苯乙酯和对茴香醛这两种芳香挥发性物质作为气味分子,通过自制悬空吸附装置模拟纺织品吸附气味的过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吸附到纺织材料上的芳香性气味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其在不同纺织材料上的吸附和释放行为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HS-SPME-GC/MS法对棉纤维上吸附的乙酸苯乙酯和对茴香醛两种芳香性气味分子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对色谱升温程序、进样口温度、载气流速等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并对纤维萃取头、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等顶空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可靠的、可用于定量检测纺织材料上芳香性气味分子的方法。该方法测得乙酸苯乙酯的平均回收率为88.65%~92.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92%~7.38%;对茴香醛的平均回收率为86.32%~90.5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51%~8.56%,重现性较好;仪器检出限LOD值在0.315~0.385μg/mL之间,方法检出限MDL值在0.735~0.882μg/mL之间。(2)运用HS-SPME-GC/MS法对乙酸苯乙酯和对茴香醛两种芳香性气味分子在棉纤维上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探明了气味分子在棉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随环境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随着环境温度和浓度的升高,芳香性气味分子在棉纤维上的吸附量会逐渐升高;动力学吸附速率研究表明,芳香性气味分子在棉纤维上的吸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来表示,其中准一级速率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进一步说明芳香性气味分子在棉纤维上的吸附行为是一个吸热过程。(3)运用HS-SPME-GC/MS法对乙酸苯乙酯和对茴香醛两种芳香性气味分子在不同材料上的吸附和释放行为进行研究。选用纯棉、羊毛、蚕丝、涤纶和尼龙五种纺织材料,研究它们对芳香性气味分子的平衡吸附量和释放速率。结果表明,芳香性气味分子在涤纶上的吸附要强于其他材料,在棉纤维上的吸附较弱。而在同一条件下,芳香性气味分子在纺织材料上的释放速率大小顺序为:涤纶>锦纶≥纯棉>蚕丝、羊毛,即芳香性气味分子在天然纤维材料上的释放较慢。分析认为天然纤维的表面比较粗糙,有许多褶皱、孔隙,保留气味的能力较强,因此气味释放较慢,而合成纤维的表面比较光滑,故气味释放校快。
关键词:芳香性气味分子;;纺织材料;;顶空固相微萃取;;气味吸附;;气味释放
-
2000.功能尼龙6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纺织业] [2019-03-21]
尼龙6为聚己内酰胺纤维的简称,简称PA6,是一种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热塑性树脂。尼龙6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吸湿性、回弹性、耐碱腐蚀性,机械性能等,其综合性能比涤纶(聚酯)要好,因此在高端内衣、丝袜、面料、安全绳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尼龙纤维综合性能优异,功能性尼龙6纤维研发较少,种类也比较单一,针对目前这种情况,本文基于扩大尼龙6纤维的应用领域,通过在熔融纺丝过程中添加黑色母、自发热粉体、抗菌粉体,制备了黑色尼龙6纤维、自发热尼龙-6纤维、抗菌尼龙6纤维。并通过FTIR、SEM、Instron万能强力拉伸仪等测试,表征了功能性尼龙6纤维红外特征峰、表面形态、机械性能,并通过了爱丽色X-rite、Fluke红外成像仪、吸收法抗菌测试表征了以上三种功能性尼龙6纤维的性能。研究发现,本论文制备得到黑丝尼龙6纤维、光热转化尼龙6纤维、抗菌尼龙6纤维具有较好的黑色光泽性、良好的自发热效果、优异的抗菌性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尼龙6;;K/S值;;自发热;;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