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4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Moho深度与成矿背景探讨
[采矿业] [2018-03-1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最主要的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利用卫星重力数据计算布格重力异常,采用波数域迭代的Parker-Oldenburg位场迭代反演方法,通过重力数据反演获得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邻区的三维Moho面结构,结合研究区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研究区的深部构造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范围内Moho面总体从南西往北东有逐渐变浅趋势,最浅处位于长江口海域和杭州湾海域约28~29km,最深处位于大别山区约38~39km;长江中下游及邻区下方Moho面的隆起形态呈"V"字型,与地表的"V"字型构造特征相呼应,Moho面隆起的最深处位于"V"字型转折端附近,向两侧Moho面呈抬升状,北东走向的"V"字型东支隆起幅度和规模都要明显大于北西走向的"V"字型西支;卫星化极磁异常显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正磁异常高值集中分布在"V"字型东支的宁芜、庐枞、繁昌、怀宁等火山岩盆地;钦杭成矿带东段Moho面也明显上隆,隆起的中心沿钦杭成矿带的南侧边界断裂的东南侧线性分布。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东段的Moho面条带状隆起带可能指示了地幔上隆、岩浆上涌并在壳幔边界处与下地壳发生底侵作用的深部边界,来自于壳、幔的深部含矿岩浆通过深大断裂等地壳薄弱点向上运移,并在适当的位置形成金属矿集区。
关键词:卫星重力异常;卫星磁异常;莫霍面;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钦杭成矿带
-
6042.拉么矿区锌铜矿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采矿业] [2018-03-10]
拉么矿区锌铜矿体位于丹池成矿带成矿带中部,岩浆岩的侵入,则带来了热源和成矿热液来源;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决定了热液和成矿物质的定为机制;矿床具有5个找矿标志。
关键词:拉么矿区;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
6043.赛什塘3400m中段5~3线矿柱回收实践
[采矿业] [2018-03-10]
随着赛什塘铜矿发展进入后期,为使在成本一定的前提下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要求中段回采与矿柱回收同时结束。结合矿岩为中稳-稳固、缓倾斜-倾斜、薄-中厚等特点,提出了采用无底柱浅孔房柱法回收矿柱的方案,并以3 400 m中段5~3线矿柱作为典型矿柱进行实践,回收矿量达7 500 t,贫化率为8%,损失率为15%,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赛什塘铜矿;矿柱回收;无底柱浅孔房柱法
-
6044.侯庄矿浅孔房柱嗣后胶结充填法改进
[采矿业] [2018-03-10]
侯庄矿一直采用浅孔房柱嗣后胶结充填法开采,在生产过程中,当矿房中恰好布置有穿脉进路时,需由下盘方向进行出矿而非由上盘沿脉出矿,出矿与落矿环节不易协调,作业过程中易因出矿不及时导致穿脉进路被矿石堵死,造成通风困难、回采效率低或出矿过多,作业人员蹬渣作业时高度不够无法继续向上回采,造成矿石损失。为此,通过结合浅孔留矿法的回采工艺和矿房布置方式,通过改变矿房回采形状对浅孔房柱嗣后胶结充填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即矿房施工两条切割上山,结合浅孔留矿法回采工艺对矿体进行回采;调整矿房回采形状,消除穿脉进路对矿房的影响。实践表明:两者均有助于解决通风不便、回采效率低、矿石损失等问题,相对而言,方案一对于厚薄矿体均有较好的适用性,而后者仅适用于相对较薄(小于5 m)的矿体。
关键词:浅孔房柱嗣后胶结;充填法穿脉进路;浅孔留矿法;矿房回采形状
-
6045.论青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
[采矿业] [2018-03-10]
青海素有"三江之源,万山之宗"的美名,地域辽阔、地产丰富是其最为突出的地理优势,因而受到国内地质专家、学者的青眼相看。自建国以来,青海的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盐湖矿产、油气资源、有色金属和水资源。不难看出,天然矿产于青海发展是至为重要的。那么,如何开发这部分天然矿产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
关键词:青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找矿
-
6046.贵州省丹寨县排庭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采矿业] [2018-03-10]
在室内外工作基础上,分析贵州省丹寨县排庭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结果表明,该矿床受岩相、地层和构造的控制,地层岩性+构造+蚀变组合的条件,是该矿床较为有利的成矿条件,该矿床属于卡林型金矿床。
关键词:排庭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卡林型金矿;贵州
-
6047.新疆东昆仑黄草梁地区找矿前景分析
[采矿业] [2018-03-10]
根据区域地质成矿背景、1∶20万区调化探和1∶5万地球化学普查结果,对已有的化探异常进行分解并综合研究,根据元素异常及成矿地质背景,寻找异常源,缩小找矿范围,确定找矿靶区。
关键词:西金乌兰-金沙江结合带;成矿规律;靶区找矿
-
6048.鄂西恩施地区孤峰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
[采矿业] [2018-03-10]
鄂西恩施地区孤峰组普遍发育一套含骨针和放射虫的硅质岩夹炭质页岩。通过硅质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综合判断中二叠统孤峰组硅质岩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中下部与深水盆地结合部位,具有生物与热水混合成因特征,且向上热水参与作用增强,从而导致了矿物元素的分异。结合全岩样品分析结果,认为富矿层位为中上部炭质页岩含量较高的层位,建立了找矿标志,为本区地质找矿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岩石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硅质岩;成因;孤峰组;二叠系;恩施;湖北
-
6049.矿用采煤机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采矿业] [2018-03-10]
本文主要针对截割部传动部分开展研究,从故障信号问题出发,着重对截割部传动齿轮部分故障信号进行分析,最后采用DSP平台对采煤机的潜在故障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并完成故障诊断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采煤机;DSP;信息融合;故障诊断
-
6050.陕西凤县杨家湾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采矿业] [2018-03-10]
杨家湾铜矿位于凤太矿田北部银母寺-大黑沟复背斜南侧的丹桂沟-水獭沟背斜西部,与北部的银母寺铅锌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成矿条件有利,通过对区内铅锌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成矿条件的总结分析,认为本矿点向深部、东部找矿潜力较大,找矿前景看好。
关键词:凤太矿田;杨家湾铜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