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下一个“超级物种”
[纺织业] [2019-03-21]
最是一年春好处,所有的变革与新生都将在这个季节萌芽待发,蓄力蓬勃春节期间被"安利"了两个生鲜超市:超级物种与盒马鲜生。不同的是,前者由深耕线下零售十余年的永辉创立,后者则来自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相同的是,二者均是在精品超市的基础上主打性价比较高的加工、半加工进口食材,并增加了中高端餐饮的堂食区域,以餐饮+超市+互联网业态的商业模式阐释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
关键词:纺织行业;
-
1992.作动器输出机构刚度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纺织业] [2019-03-21]
作动器输出机构的变形可以看作是输出轴体扭转变形与摇臂变截面悬臂梁变形的综合。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出发,详细推导了作动器输出机构机械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以此理论为依据对作动器输出机构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对比确定优化设计的正确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电动作动器;;机械刚度;;变截面;;悬臂梁
-
1993.高职纺织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之初探
[纺织业] [2019-03-21]
首先对高职纺织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具体措施,最后探讨了改革之后所取得的显著效果,提高了纺织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为学生今后从事实践性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现状分析;;改革措施;;质量保障
-
1994.长丝柔性结构成形机制及其实践应用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纤维材料所具有的不同的使用特性源自于其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纤维各项性质的内在原因就是纤维结构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排列形式,也就是纤维内部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晶态结构和组织结构。柔软可挠曲性、较强力学性能是纤维顺利进行纺织加工的前提和基础;但在纤维成形加工以及初加工时,纤维的增强加工处理往往招致纤维刚性增加、柔软性能下降,纤维高伸展柔性处理与高强成形处理相矛盾。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文首先选用PE高强长丝作为研究对象,解决“热塑性合成纤维热牵伸成形加工时,内部大分子取向和平直度提高,增加纤维强度,同时提升纤维刚度,恶化了纤维柔性”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热牵伸加捻法协同增柔、增强PE纤维的加工工艺,系统研究了热牵伸加捻处理方式对单根合成长丝纤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分析表明:当温度控制在110℃不变时,加捻后长丝表面都出现扭转痕迹,随着加捻程度的增加扭转痕迹趋于明显,加捻可以赋予长丝纤维内部大分子空间螺旋结构,使得长丝纤维模量大幅降低,柔软性提高。在捻度为500 T/m时长丝的初始模量为1.93cN/dtex,比原单丝的初始模量降低了30.82%。其次,本文选用蚕丝纤维作为研究对象,解决“热固性天然纤维如何实现协同增强增柔”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预湿张力拉伸加捻法协同增柔增强纤维的工艺,系统考察了不同环境下的张力加捻工艺对蚕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调节蚕丝纤维中分子链的结构并赋予其螺旋构象特征,进一步探究制备了具有多重螺旋构象的蚕丝纤维。研究结果和分析表明:经预湿牵伸扭转处理后的蚕丝初始模量明显减小,使蚕丝在强力损失很小的情况下变得柔软,即得到了又柔又韧的蚕丝纤维,同时湿态加捻后的蚕丝中没有生成新的功能性基团或化学结构,结晶度高于原蚕丝。最后,选用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作为研究对象,解决纳米刚性材料填充复合法增强基体纤维成形加工时,强度增加、但柔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扭转牵伸法协同增强增柔复合纤维成形加工的工艺,建立张紧扭转诱导纤维大分子立体螺旋重排的方法,系统考察了不同张力扭转工艺对聚偏氟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的内部大分子构象、纤维柔度强度等性能影响。研究结果和分析表明: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5%时,复合纤维内β相晶体含量递增,纤维拉伸强度从4.71cN/dtex增加到5.19cN/dtex、初始模量从16.80cN/dtex提高到20.52cN/dtex,纤维刚度增加;经扭转增柔处理后,碳纳米管增强的复合纤维在保持强度继续改善的情况下,初始模量降低了62.5%,纤维柔度明显改善。
关键词:长丝;;加捻;;螺旋结构;;结构重调;;增柔
-
1995.中国纺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及升级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本文基于Kaplinsky升级指数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又称GVC地位指数)对我国纺织产业各类产品的产品升降级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纺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纺织业;;Kaplinsky升级指数;;全球价值链
-
1996.三峡地区远古先民纺织技术由来蠡测
[纺织业] [2019-03-21]
三峡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用兽皮、草茎、树叶等裹身御寒。新石器时代诸多遗址中都发现有与纺织技术有关的纺轮、骨针、骨锥等,证明三峡地区的古先民们早在距今7 000多年前就有了纺织业生产,在中国古文明建设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三峡地区;;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纺轮;;骨针;;骨锥
-
1997.德州恒丰:两大类匠心产品引发多方关注
[纺织业] [2019-03-21]
"品质领先,精品奉献,精诚合作,共赢发展"是德州恒丰集团的经营文化,以产品品质为中心,为社会奉献精品是恒丰集团永恒的价值。作为中国特种纤维纱线领航者,本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上,德州恒丰集团(展位号:5.1馆E77)将主要展出纱线、面料两大类产品。其中,纱线类主推的六个系列分别是兰精纤维系列、植物染色系列、新型纤维系列、新工艺新技术系列、功能系列等。据介绍,德州恒丰集团与兰精公司合作多年,
关键词:特种纤维;舒弹丝;莫代尔;
-
1998.煤气化炉渣浮选精炭在染色废水中的应用
[纺织业] [2019-03-21]
北方某地煤气化炉渣炭含量为21.7%。以2号油为起泡剂,煤油作为捕收剂,通过"一粗一精"的浮选流程,获得了产率为16.12%、含炭量达88.92%、回收率为66.05%、发热量为6 569.2 cal/g的精炭,该精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甲基橙模拟染色废水吸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添加量为2‰、模拟废水初始浓度为60 mg/L、处理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该精炭对废水中甲基橙的去除率为97.90%(此条件下商品活性炭的去除率为100%);甲基橙的吸附过程更加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性达到99.95%;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精炭的吸附效果拟合较好;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要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精炭的添加量为商品活性炭的1.28倍即可。因此,作为染色废水处理剂,与商品活性炭相比,该精炭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煤气化炉渣;;浮选;;染色废水;;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
-
1999.智能纺织:下一个巨头纷争的市场
[纺织业] [2019-03-21]
苹果、微软、三星、谷歌等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在智能纺织领域申请专利,传统纺织企业的专利战略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在工信部印发的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多处提到"智能纺织",提出要不断加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与纺织技术的结合,发展智能纺织产品;推进我国企业加大智能纺织产品的研发推广工作,研究开发高防护性能纺织品和
关键词:纺织领域;苹果公司;专利保护;
-
2000.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在包装世界中,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独树一帜,这不仅是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和贸易大国,而且纺织产品具有流行的特性,产品更新快,新花色、新品种、新材料层出不穷。因而要求纺织产品的包装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进而引导消费,以包装设计的魅力,诱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包装设计表现中,以往将设计的目光聚焦在形态、结构、造型、色彩和技法上,而对包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未引起高度的重视,甚至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单纯将肌理作为一种表现技法和效果。事实上,在包装设计中,肌理既可以独立存在,而且它又与其它设计元素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存在于其它设计元素之中,使肌理与其它设计元素交相辉映,特别是肌理与图形、色彩、文字等设计元素的有机组合,加强了消费者在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官刺激,从而获得直接的视觉和触觉的体验。肌理的巧妙运用能以物寄情,使包装设计的肌理对情感进行积极的表达,从而使包装设计的肌理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实现艺术的升华。本文围绕研究课题展开,以包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为主轴线,对肌理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首先,对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的肌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研究,肌理可以塑造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的外部形象,增强人们对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的印象,肌理的个性与共性、视觉与触觉肌理都会共同作用于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从而使纺织产品包装设计独树一帜,这与肌理的亲和力也密不可分,因为其能引发审美联想,甚至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因而要正确运用肌理的表现力。其次,重点研究了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与情感分析,对其形式美进行了研究,其视觉、触觉、价值取向的美感都与形式美紧密相连。因而要将纺织产品的风格性与肌理表现的同一性处理好,从设计定位到情感表现都需要肌理的巧妙处理。最后,对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中肌理表现的艺术真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强调体验性,肌理可使消费者对纺织产品包装设计加强体验,因而通过肌理提升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中的人文精神极其重要,尤其是在新的时代中,肌理更应促进纺织产品包装设计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肌理表现;;纺织产品包装设计;;情感;;美感;;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