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81.云南某高硫锡中矿浮选脱硫试验研究
[采矿业] [2018-03-10]
针对云南某锡中矿含硫量高的问题,采用TS和丁基黄药作组合捕收剂对重选中矿进行了反浮选脱硫试验研究。比较了H2SO4与实验室合成的FS的活化效果,确定以FS为活化剂。采用一粗一精一扫反浮选流程,在最佳药剂制度条件下,最终获得锡精矿锡品位27.07%、锡回收率95.25%、硫品位0.98%,硫精矿硫品位37.36%、回收率98.26%,实现了锡和硫的有效分离。
关键词:浮选脱硫;组合捕收剂;活化剂
-
5582.金属矿产勘查与找矿技术的应用分析
[采矿业] [2018-03-10]
金属矿产资源在我国矿产资源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开采的时候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会增加开采的难度。本文主要针对金属矿产勘查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以后的具体工作起到间接参考作用。
关键词:金属矿产;勘查;找矿技术
-
5583.阿尔金北部地区红柳沟-拉配泉一带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模式分析
[采矿业] [2018-03-10]
阿尔金红柳沟-拉配泉一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属于阿尔金山北部地区,呈狭窄条带状,北东向展布。该区地理条件非常差,交通极为不便,是我国迄今为止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该区大地构造位于秦祁昆造山系-阿尔金弧盆系中,地质演化非常复杂,太古宇、元古宇及古生界地层在区内广泛分布。本区发育大量的海相火山岩,为区内铁矿成矿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文章结合区内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对铁矿成矿模式进行探讨,希望对区内找矿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疆;红柳沟-拉配泉一带;铁矿;地质特征;成矿模式
-
5584.基于RFID和OID的矿用物资管理系统设计
[采矿业] [2018-03-10]
针对当前物资管理存在的流程繁琐、编码不规范导致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对基于RFID技术和OID统一编码的物资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对服务器端、PC端和移动终端进行数据库和典型功能模块设计。实验验证及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实用,能够提高相关业务的自动化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RFID;OID;物资管理;数据库
-
5585.某矿7312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研究
[采矿业] [2018-03-10]
通过对某矿7312工作面地质条件的分析,对防水(砂)安全煤岩柱的阻水防砂性能、抵抗采动裂缝生成的能力及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该矿的具体情况,研究了防水(砂)煤岩柱的性能,以适当提高安全开采上限,提高煤矿回采率,减少煤炭资源损失,解放大量呆滞煤炭资源。
关键词:防水(砂)煤岩柱;隔水(砂)性能;开采上限
-
5586.新疆尼勒克县包尕斯达坂铜矿成矿模式探讨
[采矿业] [2018-03-10]
包尕斯达坂铜矿床位于阿吾拉勒山西段,是尼勒克铜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石特征及围岩蚀变的研究,发现该矿床为裂谷环境中火山热液充填形成的脉状矿床,不排除沉积过程中铜的初富集作用。
关键词:包尕斯达坂铜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模式
-
5587.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晶质石墨矿远景调查物探技术应用
[采矿业] [2018-03-10]
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晶质石墨矿资源远景调查项目,工作中的物探方法为双频激电剖面和激电测深。通过激发极化法进行测量,了解了区内地质体的极化率和电阻率展布特征,大致查明了区内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圈定了矿(化)体范围,确定了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找矿靶区,为地质找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小秦岭地区;晶质石墨;双频激电剖面;激电测深
-
5588.西藏拿顿铜(金)矿床岩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
[采矿业] [2018-03-10]
拿顿矿床位于多龙矿集区西南部,地处西藏成矿潜力巨大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目前该矿床的勘查研究程度非常低,仅在地表圈定出一个铜金矿体,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本文对拿顿矿床的岩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矿床中主要蚀变矿物有高岭土、绢云母、绿帘石、方解石、白云石等,并存在银金矿、辰砂、方铅矿、闪锌矿等特征金属矿物组合。斑晶与胶结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22~360℃之间,主要成分以H2O为主,含有少量CO_2,斑晶中包裹体的盐度为一组高盐度值(18.35%~26.7%NaCleqv.)和一组低盐度值(0.18%~12.85%NaCleqv.),胶结物中包裹体盐度值较低,主要分布在1.6%~12.5%NaCleqv.区间内,是在中低温、低盐度、氧化环境中形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较为明显。花岗闪长斑岩中SiO2含量为55.9%~65.67%,平均值为60.52%,Na_2O+K_2O含量为3.54%~5.563%,平均值为4.83%,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至钾玄岩系列。A/CNK值为1.63~2.93,平均值为2.6,反映原岩为过铝质岩石。花岗闪长斑岩中稀土总量ΣREE变化范围为29.09×10~(-6)~98.73×10~(-6),整体上具轻微铕负异常(δEu=0.7~1.12),不具铈异常(δCe=0.84~0.99);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岛弧火山岩的典型特征。矿床脉状黄铁矿中Co/Ni比值为0.05~8.523,平均值为4.219,为热液成因,脉状黄铁矿多与石英脉共生,为后期热液作用阶段的产物。矿床中黄铁矿δ34S值的分布范围为-4.5‰~0.7‰,平均值为-1.95‰,黄铜矿的δ34S值为-7‰~-3.3‰,平均值为-5.43‰,硫同位素δ34S值偏小,且为负值,指示矿床中的硫受到了还原硫的影响。矿床中赋矿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发育银金矿、辰砂等特征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具有斑岩型铜(金)矿床的中高温流体特征,据此判断矿床成因类型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叠加斑岩型铜(金)矿床。根据因子分析,矿床最早期的成岩作用形成早期的中酸性岩体;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热液铜金矿化作用,随后发生铅锌矿化、磁铁矿化和钾化等作用,在成矿后期有含碳酸盐热液的侵入。
关键词:岩矿相学;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拿顿铜(金)矿床;西藏
-
5589.重新认识还原作用在铀成矿中的贡献
[采矿业] [2018-03-10]
铀是一种变价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六价和四价离子的化合物形式存在。一些学者特别强调U~(6+)被还原为U~(4+)在成矿中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作为成矿作用产物的铀矿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U~(6+),或铀以[UO_2]~(2+)形式形成铀酰矿物。大量地质现象和室内实验资料也表明,还原作用有助于铀成矿作用的进行,但并不都是直接通过U~(6+)还原为U~(4+)成矿,而多是通过对热液/流体性质的改变或其它方式促进铀的沉淀和富集。
关键词:还原作用;铀成矿作用;U4+;U6+
-
5590.关于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若干思考
[采矿业] [2018-03-10]
矿产资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国情是,矿产资源的总储存大,在世界处于前列,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导致我国人均拥有量非常少。这就给我国的地质矿产的勘查工作无形中增添了压力,地质矿产的勘查工作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日益引起我国相关部门和广大人们群众的重视。本文首先说明了探究与推进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技术应用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地质矿产勘查的几种方法,最后对关于地质矿产勘探找矿方法的思考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